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祭灶造句

    “祭灶”的解釋

    祭灶[jì zào] 祭灶 (民間祭祀灶王爺的習俗)祭灶是一項在中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傳統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墻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灶王奶奶”。灶神是中國民間最富代表性,最有廣泛群眾基礎的流行神,寄托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
    用“祭灶”造句 第6組

    51、 祭灶時要擺祭品,多為甜、黏的食物,期盼他做匯報時甜言蜜語,如元寶糖(即粽子糖)、地栗等。

    52、 祭灶,即祭送灶神升天,因此小年也叫祭灶節。

    53、 祭灶也叫“送灶神”,相傳灶王爺每年這天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一家善惡,到除夕夜返回,奉旨賞善懲惡,或賜福或降災。

    54、 清代祭灶,供品中就有“關東糖”、“糖餅”。

    55、 飲早茶時,第一杯茶要祭灶神爺,祈求灶神爺保佑全家平安,六畜興旺,茶糧豐收。

    56、 另外,北京有句民謠——“糖瓜祭灶”,首先進入節日的食品便是“祭灶”用的糖瓜、關東糖等。

    57、 祭灶節這天,各家準備飯菜、禮物或燒紙,尤其是畫有紅鯉魚的,恭送灶神上天。

    58、 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講壞話了。

    59、 因此,老年間祭灶、辭舊歲、賀新年、吃團圓飯、吃水點心、吃“百事大吉盒”……等眾多習俗從皇城里流傳到民間,又由百姓一直延續至今。

    60、 祭灶時要設立神主,設祭品,陳列鼎俎,設置籩豆,迎尸等等,有明顯的原始拜物教痕跡。

    用“祭灶”造句 第7組

    61、 靈鳳想,母親的心里一直都是有定盤星的吧!夏父把夏母準備的祭灶的鹵菜都放在盤子里,放在灶邊,擺成一排。

    62、 戲園子里的角兒爭場面唱對臺戲、手藝匠戶人家支攤子造物件,就連每年大廚祭灶王時當街亮手藝,這幫子人都會攢個局!

    63、 農歷臘月二十三,祭灶官,祭完灶官過小年。

    64、 ,是民間祭灶、掃塵、吃灶糖的日子。

    65、 這天家家戶戶都要舉行祭灶儀式,人們在灶君神像前供上關東糖、清水和秣草,送灶君爺“上天”。

    66、 昨天是傳統的“祭灶節”,有灶臺的南京人家會在送灶時,在灶王像前的桌臺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

    67、 臘月二十三祭灶王,我們都吃過脆脆的糖瓜,吃到最后還黏黏地粘牙。

    68、 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爺的嘴上,“黏住”灶王的嘴,不讓他在玉帝那里講壞話。

    69、 臘月二十三祭灶王,我們都吃過脆脆的糖瓜,吃到最后還黏黏的粘牙。

    70、 祭灶節這一天,實際是各家歡送灶神上天的節日。

    * 在線查詢祭灶造句,用祭灶造句,用祭灶組詞造句,包含祭灶的句子。
    祭灶

    關于祭灶的詩句

    其它詞語造句

    相關鏈接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