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事造句
“記事”的解釋
151、新西蘭人體彩繪藝術家山城揮筆勾勒"雙城記事"。
152、香港一名水警遺失18本警察記事冊。
153、穆兆榮說,從他記事兒起,母親就每天一兩白酒,一天兩頓,從不間斷。
154、事實上,謝工的每一篇記事文都是這樣。
155、在凈瓶峰還刻有“屏藩獨峙”四個字,那么凈瓶峰就改成記事碑了。
156、此外,未來具體詳細記事的新式戶口簿,將與現戶戶籍謄本相同,可讓民眾提憑至需求機關使用,作為戶籍數據證明文件,不需要再前往戶政事務所請領戶籍謄本。
157、赤血丹心縛火魔:解放軍武警撲救撫寧山火記事。
158、結繩記事誕生了最初的編織技術。
159、這本記事本還證實,所以取名為“霽虹橋”,是當時的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劉哲老先生取義于《藤王閣序》中“虹銷雨霽”句意。
160、王繼坤只知道從自己記事開始,父親王仙芝總是戎馬倥傯,一直帶著自己在外行軍打仗。
161、王何氏暗忖得計,就要揪著王沖不記事,繼續撕擄下去,卻聽王沖又道:方才侄兒還有話未說,家父一去月余,杳無音信,侄兒想去靈泉縣尋父。
162、他還有一個記事本,用來追記他數目繁多,不勝記憶的社會保險賬號和巨大的銀行存款。
163、記事起從沒見叔父們和鄉親們發生過爭斗打罵之事,祖父給自家起的堂號就叫“勤忍和”。
164、她從記事起就在臨云鎮這巴掌大塊地兒上轉悠,所見過的最富庶的人家就是鎮東的劉老爺家。
165、宋祖英在家里有個綽號,叫“腦膜炎”,因為她總不記事兒。
166、我國歷朝史家執筆記事,皆尚翔實,決不虛誕,故我國之史書,號稱信史。
167、就像現在世界杯一樣,黃牌代表警告、紅牌代表趕出場,簡單的記事板不影響庭訊的進行,也不會被旁聽民眾察覺,搖身一變成為打暗號的最佳工具。
168、白破天打記事起,每天就被燕京四九城的同齡人擁戴著過著眾星捧月般的生活。
169、唐代文學家元結、劉禹錫、韓愈,北宋哲學家周敦頤,南宋宰相張俊、學者張拭,明朝詩人游樸,清朝學者徐琪等人都曾在此勒碑記事,摩崖題字。
170、據香港文匯報報道,香港再有警員遺失“警察記事冊”。
171、史官是一個官職,按照東漢史學家班固的講法,古時候天子左邊一個史官記言,右邊一個史官記事。
172、這本結繩記事般的圖書,訴說了涼山諾蘇人在現代化浪潮中輝煌而又慘烈的青春探險。
173、遠古時期,人們有結繩記事的傳統。
174、自2014年11月10日起,市民不用再去濟南房產交易大廳排長隊了,辦理二手房買賣、贈與等轉移登記、坐落變化等變更登記事務,都可以網上預約了。
175、這一下不僅是后院原來的食客,就是飯莊大廳里的食客都聞聲而來,爭先恐后都想來個先睹為快,這樣的場面在仁壽縣可是大家記事以來的頭一回。
176、平進倉說,從他記事兒起,就住在平莊村,他小時候聽老人們講,村子從明朝就有了,當年祖輩們從山西洪洞縣搬到這里。
177、但文字的簡化應有一個極限,也就是說,如果字形所指的詞義已經趨筆畫最少時,文字將趨于定型,否則將重歸結繩記事時代。
178、編者說,散文“絕不是只有抒情和記事,無論文體、風格、樣式,還是內容、題材、立意,都沒有一定之規,沒有什么人人都必須遵守的標準”。
179、“這棵皂角樹從我記事兒起就有了,現在每年清明回來看看這棵樹,無論以后走到哪里,淅川都是我的家,我的根都在這里!”全興樂說。
180、其實在中國,尤其是在內蒙古,打我記事兒起,過日子如果離了土豆,尤其冬天,那是很讓肚皮和精神沒有寄托的一件事情。
181、不說別人,就說黑邪自打你記事起就是他在照顧你,嫌你是累贅?要是嫌你是累贅以他的資質早就可以把你。
182、其記事載言也則如彼,其勸善懲惡也又如此。
183、自我記事的時候起,就被一個老乞丐收留,每日隨他乞討生活,流離顛頓。
184、劉重陽老人說,打他記事兒起,母親就一直念叨成都的親人,由于當時家庭貧困,導致母親到臨終都未能聯系到親人。
185、環衛工杜先生說,這年紀大了,記事兒就不牢靠,忘了拿瓶子,所以只能將這瓶礦泉水全喝掉,給小孫子裝泉水回去。
186、龍兒自幼無父無母,從打一記事就跟隨師父在萬花山學藝,恩師雖然對他關懷備至,但總缺少些柔柔的母愛。
187、從他記事以來就已經在這座殿宇了,每每提及自己的身世他的師父都是一問三不知。
188、因為他畢竟是官身,和董海川又不是一個時代的人,董海川歸隱時,他才剛剛開始記事。
189、對于這個將軍王素并不陌生,他曾無數次出現在自己的夢中,記事起到現在已經不知幾百幾千遍,對于這個夢王素完全可以倒背如流。
190、千百年來,這里的氏族部落刀耕火種、結繩記事、住茅草房,女子紋面,山外人稱其為“俅人”。
191、王大爺告訴記者,日軍侵華的時候,當時他已經十多歲了,“那時候我都能記事兒了,所以對日軍的種種罪行印象深刻”。
192、在兒子剛興德印象中,從記事起,父親就以此為家訓對他們兄妹嚴教育。
193、必須常敲安全之鐘、長記事故之痛,吸取教訓始終警鐘長鳴,居安思危做到慎始慎終。
194、過去多靠刻木結繩記事、傳遞信息。
195、父母從而立之年“嘮叨”到白發鬢鬢,孩子從記事兒開始“被嘮叨”到下一代長大。
196、宋代詩人陳容在其《外塘記事》中所云:“江豚吹浪蛟蜓飛,腥飛怪雨飄無時”。
197、但是,從我一記事兒起,直到她去世,我總以為她在二三十歲的時節,必定和我大姐同樣俊秀。
198、“麥稈菊2010”:當我記事起,我們三個人:爸爸,媽媽,我,都是各自做著各自的事情。
199、人類從蒙昧步入文明,創制文字,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時代。
200、布魯姆把糖塊、一本住址名冊、一本記事冊、一床手工被和一個放大鏡帶到臨刑單間里,9月14日一整天,他除了看電視、看書,就是睡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