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米造句
用“粒米”造句 第6組51、 知勤儉,是美德,一粒米,不丟棄,一滴水,不浪費,一頁紙,正反用,一顆心,不奢侈,世界節儉日,大家快行動起來吧!
52、 天災加人禍,世界苦連連。都是好弟兄,怎能袖旁觀。給我一瓢水,潤濕心肺間;給我一粒米,節省為明天;給我一輩子,但求世界安。人間多苦難,團結為至善。生者能足樂,逝者方無憾!
53、 節約一滴水,點點滴滴可匯成江河;節約一粒米,顆顆粒粒可堆成糧山;有限資源不盡耗,節儉美德要倡導。世界勤儉日,提倡節儉,我們一起節約資源!
54、 一粒米,當思來之不易;一張紙,當用之有度;一度電,當省之又省;一輛車,當拒之門外;資源浪費,當恨之入骨;勤儉節約,當持之以恒。世界勤儉日,勤儉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
55、 5月端午到來日,又到粽子飄香時.綠綠葦葉片片情,天天都有好心情,幾枚紅棗幾顆心.讓你開心又順心.鈔票有如粒粒米包在一起全給你!原端午節快樂。
56、 一粒米并不多,人人節約可解難,災荒年月保平安;一滴水似無用,人人節約可成河,澆灌田地解干渴。世界勤儉日,提倡節儉,反對浪費。
57、 一粒糧食一滴汗,浪費讓人心傷悲,勤儉節約人贊揚,人見人愛好榜樣,一人省下一滴水,揚帆破浪向遠方。世界勤儉日,節約從一粒米一滴水開始,祝你前途無量。
58、 五月端午到來日,又到粽子飄香時.綠綠葦葉片片情,天天都有好心情,幾枚紅棗幾顆心.讓你開心又順心.鈔票有如粒粒米包在一起全給你!原端午節快樂。
59、 一粒米要珍惜,辛苦勞動不容易。共攜手來倡議,節約從來無小事。一口飯要在乎,積少成多也無數。齊愛護同呵護,糧食滿倉國家富。世界糧食日到了,珍惜糧食從自身做起。
60、 不鋪張,不浪費,勤儉節約最珍貴。勤勞工作創碩果,節儉持家家富裕。粒粒米糧來不易,滴滴水源救人命。世界勤儉日,養成勤儉好習慣,幸福生活每一天!
61、 片片葦葉片片情,天天擁有好心情。幾枚紅棗幾顆心,讓你開心又順心,鈔票有如粒粒米,包在一起送給遠方的你端午節快樂、健康、長壽!
62、 珍惜糧食是美德,勤儉節約不能忘,人人節約一粒米,一碗米飯萬里香,一片愛心端給你,幫助別人美名揚,世界糧食日,節約從一粒米開始,讓我們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63、 勤儉日,節約忙,省下一粒米,堆積起來大糧倉,省下一滴水,匯聚起來行大船;人人節省一度電,世界將會無黑暗;世界勤儉日,拒絕浪費。
64、 滴水可以聚成江河,粒米可以聚成谷倉。薩迪
65、 位于上海常德路800秀的粒米書吧,有一個很有味道的角落。
66、 家里連一粒米也沒有,沒有一滴油,也沒有一點姜黃。
67、 楊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
68、 很多極微小的玻璃管,大概是一粒米寬度的一半,被小心翼翼的置入一個被麻醉小鼠的大腦深部。
69、 該餐廳的特色是正宗的羊肉抓飯,每粒米飯上都包裹著膻香四溢的羊油,回味濃厚,嚼勁十足。
70、 十歲的你還不懂生活的折磨,無暇的心里流露的只有快樂,一粒米讀出的社會,感覺比海洋還寬闊!加油吧!白舉綱
71、 自實反為繆家所誤,粒米束薪家里無備,妻子只是怨悵啼哭。
72、 佛經曰‘缽中一粒米,重如須彌山,今生不得道,披毛帶角還。
73、 李湘用最短時間就把李厚霖搶了過去,措手不及的秦海璐為此在家放聲痛哭,好幾天粒米未進。
74、 因為剛切好的,依舊熱乎乎的,每一粒米都松松脆脆,有那么一點微微的黏,最是美味,最是恰到好處。
75、 昆曲舞臺是我最為熟悉的地方,舞臺的兩個對稱軸再加上兩邊的上場門和下場門,正好構成了一個“米”字型線路,所以我要放一粒米。
76、 當時,他手里拿著還剩下幾粒米的飯盒不禁對天長嘆:老天既然不給他成功的機會,何必又使得他才高八米斗,學富五卡車。
77、 現在我也有了自己的家庭,不當家不知柴米貴,自己也慢慢體會到父母曾經為一粒米、一分錢發愁的辛酸。
78、 樂歲,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為虐,則寡取之;兇年,糞其田而不足,則必取盈焉。
79、 皆是信心檀越減損口腹,為求福故,布施我等,所謂檀信脂膏,行人血汗,若無修行,粒米難消。
80、 作為“全國實施卓越績效模式先進企業”、“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得益綠色嚴格實施產加銷全程質量監控,“從每一粒米飯、每一根。
81、 經驗老到的張富不無自豪地稱,“全國人每吃下的十粒米中有八粒是我們收的”。
82、 即我長春祖師,始而粒米文錢不敢妄貪,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受人之所不能受,忍人之所不能忍,及至苦盡甜來,否極生泰,為宋金元諸帝之隆寵,有賜未嘗不受。
83、 有啥呀,柳文揚剛才偷偷看見老頭喝完稀湯后在舔鍋底,把那飯鍋上的每粒米舔起來吃得津津有味兒。
84、 吃完飯,碗里不作興留有一粒米飯。
85、 勤勞節儉自然不用說,小時候吃飯哪怕一粒米粒兒掉桌上沒及時撿起來吃掉,都得被家長念叨好幾天。
86、 帶有厚重口感的鹵肉,配上一碗蒸的不軟不硬的白飯,每一粒米都吸透黑紅的湯汁,今天就教大家一種簡單的鹵肉飯的做法。
87、 面對供養,要算算自己做了多少功德,并思量粒米維艱,來處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