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者造句
“言者”的解釋
151、 有道是言者無意,聽者有心,馬泰一直低頭不語,只管走路,這會兒突然“撲通”。
152、 其為人,剛毅木訥,似不能言者;其接物,細密綿長,每令人不覺。
153、 ‘舊制,大罪禍及九族;陛下大恩,裁止于身,天下幸甚!’及其歸舍,口雖不言而仰屋竊嘆,莫不知其多冤,無敢悟陛下言者。
154、 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兌,閉其門,和其光,同其塵,挫其銳,解其紛,是謂玄同。
155、 言者無意,聽者有心,她把頭拼命低下來。
156、 “上舍之士,多致位通顯,入玉堂,進框密,出則建節而試士,其余登甲科、舉成均,牧民有善政,及撰述成一家言者,不可勝數。
157、 吾儕群盜,旦夕偷生草間,君之言者,非吾所及也。
158、 男亦知以身報國不可游移膽畏,但念二十五年罔極之恩未報,于萬一有令人嗚咽不忍言者,男日來無刻不思親,想親思男愈切也。
159、 座談會上,***不時與發言者互動,鼓勵大家“照直說,不用委婉表達”、“把想講的都講出來”,會場里多次響起陣陣笑聲。
160、 驚訝毫無保留的浮現而出,震驚之余定睛一看,當看到狂言者乃是聶瀟的時候,頓時有絲不少人產生出一種螳臂擋車的感覺。
161、 但發言者,一是多半置身于海外境外,一是相對說來年輕,沒有親歷其境。
162、 ***邊聽邊記,不時與發言者互動,鼓勵大家“照直說,不用委婉表達”,“把想講的都講出來”。
163、 眾卿有什么不明白的,或者是有什么意見,在這里盡管說出來,言者無罪,都是為朝廷,為國家著想嗎!
164、 有的典故深澀難懂,言者懵懵,聽者昏昏,是所謂死典,而有的典故內涵深刻,指向明晰,是所謂活典。
165、 第二章暢言者無罪清談,聽聞者足戒審身。
166、 但是我們也應該明白,每個人包括我們都有自私的一面,事過境遷,爽信食言者比比皆是,忘恩負義以怨報德者又算什么稀罕。
167、 言之所以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為言?
168、 包括原《人民日報》副總編輯周瑞金等人在內的多位發言者評述了該書內容,銳意改革、注重民生和從嚴治政成為本書三大鮮明特色。
169、 聲音到了后半截竟然有種撒嬌的意味,言者無意,聽者有心,陸辰心中一動。
170、 黎談話時,對剿匪方針表示懷疑,與漢卿昨日所言者如出一轍;知其受毒已深,痛切誡斥之。
171、 天寶以后,李林甫為相,深疾言者,道路以目。
172、 士奇、楊榮、金幼孜銀章各一,曰“繩愆糾繆”,諭以協心贊務,凡有闕失當言者,用印密封以聞。
173、 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語吾聞于老君。
174、 何者?方今聚斂之臣,材智方略,未見有桑弘羊比;而朝廷破壞規矩,解縱繩墨,使得馳騁自有,唯利是嗜,其害必有不可勝言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