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部造句
“禮部”的解釋
51、如今的秦牧可一點不落泊,這一天他就收到了南京翰林學士姜曰廣、禮部郎中楊聲源,太常寺丞洪廣生等人的貼子,都是請他赴宴的。
52、乞敕禮部行文內外衙門及提調學校僉事御史并按察司官巡歷去處,凡遇此等書籍即令禁毀,有印賣及藏習者問罪如律,庶俾人知正道,不為邪妄所惑。
53、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尚書、《武德令》,禮部次吏部,兵部次之,民部次之。
54、說話的,假如上一等人,有前程的,要復本姓,或具札子奏過朝廷,或關白禮部、太學、國學等衙門,將冊籍改正,眾所共知。
55、竟然是一直在潼關一帶力拒大隋老將屈突通的劉文靜,此刻身著五品官服,領著禮部官員過來迎侯“王師凱旋”。
56、身為禮部尚書本就是不少監生編修們的座師,親手奪去門生的功名他不愿,身為胤祉的心腹親近之人,子不殺伯仁伯仁因你而死,他不甘胤祉成為“士林之賊”。
57、接著,群僚百官紛紛進言,御史中丞海青峰、署理兵部侍郎盧騰遠、東宮洗馬虞文俊、翰林院編修岑渡、禮部主事仲暄都上疏為任停云辯誣。
58、禮部侍郎帶了年方二十的兒子,刑部侍郎倒是將女兒帶了來,夏嵐看到她今日穿了一件孔雀翎子的宮裝,高貴端莊,一時竟沒認出來。
59、又,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卷13《禮部》“笏囊佩袋”。
60、禮部四譯會同館大使、欽天監監侯、司書、太常寺漢贊禮郎。
61、我這次來蘇州,其實兩月前接了禮部之令來巡視南京各地的官學,如今正好交卸了這個差使。
62、隨后同意方從哲的催請,將何宗彥、米國柞等四人升為禮部尚書兼內閣大學士,起用卸官歸田的舊輔臣葉向高。
63、后來刑部和禮部上了兩道折子,依我來看,倒覺得這位高胡子沒有辜負先帝的囑托,所作所為,具見忠忱,很有點顧命大臣的樣子。
64、明日處斬的時候,會不會萬人空巷、禮部會不會派人來訪問我?
65、杜十一郎是禮部尚書之子,自幼生長在高門大族,小小年紀已是七品,在鴻臚寺歷練兩年,升至五品并不是難事。
66、既下第,愿試武藝及量才錄用者,又五百余人,悉賜裝錢慰遣之,命禮部敘為一舉。
67、禮部尚書李時柔和善逢,猾狡多智,南京禮部尚書黃綰曲學阿世,虛談眩人,諭德彭澤夤緣改秩,躐玷清華,皆陰厚于璁而陽附于萼者也。
68、趙構的尊號是受命中興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這是一個長得連他自己都記不住的尊號,但是這個尊號卻是禮部那些官員與十幾個大儒合力想出來的。
69、原來教坊司隸屬禮部,設左右韶舞、左右司樂各一人,這地方可不只是管理官妓,教坊司是朝廷的禮樂機構,宮廷各項大禮需要的音樂歌舞同樣需要教坊司負責。
70、著禮部詳細稽察,凡應遷徙之人,先給賞銀,聽其擇便,定限半歲,歲終搬盡。
71、嘉慶年間的《四川通志》以及《禮部志稿》中均記載,熊文燦為永寧衛籍,瀘州人。
72、丙午,以升寅為熱河都統,以那清安署禮部尚書。
73、由拔貢生禮部七品小京官應光緒元年順天鄉試中試,由舉人禮部額外主事考取軍機章,一應光緒六年會試,恭應殿試。
74、笙篁妙諦,鐘磬清音,禮部尚書孔思手捧詔書登上祭天壇,跪讀詔告曰:天之興楚,地之尊王。
75、九月初三,英國使團在禮部侍郎松筠的護送下啟程離京。
76、木匾的上款為“欽命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提督順天學院加三級朱嶟為已故處士崔鐘璇之妻劉氏立”,下款為“大清道光二十九年歲次巳酉二月谷旦。
77、10年后,時任禮部郎中的陸游,再次遭貶落職提舉武夷山沖佑觀。
78、甲辰,以門下侍郎韓忠彥為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禮部尚書李清臣為門下侍郎,翰林學士蔣之奇同知樞密院事。
79、呂卿,立即命欽天監查何時宜建立皇朝,命禮部廣發請柬邀請天下豪杰、各皇朝、宗派來觀此次開朝盛世。
80、任安被任命為禮部尚書,掌天下禮儀、祭享、貢舉之政令。
81、小葵的爺爺是輔國三朝元老,父親則是立下大功的武將,哥哥是當今禮部侍郎,弟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