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是造句
“雖是”的解釋
51、臺灣雖是蕞爾小島,假如全民能眾志成城,前途就會璀璨如鉆。
52、他們倆雖是兄弟,價值觀念卻背道而馳,完全不同。
53、奉天承運,皇帝昭曰,雖是初夏,氣候多變,忽冷忽熱,特頒此令。愛卿需善待自己,適時添衣,以防感冒,隨時保持快樂,不許抗旨!
54、我先前只知道武將大抵通文,當“枕戈待旦”的時候,就會做駢體電報,這回才明白雖是文官,也有深諳韜略的了。
55、我先前只知道武將簡陋通文,當"枕戈待旦"的時辰,就會做駢體電報,這回才大白雖是文官,也有深諳韜略的了。
56、雖是崇奉關岳的大人先生們,倘問他心目中的這兩位‘武圣’的儀表,怕總不免是細著眼睛的紅臉大漢和五綹長須的白面書生。
57、有種付出,不計回報,卻澄澈永恒,那是父愛;有種牽掛,不計時日,卻相伴一生,那也是父愛;有種感恩,雖是點滴,卻感動天地,那是父愛。父親節日快樂。
58、雖是孤掌難鳴,他在會議上依然為維護正義而據理力爭,令人深感敬佩。
59、他倆雖是好朋友,來往卻不多,正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60、他雖是風燭殘年、行將就木之人,但內心卻仍保有一分赤子之心。
61、夜已深,雖是萬籟俱寂,我內心卻是紛擾難定。
62、雖是妍姿艷質,怎奈何紅顏薄命?
63、我要跟你介紹的這位小姐,雖是小家碧玉,卻才貌出眾,不輸給名門閨秀。
64、興建圖書館雖是本校的當務之急,但應周密規劃,不可造次行事。
65、他們雖是鄰居,但彼此不相往來,真可謂咫尺天涯。
66、他們兩人雖是金石之交,但在日常生活中卻從不互相請客送禮、互相吹捧,真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67、他雖是一個度量寬大的人,但胯下之辱未必就不計較。
68、這裡雖是個彈丸之地,人口之多卻是十分驚人。
69、那一個月,我沒有見人,可那一個月,不能沒有你的聲音,雖然飄渺,但卻滿足。雖是虛幻,但很心甘。
70、他雖是一個戰士,但氣宇軒昂,頗有大將風度。
71、大家過去雖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但現在都長大了,也各有心思了。
72、對方雖是驚弓之鳥,也得注意他們的動向。
73、我和他雖是對頭,但把他這件事對老板說了,就等于暗箭傷人,這樣的事我不愿做。
74、大伙兒湊了這點錢,對你來說,雖是杯水車薪,但也聊勝於無。
75、面對小日本的大掃蕩,雖是四面楚歌之境,但我們的戰士們仍斗志昂揚。
76、小時候的我,酷愛爆米花,雖是喜愛但它做出來后的"巨響"確實難以忍受,并在兒時特別懼怕它,震耳欲聾好似雷神"發怒"般,驚動我的心。
77、這雖是逆耳之言,但目的卻是好的。
78、中秋佳節,大家送的都是月餅,我送短信一條,字數不多,情誼很深,花錢不多,祝福很真,雖是客戶,一樣用心,節日快樂,記掛在心!
79、對我來說,生命雖是沒有人能解開的迷,卻非是無跡可尋;線索隱藏于每一個人的自身,卻因生死間無法逾越的鴻溝而終斷。此為佛道兩門中人努力追尋的方向和目標,只有悟透自身存在的秘密生命之迷才有機會被解開。
80、我和他雖是本家,但經濟地位不同,猶如南面百城,所以彼此很少來往。
81、在這里,馬克思恩格斯主要講的雖是城鄉之間的對立何時開始的問題,但透過字里行間,我們不難看出,民族也正是隨著城鄉之間的對立而逐漸形成起來,隨著野蠻時代向文明時代的過渡,隨著部落制度向國家的過渡逐漸發展起來的。
82、這里雖是個彈丸之地,人口之多卻是十分驚人。
83、我倆雖是萍水相逢,卻一見如故。
84、小溪雖是細流,但是只要堅強終會擁抱大海;雛鷹雖然弱小,但是只要堅強終會翱翔藍天。我們也應當胸盈夢想,釋放激情,堅強不屈創造輝煌。
85、秋意濃濃秋氣重,秋分時節霜凝凍;早晚加衣于身寵,夜晚入眠保暖重;雖是粗糙無細語,秋分問候要珍重;愿君時時都開心!
86、他雖是個道士,卻并不超然物外。
87、這位姑娘雖是細針密縷的一個心思,卻是海闊天空的一個性氣。
88、你在此地所為,雖是光明磊落,惜老憐貧,但終于免不了別人以盜匪目之。
89、他們這個小組雖是由年輕人組成,但是后生可畏,相信最具有發展潛力。
90、這雖是間小旅館,但生活所需應有盡有,住起來依然感到賓至如歸。
91、雖是日常的情景,可因為多,也能堆積一個驚心動魄。
92、這些水果,都是從家鄉帶來的,雖是籬壁間物卻也禮輕義重。
93、雖是個老科員,可他卻一直壯心不已,希望自己能大展拳腳。
94、白水寨里雖是風景優美但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
95、老農進城搭車。司機:大爺,你把安全帶系上吧。老人看旁邊帶子笑道:捆綁就不必了,我雖是莊稼人,還懂得坐車掏錢的道理。
96、我們雖是多年同學,但畢業后,兩人分道揚鑣,各自發展去了。
97、我和他雖是堂兄弟,但彼此卻只有葭莩之誼,很少來往。
98、第一流的人物看白云雖是至美,卻不想擁有,只想心領神會。今生今世,情如白云過隙,物則是夢幻泡影。
99、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雖是等于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輝,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100、這些雇軍,雖是瓦合之卒,但其中有不少亡命之徒,所以不能麻痹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