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文造句
“詩文”的解釋
101、南宋高宗年間,女尼陳妙常貌若天仙,詩文俊雅。
102、歷代詠竹論竹的詩文無數,最要言不繁的詮釋,當推宋人郭若虛《圖畫見聞志》所錄文同詠竹的一句詩:“虛心異眾草,勁節逾凡木”。
103、今天,“姐姐團”在看臺上打出的助威標語,更讓葉詩文開懷一笑——“葉子寶貝使勁游,游到姐姐碗里來”“小小葉子大能量,碧波藍天任翱翔”……
104、兔走鶻落兮,詩文之著;功成身退兮,東門逐兔。
105、為號召,鼓勵青年朋友早起早讀書,立志培德,力行修身,振作精神,涵養性情,讀原典及詩文,用簡切易行的方式親身體會,從作息規律的養成改造自己。
106、《南通范氏詩文世家》一書的整理裒輯工作,實際上走過了一百多年的漫長歲月,肇其始者是我的曾祖父范伯子先生,那是光緒二十年間的事。
107、每個景區由若干景點、歷史故事、典故和詩文等題材組合而成,如秦王親政、荊軻刺秦、銷毀兵器與12金人之謎、焚書坑儒、秦鏡高懸等諸多歷史典故。
108、歷代文壇巨匠李白、杜牧、白居易、文天祥、梅堯臣、湯顯祖以及佛門高僧黃蘗、鑒真等曾經先后登臨,并留有大量詩文。
109、看到“三嫌老丑換蛾眉”之句,我實在忍不住憤怒,覺得在中國古時男子狎弄女性的詩文中,這是少見的無恥惡劣,鐘叔河先生的話對這句詩應該是不適用的。
110、800冊清代詩文集匯編占據了上海書展序廳整整兩面墻。
111、961)好詩文翰墨,歙州太守把龍尾硯獻給國主李璟,同時推薦了鑿硯高手李少微。
112、古詩文中,上下兩句或者是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一件事,實則互相呼應、闡發、補充,說的是一件事,這種修辭方法叫互文,在古詩文中是常見的。
113、“晉宋間,高士晚得官,無仕進意,筑庵西溪,名曰云茅,以衛生養性為事,詩文雄深雅健。
114、蔡顯的詩文集《閑閑錄》寫成后,被人說是有“怨望訕謗”之詞。
115、在詩文創作中,“率自胸臆出之,而不染于色澤,舒徐不迫,而不致促弦而窘幅,人情物理,即之在耳目之前,而不必盡究其變”。
116、究其文學與書藝的內在聯系與互為依托的發展關系,我們可以從“詩文”與“書藝”共為載體的“漢字”擇行組銜上找到同聲相求的歷史現象。
117、其不能為賈生、王粲、屈原、謝皋羽,而徒為婦人醇酒喪氣失意之詩文者,尤卑卑不足道矣!五曰,務去爛調套語。
118、上午課間操時間,同學們會進行仿古式經典詩文誦讀,整個校園處處彌漫著弦歌之聲。
119、據悉,“貫通融會——劉斯奮書畫詩文藝術展”持續到7月3日,向公眾免費開放。
120、成語“作繭自縛”比喻人自擾自困;“剝繭抽絲”比喻喻根據順序尋求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獨繭抽絲”比喻詩文條理分明,脈絡清晰或單方思慕。
121、粉碎“四人幫”后的第一個春天,中華書局委托孔凡禮承擔國家“八五計劃”、“九年規劃”中的重點項目:蘇軾詩文集點校整理。
122、曩昔,金谷傳歌,蘭亭流盞,頌詩文而廢羽觴,擊鼓樂而迷射覆。
123、接著便是26日,《彭燕郊詩文集》出版座談會暨創作研討會在湘潭大學召開,我恭逢其盛。
124、建設者,前赴后繼五十春秋;贏來塞上錦天繡地;文化人,各領風騷詩文書畫,高歌時代華彩樂章。
125、“古代詩文閱讀”文言文部分繼續打破“正史傳記文”的選材樊籬,在選材角度和范圍上作進一步開拓,選取了《四部叢刊》本的《管子》一部分。
126、祖母略識之無,但不足以通詩文、讀小說。
127、“在風雪之夜,靠爐圍坐,佳茗一壺,淡巴菰一盒,哲學經濟詩文,史籍十數本狼藉橫陳于沙發之上,然后取而讀之,這才得了讀書的興味。
128、我們從***生前閱讀批注過的圖書中,還看到一部《兩般秋雨庵隨筆》(清代梁紹壬撰),這部八卷本的筆記,主要記載的是文學故事、詩文評述和風土名物等。
129、《木蘭辭》《出師表》《岳陽樓記》及《南濠詩話》《歸去來兮辭》等經典詩文,他都能背誦,終生不忘。
130、婁妃為上饒人,博學多才,善詩文、工書法,是明朝有名的女詩人、書法家,她在此吟詩寫字,留下很多佳作。
131、置身閣后長廊,偎依蝕跡斑駁的城垛,舉頭放目,秋高氣爽,風恬浪靜,一碧萬頃,就在一瞬間便頓悟了蘇東坡、楊朔詩文中對那片海的描述。
132、蔡東藩的才能是多方面的,他的詩文清新秀逸又善于楹對,惜無著作留世。
133、無論是古箏獨奏、獨唱、童聲二重唱還是古詩文聯誦,各有意趣,都得到了文藝愛好者和各界領導的熱烈掌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