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位造句
“繼位”的解釋
51、諸侯亦以嫡長子繼位,眾庶子封為大夫,這些大夫為小宗,而諸侯則為其大宗。
52、周武王繼位之后,在灃河東岸建立了都城鎬京,并于公元前11世紀中期發動了牧野之戰,殷軍“前徒倒戈”,商王兵敗自焚,西周王朝建立。
53、孝莊聽取了在清廷任職的德國人湯若望諫言:“因玄燁出過天花,有免疫力,適合繼位”,深思熟慮后,堅持立皇三子玄燁。
54、她看著眼前的景象,與其說,現在是她的繼位大殿,還不如說是眾仙聚樂喝酒的地方。
55、建不世戰功,蒙恬輔佐,為繼位做準備。
56、自繼位以來,彈指揮間誅劉瑾,平安化王,寧王之亂,應州大敗小王子,這樣的君主如果也被稱之為昏聵,孫淡真不知道歷史上還有什么人可以稱之為明君。
57、多爾袞若欲令智昏,強行繼位,勢必遭到激烈反彈。
58、舒明天皇有兒子,幼君繼統的事兒也史不絕書,為什么讓皇后繼位呢?這跟圣德太子的兒子山背大兄王有關系。
59、帝國509年,莫斯大帝繼位的第30個年頭,姐夫,姐夫,快快快,讓我看看小外甥,哈哈哈。
60、公元976年,太祖趙匡胤天不假年,突以身故,其弟趙光義繼位。
61、武元帝自三年前繼位以來,天下風調雨順,百姓安家樂業,雖還未有大功繼,但也算是一位仁君。
62、趙鞅繼位之初,趙氏家族已處于存亡絕續的關頭,因其采取了卓有成效的革新措施,使趙氏的勢力迅速增強,奠定了趙氏化家為國的根基。
63、漢少帝劉辯繼位,董卓率西涼重兵,猛將呂布,浩浩蕩蕩進入洛陽,據兵擅政,毫不留情地廢黜少帝,殺何太后,立陳留王劉協為漢獻帝,自己擔任相國。
64、當務之急,就是拋掉家主繼承人的位置,而且新的家主繼位后還得繼續裝傻充愣,行假癡不癲之計。
65、晉獻公擔慮公族中多有重耳、夷吾之黨,他日必會阻梗奚齊繼位,于是下令驅散群公子。
66、一次意外,夢入大唐,太宗繼位,內憂外患,這是百廢待興的大唐,這是我的大唐路,一條興唐路,盛唐歷史,我來創造,玉佩之謎,長生之謎,我來探索,我的大唐路。
67、成王死后,繼位的康王繼承先王的事業,勤于政事,平易近民,刑罰幾十年不用,社會更加安定。
68、據《元和姓纂》等史*記載,西周初年,武王不久便云逝,成王繼位,但因成王年幼,武王之弟周公(名旦,因采邑在周,故稱周公)攝政。
69、而武成帝繼位之后,搜刮民脂民膏,大造亭臺軒榭,和富麗堂皇的宮殿。
70、繼位后,先后討平西北、西南,抗擊廓爾喀入侵,拒絕英使馬戛爾尼的無理要求,鼓勵墾荒,頒布禁書令,迭興*,開四庫全書館,編纂《續三通》、《皇朝三通》等。
71、公劉死后,他的兒子慶節繼位,定都在豳地。
72、這是可以理解的,你一個外臣,跑去砍了呂后的妹夫,讓呂須莫名其妙地守了寡,劉邦要活著或許還能勉強度日,如果劉邦升天,劉盈繼位,那難保呂后會秋后算賬。
73、蜀土十分富饒,但自光天元年(918)后主王衍繼位后,蜀國朝政濁亂,賣官風氣盛行,賦斂苛重,主荒民怨。
74、目下又逢趙成侯新喪,太子繼位,主少國疑,人心不穩,完全可一擊而下。
75、道光爺已于去年正月丙午日駕崩了,咸豐爺于同月已未日繼位,到了今年才改年號咸豐。
76、奈何其子繼位后,中田單離間之計,功敗垂成,國力由此衰弱。
77、唐禮于喪期繼位,大怒之下宣旨將南伯侯梁繇與東伯侯殷甲斬首宣示天下。
78、莊襄王卒,秦王政年幼繼位,繼任相國,稱為“仲父”。
79、現在父王有心立我為儲,這樣一來就破壞了嫡長子繼位的祖制了,更會招來兒二哥的嫉恨,將來我若繼位,定是人心不服,家族王國更有分崩離析的危險。
80、信息時報33歲的塔米姆繼位成為卡塔爾埃米爾后,也成為了阿拉伯世界最年輕的元首。
81、大唐昭帝繼位已有十年,在這十年中,大唐帝國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國力曾強,政通人和,百姓安居樂業,大唐臣民誠心信奉,尊重昭帝。
82、三國時期,魏國的魏明帝去世,繼位的曹芳年僅八歲,朝政由太尉司馬懿和大將軍曹爽共同執掌,曹爽是宗親貴胄,飛揚拔扈,怎能讓異姓的司馬氏分享權力。
83、雖然他可以合法地繼位了,但畢竟是暮景殘光,恐怕難以勝任了。
84、國不可一日無君,蹇碩沒有辦法,按照繼承法的原則,只能讓劉辯繼位了。
85、秦穆公繼位當年,就親自帶兵討伐茅津的戎人,開始了擴張疆土的事業。
86、回大理繼位,開始啟動經略吐蕃計劃,尋機窺伺中原。
87、等到惠帝繼位,張華任太子少傅。
88、但是,耶速迪爾剛即汗位就離開人世;其子恩克卓里克圖繼位時間也同樣很短。
89、御庫中總共有錢八億萬之巨,金銀布帛不可勝數,蕭昭業繼位不到一年,已經揮霍大半。
90、……康熙駕崩,雍正繼位,太后為充裕后宮妃嬪、延綿子嗣。
91、天啟七年八月底,天啟帝朱由校預感來日不多,就在乾清宮內召見弟弟朱由檢,命他繼位。
92、繼位一年多后,姐姐平陽公主便效仿姑姑館陶公主挑選良家女子進獻給弟弟漢武帝。
93、李煜繼位以后一改李景向外擴張的政策,而企圖閉關自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