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述造句
“著述”的解釋
51、 故佛陀及古來祖師、禪德皆“老婆心切”,每於化世因緣中,或講說,或著述,或頌古,或評唱等,總會留下語錄予后人。
52、 朱杰勤先生一生筆耕不輟,治學勤謹,著述等身,《朱杰勤文集》分中外關系史、華僑史、世界史、史學理論、文學藝術5卷。
53、 這三位學者在各自領域內都是德高望重、著述等身的大師,在增進外部世界對中國的了解,加深中外學術交流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
54、 覺得古人的著述合適讀,就讀,不合適,就別讀,別動輒弄些刪改過的假貨,劣等貨,非要當成原裝的塞給學生。
55、 浦先生博覽群籍,卻不輕言著述。
56、 他一生不僅重收藏,還注重研究和著述,著有《尚書傳箋》、《僻園史學四種》、《說文切韻》、《說文諧聲》、《禮記注疏》等9部著作手稿。
57、 我常感到,最理想的著述應當是文獻學與文藝學的高度結合,互相滲透,融為一體,亦即考據、義理均詳且精,再加以文辭優美,即清儒所標舉之高境。
58、 如果再進一步探討陳樂民先生關于京劇的文章著述,就會發現他不單單是就戲論戲,而且論及其他藝術領域。
59、 此前的駐英公使郭嵩燾、曾紀澤、薛福成等,都以日記形式記錄了所見所聞,偏偏這一屆公使龔照瑗沒有留下片言只語,幸好有宋育仁的著述作了彌補。
60、 還知道先生弟子張文江畢業后隨侍潘雨廷先生問學,不遺余力地整理了潘氏大量著述,寫作了《錢鍾書傳》《管錐編讀解》,先生不但不以為忤,而且贊賞有加。
61、 有多方面的成就,有很多專門的著述,而且都是大部頭;但是,他有時又有點為他惋惜,認為鄭先生“太雜”,被各種雜事纏身,以至埋沒了他的小說創作才能。
62、 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官式區域文學史寫作固然應該批評,但像此書這樣不帶新八股色彩的別具一格的區域文學史著述,是難得的,值得一讀的。
63、 用文字結撰的著述,只有經歷了時間和空間上的洗禮,得到了一代又一代讀書人接力式的認可,才能成為“經典”。
64、 順便多說幾句,我覺得,金庸的作品稱得上是“大歷史小說”;我不認為黃仁宇的著述稱得上“大歷史”,但金庸的小說,卻庶幾近之。
65、 上世紀80年代,嚴先生辭去北大中文系主任職務,潛心治學,著書立說,著述等身。
66、 張次溪著述等身,內容涉及北京史研究的各個領域。
67、 孫老武學,研習日精,家傳新作,著述等身。
68、 他年雖老邁,每晚仍燈下讀書至倦怠方止,暇日則閉門著述,何嘗改變過自己的志趣!從他一生大量的著述《升庵遺集》卷二十一《墐戶錄序》。
69、 這部書,用序者石羽的話說,是“志彬先生一生著述的摘要論集”,也可以看作中國改革開放30年在學術研究領域的某一成果的展示。
70、 莊士墩一生游歷中華、研究佛法儒學、官運不錯、終生未娶、著述等身,給人感覺這是個既認真又挺淡泊的人。
71、 他襟懷夷曠,洞明世事,以天趣盎然的文筆著述《閱微草堂筆記》,多以狐鬼故事諷刺腐儒,揭露社會上不合理的地方。
72、 我們知道他著述等身,是很早就名滿天下的大教授。
73、 楊慎至阿迷拜見王穎斌時,他的老師非常高興,留他在家與王廷表一同讀書、著述見王穎斌《狀元館記》、楊慎《庠師逸翁王公墓表》。
74、 呂留良在明亡后不仕滿清,隱居山林,落發為僧,銳意著述,曾寫下“清風雖細難吹我,明月何嘗不照人”的著名詩句。
75、 顯學,并非叩開仕途經濟的敲門磚,但周老一生著有《紅樓夢新證》、《曹雪芹》、《白居易詩選》、《書法藝術答問》等六十多部學術著作,可謂著述等身。
76、 上疏言事,被責以言辭“切直”,罷官后怡然歸籍,專意著述。
77、 以各種方式剽襲他人著作的情形,不再能在后來的著述中找到。
78、 自然歷代文人風土志一類的筆記并不鮮見,但或者寓家國之思,或者重文字趣味,與齊如山的著述絕不相類。
79、 梅貽琦一生訥言敏行,成就卓著但著述寥寥,日記成為研究他教育生涯和思想的第一手資料。
80、 他學養深厚,強直政能,喜歡著述,鑒裁尤長,深受朝廷器重。
81、 他著述等身,有《藏園群書題記》20卷,《雙鑒樓善本書目》等。
82、 何是浙江山陰人,號“高昌寒食生”,據《申報》的挽文所記,其著述有《劫火紀焚》、《紅樓夢題名錄》、《齒錄》、《一二六文稿》等。
83、 李澤厚先生雖然著述等身風云一時,但早已非復昔日榮光。
84、 所以常有著述不多而公認為學者大家者,亦有著述等身而被視之蔑如者。
85、 而有的官員動輒“著述等身”、“洛陽紙貴”、“一字萬金”,是權力異化的產物。
86、 為了準確解釋儒家經書,古文經學者對文字、音韻、訓詁作了精深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價值的學術觀點,撰為著述,如齊歆認為“六書”。
87、 “才高八斗”,“學貫古今”,“融通中西”、“擅詩文,勤著述,知行合一”、“道器兼備”是會上樂黛云、溫儒敏、張頤武等學者對龔鵬程的評價。
88、 包綬死后,箱囊之內,除了書籍、著述外,再也沒有其他值錢的物品,衣袋里也只找出46枚銅錢。
89、 您首先是一位學者,治學嚴謹,著述等身,所思精警,時有宏論。
90、 她年近八旬,著述等身,桃李滿天下,在別人眼中已是學術名家,可以急流勇退,享受清閑晚年。
91、 五十后南游,萍寄嶺表,徜徉小住,陶情山水,篤訪高賢,讀書濡墨,耽思著述。
92、 楊恩壽一生著述頗富,有《坦園叢書》等14種作品問世,代表作《詞余叢話》及《續詞余叢話》被收入《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
93、 務實,就得一切從實際出發,以國際實踐、現行國際法律文件以及中外有影響的國際法著述和權威學者學說為依據,努力做到持之有故,言之有理。
94、 他用盡精力著述文字學——《小學識字教本》,寫到“拋”字,便一病不起,赍志以歿。
95、 但也有韓國學者認為,這部13世紀80年代用古漢語撰寫的有關朝鮮半島的遺聞逸事,屬私家著述,記載傳聞稗說,并無史料依據。
96、 李贄是一位不羈之才、一位思想大家,活了70多歲的他一生著述極富。
97、 在王家歷代祖先中,雖入仕者甚眾,但卻幾乎人人都有著述聞達于世。
98、 著述收入甘珠爾及丹珠爾的有8種。
99、 許倬云著述等身,不但在中國文化史、社會史和中國上古史等領域有精深造詣,本書是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100、 生前著述頗豐,所編訂《明清篆刻流派印譜》,填補明清五百年印學史的研究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