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造句
“知行”的解釋
51、美好的氛圍取決于每個人的嘉言懿行,重在知行合一。
52、過了木橋之后,逍遙子與熊緩緩而行,不知行了多少里路,大概有二十五里吧,來到一個小鎮上,鎮口第一家就是食館,因為,旗幟上歪歪斜斜地寫著個“酒”。
53、文武合一,是體腦結合,知行統一,以扎實的“德智體美”的過程訓練,最終達到“至善至美”。
54、“學問思辨”中有“知行”,“去實踐”中也有“知行”。
55、托之空言,不如見之實行,學習道德模范,貴在知行統一,重在身體力行。
56、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博文約禮,知行合一。
57、
58、楊老師,你不是一直教我們仁義和知行合一嗎?我想為這個理想做點事情,即使失敗也無怨無悔!
59、當然,王學不是孟學的重復,孟子不談知行關系,而守仁倡知行合一;孟子言良知,守仁主致良知;孟子的良知說歸于存心養性,而守仁的致良知則在明體達用,如此等等。
60、“才高八斗”,“學貫古今”,“融通中西”、“擅詩文,勤著述,知行合一”、“道器兼備”是會上樂黛云、溫儒敏、張頤武等學者對龔鵬程的評價。
61、志賀親次在造冊登記之后趕去了前線福知山城,對于武士來說,沒有戰爭是最痛苦的事情,沒有戰爭就沒有功勛,主公的領地不能增加,家臣的知行就不會漲。
62、昨天,湖北大學知行學院的陳康琪在貼吧曬出自己用床板做的“槍模”,吸引眾人膜拜。
63、郭玉閃到工商部門注冊“傳知行”時,被告知必須購買一臺指定廠家生產的2000多元的稅控機。
64、然而“知之非艱,行之惟艱”,培育知行合一的道德責任感,把道德認知轉化為行動自覺,還需要全黨全社會付出艱苦的努力。
65、其學以存誠居敬,躬行實踐為主,與王學知行合一,即知即行的宗旨相同。
66、中華民族具有經世致用的優秀思想傳統,倡行即物窮理、實事求是、致力創新、知行統一、學以致用、務求實效。
67、陛下只知行樂歡娛,歌舞宴賞,作一己之樂,致萬姓之愁,臣恐陛下不能享此樂,而先有腹心之患矣。
68、在宮里整天讀書,都悶死了,不是有句話說要‘知行合一’嗎?
69、做一個有歷史觀的時代改革者、有實干精神的改革思想家,用這樣的標準要求自己,慎思篤行,行以致知,知行合一,才敢說自己摸到了“四個全面”的門道。
70、有人說**的心太大,我覺得智者見智仁者見仁,賢者就應該知行合一,就要做點什么。
71、在海淀區太平路小學,生態文明教育不僅是書本上的圖文并茂,更是知行合一的實踐探索。
72、清入關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鄉教授學生并潛心程朱理學主張知行并進一時頗負盛名。
73、正因為“知行合一”難,才有戰爭史上著名的趙括紙上談兵,覆軍殺將;馬謖敗走街亭,功虧一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