諧振造句
“諧振”的解釋
51、考慮到LCL型濾波器存在諧振問題,在電容上串聯阻尼電阻會提高系統穩定性但會產生功率損耗。
52、從多光束干涉的基本原理出發,推導了集成光波導陀螺諧振腔一般諧振過程中,諧振環光強和輸出光強表達式。
53、提出了在彈簧振子作簡諧振動時,利用集成開關型霍爾傳感器測量振動周期,以進一步測量物體慣性質量的方法。
54、應用能量測不準量公式到介觀系統,可得線性諧振子的能級寬度.
55、本文從平衡原理出發,分析了手表用音叉型石英諧振器兩臂不平衡時對其等效電阻的影響。
56、采用提出的方法計算了介質諧振器和圓錐喇叭天線。
57、結果表明,“貓眼”諧振腔激光器穩定性顯著優于傳統平凹諧振腔和凹凹諧振腔激光器。
58、微構件通過硬性粘接方式安裝在底座上,其振動響應信號由激光多普勒測振儀進行非接觸式測量,計算機對測量數據進行頻譜分析后得到微構件諧振頻率。
59、這類新型諧振單元尺寸大大縮小,結構緊湊,為低頻段的頻率選擇性表面陣列的實現提供了可能。
60、同時,基于RLC串聯諧振電路的臨界阻尼特性,設計了脈沖成形單元。
61、推導了半球諧振子四波腹振型的形成,同時分析半球諧振子環向振型的進動性,說明了不同的拾振原理。
62、目前深圳工廠主要生產單片晶體濾波器、石英晶體諧振器。
63、仿真及實驗結果驗證了該方法的正確性,表明該方法適用于串并聯負載諧振逆變器。
64、利用時空變換法求解含時諧振子的薛定諤方程,并對這類問題在物理上的應用作了說明。
65、在噴注器集流腔上或其附近安裝諧振器.
66、視磁極面為理想磁壁,應用鏡象法,定量分析了外磁鐵極頭對諧振子阻抗的影響。
67、在由高斯反射率鏡與相位共軛鏡構成的諧振腔中,球面波和高斯光束均不自洽。
68、本文研究的重點是設計應用于電磁感應加熱的諧振式逆變電路.
69、通過在螺旋型諧振器中引入電阻加載,使得該電路能夠進行品質因數調節。
70、用正則量子化方法將介觀互感容感耦合雙諧振電路量子化.
71、近來獲得極大發展的諧振腔光電探測器具有引人注目的波長選擇特性,并且實現了器件量子效率與帶寬的渡越時間分量之間的解耦。
72、隨著平面工藝水平的不斷提高,基于平面波導技術的光微環諧振器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和研究,并得以迅速發展。
73、首先通過介紹硬開關電路的缺陷,引出諧振技術,分析了二次串聯諧振電路,給出了基本諧振開關電路。
74、通過這種諧振腔設計的單橫模激光器能使介質充分利用,使單模運轉體積增大,并有很好的光束質量。
75、在同等放電電壓下,能流密度和去除效率的最高值出現在放電頻率的諧振點處。
76、用介質諧振器作帶阻濾波器制作毫米波鏡像回收混頻器。
77、石英諧振器在貯存、使用過程中頻率隨時間變化的現象稱為老化。
78、將發生次同步諧振后的軸系的壽命損耗與冷態啟動的壽命損耗進行對比,為次同步諧振跳機標準的制定提供理論依據。
79、通常的高精密石英諧振器采用的是電極膜直接被在石英晶體諧振片上,玻璃殼火封或冷壓焊封裝結構。
80、分析工頻鐵磁諧振時,選擇正確的非線性電感勵磁特性類型至關重要.
81、文末,還將所得公式與雙原子分子非諧振運動的能級公式作了對比。
82、對一些復合桿的諧振頻率和放大系數進行了實驗驗證,實驗結果與理論值基本一致。
83、第一部份對諧振器耦合帶通濾波器設計流程之完整介紹,包括基本合成理論與電磁模擬方法。
84、寫出阻尼諧振子的哈密頓函數,對其直接量子化,用分離變量法得出了薛定諤方程的解。
85、一個是海森堡對應原理在半空間諧振子中的應用的問題。
86、結合作者部分工作,對板條激光器的熱效應、聚光器和光學諧振腔等關鍵問題和技術進行了物理分析。
87、專業生產高品質,高精度的石英晶體諧振器石英晶體振蕩器和石英晶體濾波器等。
88、并且通過串聯阻尼電阻以限制調節過程中諧振引起的電壓升高。
89、本文將復頻率諧振子量子化,然后利用類比的方法,實現了二階電路的量子化。
90、準諧振技術是近年來提出的減小開關損耗,提高變換器效率的一種新技術。
91、通過發生在核電站廠用電系統的一起鐵磁諧振現象的分析和處理,探討了防治措施和方法。
92、本文對諧振子的因果律和解析性質進行了研究,并由此推導出諧振子的希爾伯特變換對。
93、本文用一種新方法研究緊湊三元件鈦寶石自鎖模諧振腔的特性,討論晶體長度、凹面鏡焦距、諧振腔長度對自鎖模的影響.
94、通過在輸出鏡后放置一具有反射和整形作用的凹凸鏡,讓作為輸出注入光束的諧振腔優先起振。
95、該控制器用于對激光諧振腔內的象差進行實時校正,從而提高激光器的輸出功率,改善其輸出的光束質量。
96、本文用代數的方法求出了耦合諧振子的簡正模,過程簡單且物理意義清晰。
97、本文報導了一種新型結構的高溫超導薄膜梳齒諧振器。
98、在這種極限下證明出二維諧振子量子力學不描述單粒子而描述系綜。
99、還對高斯波束對非同心球縱向輻射力的諧振進行了數值模擬和分析。
100、本規格書適用于通訊用陶瓷諧振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