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挑造句
“肩挑”的解釋
51、 通往災區的路橋不通,搶修人員就用肩挑著電線拉鉤、拉線,合力抬著減摩機、電線桿等繼續前進。
52、 楚歌只能充當保鏢兼聽差的角色,緊隨女友身后,手提肩挑,停辛佇苦。
53、 人手不足,蘇新添自己上陣砌石壘壩,與大家一起肩挑手搬,硬是把原本必須用汽車拉的重設備抬進了村。
54、 他們從榨油作坊批發進貨,肩挑油簍走街串巷,沿途叫賣。
55、 為此,縣長親自指揮武警官兵、民兵和當地動員的青壯年們,冒著危險,肩挑背扛,螞蟻搬泰山一般,把堆積的泥石一點一點地往外運。
56、 除了肩挑手扛這樣的苦力活,***還負責為大隊所有的社員派任務、記工分。
57、 在城區蓮花市場,面對污泥和惡臭,戰士們沒有絲毫退縮,通過肩挑手扛清理垃圾雜物,用鐵鏟、鋤頭、水槍等工具清理淤泥,做到水退一尺、地凈一尺。
58、 他們肩挑土筐、鋪土造田,抬石筑壩、引水澆地,硬是把一座虎頭山改造成層層梯田,遍地莊稼。
59、 肩挑兩捆枯木,頭戴一頂笠帽,身穿粗麻布衣,腰系一條布扭繩帶,插著一把鐵板斧,腳穿草鞋。
60、 你想啊,我們鄉下人成天肩挑背扛,出門就跑坡,日久天長,走起路來,腳桿自然就不像他們城里人打得那么直了。
61、 東山群眾特別是婦女,肩挑手拎,車輪滾滾,為前線運水送糧。
62、 干的買賣一點都不輕——成天人扛肩挑運當運輸隊;五監獄“底盤”。
63、 雖然當時的鉆井工人已經擺脫了肩挑手扛的原始工作狀態,但那個年代機械裝備依然非常落后,鉆井仍然屬于不折不扣的體力活。
64、 在他老哥回來之后,他不再是肩挑重擔的副幫主,而是幫主的弟弟,一個才16歲的少年。
65、 上文說到,由于石偃松與石風的對話,鬧得飯桌上十分的不愉快,大家都似乎是憋著一口氣,肩挑萬斤重擔一般,直到吃完飯,方才卸了下來。
66、 在機械化水平極低的年代,開挖運河全靠肩挑手扛。
67、 再過了一個時辰,又來了一撥穿白色衣褲的人,肩挑手扛著整桌酒席用具,還有人扛著烤鴨用的大捆蘋果木枝。
68、 而造器者,乃鐵匠也!遂曰:落地“一肩挑”,百姓謔稱小工廠矣。
69、 每到蔬菜收獲季節,農民肩挑背扛去賣菜,仍難以改變菜爛在地里的窘境。
70、 幾千年過去,牧民飲茶的習俗一點沒變,而安化磚茶卻再不需要肩挑手扛,船載馬運才能從遙遠的湖南運抵邊疆了。
71、 就是力田貿易、肩挑負販者,皆可隨分以養親。
72、 一家5口只有他識字,父母和兩名兄長分別是肢體、智能障礙,他從和美實驗學校實用技能科畢業后,一肩挑起家計。
73、 街上響起了鞭炮鼓樂之聲,我放下筆,尋聲而至,只見一對對長長的隊伍穿紅著綠的肩挑大箱大箱的聘禮。
74、 就這樣在上海待了兩個月,組織上看文弱的魏文英肩挑手拎實在辛苦,就讓她回老家在夫家和娘家兩頭躲藏,同時在敵人的眼皮底下繼續開展群眾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