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造句
“福音”的解釋
101、幷以一個奧福音樂治療團體的效果研究為例,說明以此系統進行臨床思考的應用實例。
102、我們眼前的這段出自馬可福音的經文,是最常在棕樹節主日被引用的經文之一.
103、同時,外國和本地福音團體來勢洶洶的擴張,被人們理解為基督徒既渴慕靈魂,又渴慕教會的捐獻。
104、但是,馬太福音的作者卻注重在士兵的反應,他們害怕、戰抖,好像死人一樣。
105、為都勻的黔南民族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的師生禱告,愿他們經歷基督醫治的大能并傳揚基督的福音。
106、福音并不是送你到達天堂的飛毯,它只是能把人們送到上帝的身邊。
107、我的女兒和我有時在樓底下玩的時候會散發福音單張給那些媽媽們。
108、第三,我們宣教是因為在我們四周有對福音的需要.
109、記載了新約福音書和信件的耶穌基督的目擊者們,并非輕信、虛偽、或是精神錯亂之人。
110、因此,為了我們對主耶穌基督的愛,福音輿教會,我們再重新肯切提倡改對教運動及歷代“福音派”基要真理的委身。
111、白人福音教仍然是共和黨最可靠的選票區,他們的觀點影響著黨的綱領。
112、這些問題。當所有這些答案圍繞在上帝與宗教福音身側時,它寧愿選擇沉溺在蒙昧無知之中。
113、我們感興趣的是,路加如何改變從馬可福音里借鑒的內容?
114、一個月之后,工人們繼續向得瓦昔加瑪尼、米達林甘和阿魯姆甘傳福音.
115、太過輕易地委身于人,總讓人懷疑之前的掙扎缺乏真誠。交付之后便意志堅定地把它當作福音傳遞他人,則是一種讓人難以忍受的蒙昧,哪怕它以信仰的面目呈現。周濂
116、舉個例子,為何律法頒布者,耶穌,是猶太人,教人遵守猶太律法,然而在福音的末尾出現了,普世的信息,教萬民成為他的信徒。
117、選讀2:馬克福音第十章,六到八節。
118、記得上帝的全副軍裝,信心的藤牌,公義的護心鏡,救恩的頭盔,隨時準備傳揚福音信息的鞋子嗎?
119、約翰福音說最后的晚餐發生了什么?
120、我是奉啟示上去的,把我在外邦人中所傳的福音,對弟兄們陳說.
121、根據馬太福音,耶穌復活后是在哪里,向他的使徒顯現的?
122、萊克斯認為,這將有助于我與這些牧師們開展一次非正式的會談,這樣我至少將在福音教會中有一些溝通渠道。
123、普救論只需要一點點律法或福音而已.
124、根據福音*記載,天使長加百列向她顯現告訴她因圣靈感孕耶穌時,她與圣約瑟已經訂婚。
125、所以要站穩了,用真理當作帶子束腰,用公義當作護心鏡遮胸,又用平安的福音當作預備走路的鞋穿在腳上。
126、“沒有人能質疑書上寫的是否發生過”,4世紀時把福音書翻譯成拉丁文的圣杰羅姆這樣宣稱。
127、路加寫的書有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
128、相比購買手機和電腦,我在倫敦柯芬園蘋果新店的開業慶祝上見證的更像是一個狂熱的福音派教徒聚會。正式開業前幾個小時就有人在外面聚集。
129、埃克斯是一位堅定的素食主義者,他并不覺得把素食主義作為道德準則來向他人傳福音有何不妥。
130、圣誕就到,一眾牧者想趁這個時機,呼吁弟兄姊妹歡渡佳節之馀,亦不忘要向未信的朋友傳福音。
131、看2:11,還有一點是在其他福音中,他們會講到耶穌的奇跡,他的治愈術,但這本福音中更經常用“神跡“這個詞。
132、路加福音19:1講述了稅吏撒該的故事.
133、我為這福音奉派作傳道的,作使徒,作師傅。
134、我們是否經常為自己的牧者、同工和福音得以廣傳禱告呢?
135、但實際上福音書所載兌換銀錢之人是耶穌趕出圣殿的幾群人之一,這樣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了。
136、是借鑒馬可福音13章的。
137、還有一些人會說,接受馬可福音吧,因為馬可是彼得的信徒。
138、然后你讀到新約第二篇,馬可福音。
139、貴妃醉酒鬧紅塵,一縷芬芳送福音,山花爛漫待君歸。
140、使徒既證明主道,而且傳講,就回耶路撒冷去,一路在撒瑪利亞好些村莊傳揚福音。
141、研究者表示,該發現將為新的基茵療法發明條件,為飽受漫性疼疼折磨的病人帶來福音。
142、請為柬埔寨及越南的福音禾場代禱,求神派更多工人前往收割!
143、路加福音與使徒行傳中的先知都殉教了,耶穌也是其中之一。
144、因此,為了我們對主耶穌基督的愛,福音輿教會,我們再重新肯切提倡對改教運動及歷代“福音派”基要真理的委身。
145、(神秘主義)這個術語源于教會,在教會的語言中,一個神秘主義者是直接由天堂得來啟示,而說出或寫出上帝的福音的。到今天,我們把神秘主義者視為凡是相信與不可見的世界可以互通聲息,或者說是借一種特殊的宗教訓練而能獲得較高的知識的人。陳之藩
146、藉著贊美將基督的福音廣傳,同時詩班也參與教堂內舉行的婚禮和喪禮。
147、多位教會觀察家不約而同說,菲洛尼總主教擁有豐富的外交經驗,是擔當萬民福音部首長非常合適的人選。
148、主耶穌說,“我為他們祈求,不為世人祈求,卻為你所賜給我的人祈求,因他們本是你的。”約翰福音17:9。
149、20節“你們看見耶路撒冷被兵圍困“,馬可福音里沒有這句。
150、這個禱告從公元六世紀開始廣傳,可能是來自圣經路加福音18:13,那個稅吏捶著胸向主祈求說,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