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弊造句
“舞弊”的解釋
101、 檢察官偵查終結,因龐分等共同舞弊侵吞庫款一案,涉案人員均是公務員,依照民國十六年國民政府第一六零號通令,應依黨員背誓條例提起公訴。
102、 不知稅則既定,中外通行,耳目眾多,觀瞻所系,非若各省厘卡貨稅之數彼此不符,雖有奸胥,安能舞弊?應請明定章程,擇三品以上官員曾任關道熟悉情形者為總稅務司。
103、 岳陽縣技監局在處理一起農網改造中的假冒偽劣電線案件時,以罰代法,涉嫌徇私舞弊不移送刑事案件罪,被該院立案偵查。
104、 宦官的專權舞弊,造成南漢國陷入了“舊將多以讒構誅死,宗室可統軍者又翦滅殆盡”的局面。
105、 在考試程序方面,唐代省試中逐步建立了進士、明經等常科科目三場考試制度,從技術層面避免前場落第再參加后場考試等舞弊行為。
106、 很快人們忘記了貪污舞弊的劉金貴等人,而都記住了精神高尚的柳下惠。
107、 在我們元老院的地方只有依法辦事,誰敢貪污舞弊,誰就等著去勞動營奉獻青春好了。
108、 笑里藏刀相對戰,暗中舞弊兩相欺。
109、 為了防范和打擊通過使用假證來替考舞弊行為,今年在報名確認現場首次啟用了身份證鑒別儀。
110、 明初政府非常重視黃冊的編制工作,如出現漏失、隱瞞等舞弊行為,對地方官吏要嚴法懲辦,往往處以斬首或極刑。
111、 今年黃河治理,韃子朝廷相當的重視,對于初期的一些官吏的貪污舞弊進行了清理,狠狠的殺了一批。
112、 這種小抄中,不但有原文,還有詳細的譯注,甚至還有各種作文提示,實在是舞弊取巧的利器。
113、 ????????朝鮮末期,由于官場腐敗,科舉制度已徒具形式,舞弊賄賂之風盛行。
114、 的確,維系社會的穩定與發展十分重要,執法雖然必須“如山”,不能徇私舞弊,但卻也必須通達情理、關照人性。
115、 一場科舉舞弊泄題案件,將奪權爭位的序幕漸漸拉開。
116、 皇宮就是藏污納垢的大染缸,里面的腌臜事太多了,不需要詳查,就可以找出幾十件徇私舞弊的案子。
117、 她在想什么,沒有人知道,只知道,在指控龔旭瞞報北開案件的同時調查出了他多起貪污舞弊案。
118、 林黛玉很快就提出反對意見,她可是經常聽到大明四處官員都是如何如何的貪贓枉法徇私舞弊的。
119、 他說人可以把營私舞弊的穢跡諱莫如深,只是我們唯一欺騙不了的是自己。
120、 郭桓貪贓舞弊造成了極為惡劣的社會影響,朱元璋親手書寫詔書羅列郭桓等人罪狀,下令處死包括郭桓在內的六部侍郎及各地方的官員一萬余人。
121、 之舉,有一次竟將考試舞弊的副廳級干部拉下馬。
122、 他還大力表彰忠杰,嚴禁官員貪贓枉法營私舞弊。
123、 不可否認的是,近些年來我們的法官隊伍的確出現了一些徇私舞弊、貪污腐敗的害群之馬,對于這些人我們的態度是一貫的,就是要堅決查處、絕不護短。
124、 整個宋朝的官員都抱著罰不責眾的觀點,集體舞弊。
125、 目前“考選部”正在修正“考試法”,將加重對考試舞弊行為的處罰,“以詐術或其它不正當方法,使考試發生不正確之結果”,可能處禁考五年。
126、 江西旅游商貿職業學院繼續教育中心招生教務科科長徐涌,私刻公章,串通、賄賂相關工作人員,涉嫌招收學生徇私舞弊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