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造句
“立秋”的解釋
立秋[lì qiū] 立秋 (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立秋,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志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從文字角度來看,“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 立秋,七月節。 立字解見春。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斂也。 初候,涼風至。西方凄清之風曰涼風。溫變而涼氣始肅也。《周語》曰火見而清風戒寒是也。 二候,白露降。大雨之後,清涼風來,而天氣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 三候,寒蟬鳴。寒蟬,《爾雅》曰寒螿蟬,小而青紫者;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聲變之矣。 宋時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之意。
用“立秋”造句 第21組
201、 山中無歲月,轉眼已經立秋,太陽還是依舊高照,風意還依舊溫暖,但一切中已經參雜著冥冥之中看不見的寒意。
202、 省社會科學院專家董鴻揚對此表示,立秋抓秋膘對于現代人來說,意義不在于是否真的去“抓膘”,而在于人們越來越注重這種民俗文化,過“七夕”也是如此。
203、 而且三伏天的最后一個末伏,正是立秋后第一個庚日起到第二個庚日前一天的這段時間,所以現在也還沒出了一年中最熱的伏里天。
204、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陽達到黃經135度,為立秋。
205、 這立秋后的第一次秦淮燈船會開始了。
206、 六月大署谷打苞,接龍求雨動千家,七月立秋處署到,滿田秋風揚稻花,八月白露秋分到,割禾打谷樂開花。
207、 除“貼秋膘”外,我國民間立秋日還有食餃子、祭祀土地神、插戴楸葉等習俗。
208、 農業專家建議,立秋后的農作物特別是玉米,更需要加強田間管理,要趁墑追肥,增強玉米籽粒飽滿度,增加玉米粒重,提高玉米后期產量。
209、 金風送爽,天很高很藍,竟已立秋了。
210、 四月立夏旱,乃求雨禱雨而已;后旱,復重禱而已;訖立秋,雖旱不得禱求雨也。
211、 宋代民間有戴楸葉民俗,人們在立秋當日將楸葉剪成花樣戴在頭上,以迎節氣。
212、 《立秋》講述了豐德票號馬氏家族在民國初年時局動蕩之時,面臨著生死存亡的考驗。
213、 冬至一到,陽氣初動,葭葦的灰燼就會自然飛起,一交立秋,梧桐葉就會紛紛掉落。
214、 師父當年已一百三十九歲,立秋那天傳我俱仙妙法后,就說自己陽壽氣數已盡,當晚便離開秀嶼觀。
* 在線查詢立秋造句,用立秋造句,用立秋組詞造句,包含立秋的句子。

關于立秋的詩句
一夜新涼是立秋
且對西風賀立秋
暑中剩喜立秋初
可是人間晚立秋
立秋日后無多熱
閑立秋多思
又遇立秋時
立秋后三日行
立秋十日
老樹立秋陰
立秋日后無多熱
立秋之雷損萬斛
明日立秋秋色至
立秋才一日
昨夜立秋涼到曉
獨立秋天靜
獨吟遺句立秋風
孤鶴立秋墀
故人墳樹立秋風
故人墳樹立秋風
其它詞語造句
立場堅定造句
立案審查造句
立業造句
利好造句
構成的造句
沙發上造句
白發蒼顏造句
感恩的心造句
老而彌堅造句
風中之燭造句
風前殘燭造句
披堅執銳造句
旅社造句
劈荊斬棘造句
破家縣令造句
簍子造句
婚約造句
旅費造句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造句
元旦快樂造句
奶母造句
履帶造句
亂子造句
蟲兒造句
大熊貓造句
論戰造句
灰撲撲造句
促進健康造句
副總裁造句
混沌不分造句
名臣造句
嫩黃色造句
花容失色造句
柔韌性造句
箭無虛發造句
協調性造句
勢成騎虎造句
氣數已盡造句
博洽造句
倉皇逃竄造句
顧戀造句
由此看來造句
秋水伊人造句
趁錢造句
保修期造句
樣稿造句
渾然不知造句
清醇造句
黃粱美夢造句
生死與共造句
龜甲造句
怪的造句
炸窩造句
不治身亡造句
稱霸一方造句
同床共枕造句
別稱造句
車位造句
守靈造句
瓊漿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