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之造句
用“置之”造句 第11組101、算命先生對他說,看他的生辰八字,到30歲將有大災,在劫難逃,他一笑置之。
102、一個傷天害理的人,一個貪官污吏被抓起來后,當地人恨不得置之死地而后快。
103、為了體現"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魄力,更為了展示向地產老大們叫板的勇氣。
104、這次玉樹大地震時,我們沒有對玉樹的同胞們置之度外。因此,玉樹同胞們很感動!
105、不顧大局,對別人、別的部門、別的地區的事漠然置之,這是本位主義的態度。
106、蜜月經歷如此荒謬出奇,現在想想也只能一笑置之。
107、出現問題后,還卻一味推卸責任,對事故塬因叁緘其口,對民眾要求賠償的唿聲置之不理,其行為,讓人寒心。
108、貝爾德跳得非常棒,此時她又聽到了人群的歡呼,但馬上又將它置之腦后。
109、不管發生什么危險時,沖在第一線總是我們最可愛的軍人,將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保護著人們的生命和財產。
110、責任感、情義,凡此種種,都被置之度外。
111、他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去救一個溺水兒童。
112、最近關于廠長的私生活問題,一時謠琢紛紜,廠長卻很冷靜,對這些謠言采取置之不理的態度。
113、麗萃,要是換了你,倒要好些,你自會一笑置之,要不了多少時候就會淡忘。
114、為了達到個人目的,他把集體利益置之腦后。
115、如果柯柏有點腦子的話,他早該對謀殺指控一笑置之,開開心心回到美國了。
116、十多年來,在一再委屈而無法求全之后,臺北的"兩國論"似有將*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悲壯氣氛。
117、弟弟買了個新玩具,但新鮮勁一過,他就把它扔在一邊置之不理了。
118、身后的問題常常被我們置之腦后,或者從我們的視野中被抹去。
119、老師的話固然要聽,然而媽媽的話就可以置之腦后嗎?
120、周五投票表決時,北韓駐聯合國大使并不在場。平壤過去對安理會的制裁決議置之不理。
121、她因母步氏受到太子和母王夫人的排擠,因而怨恨孫和母子,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122、我做孩童時,言談舉止、心思意念像孩童,但是,成*之后,我就把孩時的一切置之腦后。
123、上級雖然諸多刁難,小王仍一笑置之,努力將工作完成。
124、我徑直走過你的置之不理,驕傲的足以留下一堆白眼。
125、當然,有些始終是忠肝義膽,有些卻對你置之不理,大多數人走一條既不完全支持,又不絕對回避的中間道路。
126、而是當我們在做某件事之前,我們就應該做好失敗的心理準備,這樣才會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感覺。
127、新的消費設施已充分就位,餐廳、酒店、商場開足馬力全力運轉,試圖將此之外的混亂置之腦后。
128、藺相如可以說是存在主義的先驅,他把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他是勇更是智慧的表現。
129、布里尼皇帝不僅對他們母后的死置之不理,并將魯魯修和妹妹娜娜莉當作人質送往日本。
130、且以朕為難兒,遇事掣肘,故在朝如黃道周之忠純,何楷之梗直,莫不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131、可見,全公主在為其母爭皇后失敗后,對王夫人及太子和加以攻擊,欲意置之死地而后快。
132、國民經濟與房地產業的關系,正如母親對于長子一樣,當長子過于不聽使喚時,會有棒喝,但絕不是要置之死地。
133、因此,不論彭海的競選演說如何精彩動人,一個缺乏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人,一個不自覺自愿守法的人,我們很難期望他能在艱苦的環境中作出什么驕人的業績。
134、總之,關鍵時刻用點險筆,這是金庸小說情節吸引人的一個重要因素,也可以說是一種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寫法。
135、靠山吃山,實在是吃得毫不含糊,就象有些美食家在各自的"近水樓臺"那樣吃得心安理得;至于護山養山,則對不住得很,早被許多急功近利的人置之腦后了。
136、小麗對這種謠言一笑置之。
137、對于自身的缺點,我們不能置之度外,要跟缺點做抗爭。
138、儒家把古代神話都當作荒誕不經的東西而置之不顧,是保守狹隘的。
139、當需要對"如果置之不理,身體狀況會如何"進行描述時,我通常會產生焦急,非常焦急,我最大限度的焦急。
140、你可以接受那個虛假的道歉,然后將其置之腦后。
141、我們要有正義勇敢的精神,對壞人壞事要抵制,千萬不能若無其事,置之不理!
142、面對各種謠言,他總是一笑置之,絲毫不放在心上。
143、為了從洪水里救出一個小孩,他已經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144、將其置之腦后,而膿腫仍在化膿,其濃液不可能不侵入身體,這種疼痛遍布了整個有機體。
145、軍士去家二千里,后有黃河之難,所謂置之死地而后生也。
146、帶著時間戳的現場照片顯示:工人們專注于修復鐵路,將一具罹難者遺體放在地上90分鐘都置之不理。在此同時,心急如焚的家屬們在醫院等候消息。
147、若對這件事置之不理,任其發展,那么后果不堪設想啊。
148、對這些毫無根據的批評,我們只能一笑置之。
149、對于別人的冷嘲熱諷,他總是一笑置之,不予理會。
150、警察叔叔在抓捕壞人時,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