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造句
“董卓”的解釋
101、 董卓為人敬賢禮士,賞罰分明,終成大業。
102、 初時,中郎將董卓因賄賂中常侍張讓等人,結托朝貴,得任顯官,拜前將軍,鰲鄉侯,領西涼刺史,統西涼大軍二十萬,驕橫跋扈,常有篡逆謀叛之心。
103、 之后,董卓殺死劉辨,逼死何太后,并且殺害了朝廷一些王公大臣,比如袁紹在京城的所有親眷。
104、 (7),這個時候說呂布倒是有得一說的,只是董卓此刻已經兇相畢露,是個亂天下的國賊,關東諸侯已然起兵討伐,可說人人得而誅之,所以最多只好說呂布是假公濟私而已。
105、 皇甫嵩的侄兒皇甫酈認為董卓逆命懷奸,罪在不赦,力勸皇甫嵩興兵討伐。
106、 有點復雜,不過我想我還是有些明白了,對了貂蟬已經在我哪里,沒有反間計來殺董卓了,這個影響會很大吧?
107、 董守業見戰事暫息,于是返回長安,修兵歇馬,養精蓄銳,又是在其父董卓以及大姐夫李儒等人的幫助支持下,充分利用手中的資源打造戰具,練兵修甲,積極備戰。
108、 諸侯聯軍觀望不前,唯曹操孤軍奮戰,敗于董卓部將徐榮,曹操中箭傷,力戰得脫。
109、 董卓專權后,殘虐不仁,橫征暴斂,穢亂后宮,天下民不聊生,人神共憤,朝野亦是哀歌四起,天怒人怨。
110、 但他心中清楚,那監獄之中關著的兩人,決計不能如那董卓所說的那般處置,若真的這般簡單的便直接斬首,只怕后果不堪設想。
111、 韓遂首先躍馬揚鞭出了陣前,謂董卓及大軍道:“敗軍之將安敢再出,豈不識我大將閻行的厲害,莫非還要自找苦吃?”。
112、 漢少帝劉辯繼位,董卓率西涼重兵,猛將呂布,浩浩蕩蕩進入洛陽,據兵擅政,毫不留情地廢黜少帝,殺何太后,立陳留王劉協為漢獻帝,自己擔任相國。
113、 呂布為了利益殺掉干爹丁原,又為了美女貂蟬干掉干爹董卓,張飛因此罵他是“三姓家奴”。
114、 上回說到,靈帝得知何后受辱,憂憤而死,董卓想借機想擁王子協為帝,加強自己讀朝政的統治。
115、 龍驤將軍!只要韓非投靠董卓,那么,他就是大漢以來最為年輕的將軍!在這之前,大漢最年輕的將軍,正是當年武帝時期的“冠軍侯”。
116、 雖然自董卓入京以來,朝綱混亂,封了不知多少將軍校尉,各路諸侯更是大肆給手下封官進爵,早就把官制攪的一團遭,校尉多如牛毛,將軍遍地都是。
117、 董卓自封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118、 眾官員看見董卓,失張失致的丑態,莫不掩口而笑,只因懼怕他的勢焰,都竭力忍住,不敢出聲。
119、 聲勢浩大的黃巾起義轉眼間落花流水,董卓篡政及袁術僭號亦瞬息而嗚呼哀哉。
120、 董卓很為貂蟬絕妙的舞姿和嬌美的容顏所傾倒,稱賞不已。
121、 董卓久居高位,居移氣,養移體,說話間,竟然有一股無形的氣勢自董卓身上散發開來,讓人感覺到一陣心顫。
122、 卿等所奏之事哀家要細細考慮一下,董卓之事可引以為鑒啊。
123、 董卓逆天無道,蕩覆王室,吾欲夷其九族,以謝天下,安肯與逆賊結親耶!現今便斬了汝頭,祭吾軍旗!
124、 董卓亂政,瑜與伯符相交,嘗聞其父功震天下,熱血沸騰;更昔時,亦聞董卓有安西之能,而生班超之志。
125、 十一月,董卓自為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126、 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群兇。
127、 柳濤走到董卓的臨時住所的門口,門口的兩名西涼軍的勁卒單手按著腰間的戰刀堵住了柳濤前進的路。
128、 ‘軍糧尚缺,安有余錢奉承天使?’左豐挾恨,回奏朝廷,說我高壘不戰,惰慢軍心;因此朝廷震怒,遣中郎將董卓來代將我兵,取我回京問罪。
129、 董卓一見到這位絕色美人,立刻兩眼發呆,垂涎欲滴.
130、 董卓出塢上車,前遮后擁,隨行鐵甲軍士數百人,烏達率領精銳鐵騎千人隨行,望長安來。
131、 九月初一日,董卓率領公卿到崇德殿,強迫何太后詔策廢除少帝,貶為弘農王;立陳留王劉協為帝,是為漢獻帝。
132、 今董卓上欺天子,下虐生靈,罪惡貫盈,人神共憤。
133、 而陳留則更加復雜,它處于司州與兗州的交界之處,又是關東勢力進攻董卓的咽喉要地,從戰略上來看,地理位置可以說是險惡。
134、 干盜墓勾當的可以分為兩種,即像漢末的董卓、曹操,五代的溫韜,到民國時期的孫殿英等,他們往往動用大批的士兵,明火執杖地大干,這一類被稱作是官盜。
135、 沒錯,西涼大王董卓終于如愿以償的上了太后何蓮,此事乃李儒一手促成,在某日李儒與何蓮一番長談之后,何蓮終于對董卓撤下了最后一道防線,任其馳騁。
136、 而除去董卓,則是溫侯將軍為我大漢立下的赫赫大功,您大義滅親,攘除奸兇,不僅沒有過,反而是大大的功勞,因此……
137、 董卓老賊,你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難容。
138、 兩日后,董卓帶領十余萬人馬偷偷的返回長安,他走得很是干脆,把青壯的士兵基本上都帶走了,留守虎牢關的大多數是老弱殘兵。
139、 此時曹操所想的,就只有討伐董卓著一個念頭而已,甚至為此已經執著到犯二送死也在所不惜的地步了。
140、 劉協見文遠說的慷慨激昂,雖然不明真假,卻也被文遠說的幽然一嘆,尤其是提及董卓,劉協更是被挑起心中憂憤,終于禁不住開始流露出真性情來!“”。
141、 董卓一旦入朝,辟書先下,分明枉結,信宿三遷。
142、 而自董守業的父親董卓率領西涼軍將天子國都遷往長安之后,這伊闋關的防務便是日漸衰微,到現在幾乎是形同虛設了。
143、 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
144、 董卓還未飲酒就已經醉薰薰的了。
145、 如今秋高馬肥,鮮卑犯境,三弟可請求出兵北御鮮卑,董卓必然歡喜。
146、 但是為人反復無常初時先殺了自己的義父丁原投靠董卓,后又因貂禪之故殺了董卓自立門戶。
147、 劉邦起于毫末,李世民身邊賢多,董卓跋扈橫處,而曹操正躊躇。
148、 董卓首難,蕩覆京畿,曹操階禍,竊執天衡;皇后太子,鴆殺見害,剝亂天下,殘毀民物。
149、 百官戰栗失箸,董卓飲食談笑自若。
150、 董卓聞言大怒,李儒又向董卓建言,說袁紹為聯軍盟主,聲威大震,袁逢在內朝,身居緊要高位,若是叔侄二人里應外合,就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