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造句
“石窟”的解釋
51、在麥積山石窟雕塑群中,對我最富于魅力的是這個魏塑.
52、隋代敦煌石窟藝術具有上承北朝,下啟盛唐,包前孕后的過渡性質。
53、炳靈寺石窟在蘭州城西南129公里處.
54、克孜爾石窟營造年代早于敦煌莫高窟一個多世紀。
55、千佛巖石窟位于河北省井陘縣,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6、克孜爾石窟壁畫中的裸體形象,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為學者所關注,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57、空間布置的靈感來自敦煌石窟。
58、敦煌石窟是極其重要的文化和歷史文物,我想一定有許多專家專門從事敦煌石窟藝術的研究。
59、禮佛圖是石窟造像的重要題材,既是時代生活的生動寫照,也蘊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
60、不僅有規模宏大的佛教雕刻群,還有道教和儒家塑像群,這在中國早期各代石窟群中是罕見的。
61、如果壁畫本身失去了光彩,敦煌石窟中的一切都將失去靈魂。
62、1988年,我家在洛陽參觀龍門石窟時在伊川岸邊留影.
63、該區域被一群石窟門老房屋所圍繞,在800秀工作的創意人員可看到它們的屋頂及庭院,看到上海傳統生活的生動畫面。
64、從南橋看去,龍門石窟的美景一覽無遺!
65、本文介紹了克孜爾石窟年代分期的幾種意見,碳十四測定為克孜爾石窟年代分期研究開辟了新的途徑。
66、筆者呼吁將石窟藝術納入藝術教學的范疇,并加強敦煌石窟藝術的研究力度。
67、追溯到西秦,在甘肅冰靈寺石窟中就出現了彌勒佛的壁畫。
68、其中平遙古城和云岡石窟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69、本文通過收集、整理敦煌石窟壁畫山水畫及襯景山水景致的作品圖錄、文字記載,對敦煌壁畫中各時期的山水畫風作整理研究。
70、1957年他親自到甘肅敦煌視察敦煌石窟保護工作,提出自己深思熟慮的建議。
71、看敦煌石窟,等于巡禮佛教自印度東傳中國,以及佛教中國化的全部過程。
72、敦煌學分成兩個部份。對石窟藝術品的研究和對經文手稿的研究。這些經文手稿對古代社會有豐富的記載。
73、敦煌石窟壁畫藝術包羅萬象,是一部形象的歷史。
74、中國絲綢古道上的敦煌莫高窟內的壁畫是世界最長的石窟畫廊.窟內有壁畫45,000余平方米.
75、西魏以降石窟寺中大量出現的瘞葬形式,是佛教傳入我國后,佛教信仰特別是其中的“輪回”說與我國“靈魂不滅”傳統喪葬觀念和“事死如事生”傳統喪葬禮俗相結合的產物。
76、云崗石窟在移植外來佛教藝術的同時,繼承和發揚了漢代博大深沉的藝術傳統。
77、敦煌石窟壁畫所顯示的飲食坐姿與坐具、食床的變化相適應,主要有跪坐、胡坐和垂腿坐。
78、并多方尋找南石窟寺之碑早期拓片,進行技術修復.
79、麥積山石窟交龍龕飾圖像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伏羲女媧”無關。
80、宋德芳重建昊天觀,并開鑿三洞石窟。
81、奉先寺是龍門石窟中最大的一個窟,長寬各30余米.
82、須彌山石窟所在地固原,是漢唐絲綢之路東段北道要驛,該處民族雜居,提供了吸收不同文化的基礎。
83、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畫”聞名天下,是世界遺產莫高窟和漢長城邊陲玉門關、陽關的所在地。
84、著名的駝山石窟造像群,有大小石窟五座,摩崖造像638尊。
85、這座壁畫墓位于統萬城遺址南約4公里處八大梁墓地,去掉封門磚后,仿石窟門造型的門口立刻呈現出來,土上雕刻立柱、拱形門,并施以彩繪。
86、他介紹,封龍山上有兩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封龍山石窟和兩通漢碑,兩通漢碑指《祀三公山碑》和《白石神君碑》。
87、雷玉華說,南北朝是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重要時期,但相對于龍門石窟、云岡石窟等北朝豐富的佛教遺存而言,南朝佛教遺存十分少見。
88、專家預言,如果不對砂礫巖質的云岡石窟進行有效保護,這些石佛將會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
89、在北山,他們認為唐代代表作的觀無量壽佛經變龕,“與敦煌壁畫構圖極相類似,最為可貴”,宋代代表作的轉輪經藏窟,可謂是“石窟中別開生面之作品”。
90、據了解,大足石刻傳統的“華嚴三圣”雕像,是指位于寶頂石刻大佛灣的“華嚴三圣”,該石窟左右兩尊造像手托近2米高的寶塔,矗立。
91、據了解,奧蘭加巴德是位于孟買以東約350公里的德干高原的古老城市,至今還殘留著17世紀建造的佛教石窟群和古遺跡。
92、金燈寺又稱金燈寺石窟,坐落在平順縣林濾山巔海拔1700米處一個天然石崖里,北依陡崖,南臨深谷,面積516平方米。
93、麥積山石窟是隨著絲綢之路的暢通,從十六國后秦時期開始營造的。
94、他們來到第三窟,是云崗最大的石窟,斷崖高25米,鑿有12個方形石孔,窟后室,雕一佛二菩薩,兩頰腴潤,體態豐滿,形態十分自然,衣紋流暢……。
95、唐安西都護府時期,有許多漢族的官兵、僧侶居住在龜茲,他們在今天的庫木吐喇石窟內留下了漢風的壁畫。
96、鳴沙山月牙泉景區云岡石窟黃河壺口瀑布敦煌莫高窟飛天嘉峪關共處于黃土高原之上的甘肅和山西,一個位于黃河的上游,一個平躺在黃河的中游。
97、山窟雖大,卻也不是無邊無涯,一番追逐之后,韓風已漸漸被逼到了這石窟一角,眼看避無可避,只得閃身出了山窟,進入到茫茫海底之中。
98、然后龍門石窟又飽受歷代戰亂的破壞,至元朝后期,龍門石窟已是千孔百瘡、傷痕累累。
99、以云岡石窟和遼皇祖廟華嚴寺為代表,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蘊,眾多而完整的佛教文化遺存,使大同成為名副其實的“佛都”。
100、被遺忘的法華寺石窟安寧法華寺石窟,是我國古代少數民族地區為數不多的石窟藝術之一,1965年,就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