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諦[zhēn dì] 真諦 (出自佛經)(一)二諦之一,三諦之一。指真實不妄之義理。如謂世間法為俗諦 ,出世間法為真諦。 (二)(499~569)五、六世紀間之著名譯經僧。梵名Parama^rtha 。 音譯作波羅末他、波羅末陀。又稱拘羅那陀(梵Kulana^tha )。西北印度優禪尼(梵Ujjaini^ )人,婆羅門種,姓頗羅墮(梵Bha^rata )。聰敏強記,辯才不竭。少游諸國,歷事諸師,精研四韋六論,貫練三藏五部,究明大乘之妙理。南朝梁代中大同元年(546)攜經典抵中國南海。太清二年(548)入建業(南京)謁武帝,時值侯景之亂,遂潛行南歸,輾轉游歷今蘇、浙、贛、閩、廣州等地,而所至譯經不輟,每亦撰疏闡釋經論理趣。陳太建元年示寂,世壽七十一。自梁武帝末至陳太建元年,共譯經論紀傳六十四部二七八卷,今僅存三十部,大多為佛教研究之重要典籍。與鳩摩羅什、玄奘、義凈同稱四大翻譯家。其翻譯之方法與學識,為我國佛教傳譯史上之泰斗。主要譯作除轉識論、大乘唯識論 等唯識論典外,另有金光明經 、攝大乘論 、攝大乘論釋、律二十二明了論 、中邊分別論、十七地論(此書乃瑜伽師地論 之別出本)、俱舍論 釋、大乘起信論 等。其中以攝大乘論、攝大乘論釋影響最大,此二論乃南朝攝論學派之主要理論根據,真諦亦因之被尊為攝論宗 之祖。[續高僧傳卷一、攝大乘論序、大唐內典錄 卷四、卷五] 真諦 (漢語字詞)真實的道理或意義:人生真諦。
151、 教師既要激發兒童的信心和自尊心,又要對學生心靈里滋長的一切不好的東西采取毫不妥協的態度。真正的教育者就要把這兩方面結合起來。這種結合的真諦就是教師對學生的關心。
152、 承諾再多,若心不在,即使承諾天荒地老,情也不長久。再多的誓言也比不上真心的對待。用心感受,就會體會到愛的真諦。愿你幸福,真心相待!
153、 生命的真諦不在于運動而在于戰斗。生命是戰斗出來的,戰斗是生命的本質。
154、 忘記是一種記憶的灑脫,一種胸懷的和境界的開闊,一種紳士的風度和勇氣的超脫,一種對過去和成功的淡然處之,一種對痛苦和憂愁的嘲諷和不屑,一種對人生輕輕松松處世之真諦。
155、 當人們懂得愛情真諦的時候,他們就會把愚人節和情人節合并成一天。
156、 當一個衰弱的民族,貫串到了進行的真諦,就會屹立于能人之林,只要實驗他該有的責任,本領洗澡在與平之風中。
157、 當一個衰弱的民族,貫穿到了進行的真諦,就會屹立于能人之林,只需履行他該有的責任,才智洗浴在戰爭之風中。
158、 于是,我領悟了“忘”的真諦,“忘”就是不思考,應該忘的要忘,不該記的別記。
159、 他將自己的一切都給了她:魔法、不死的力量、看世界的方式……他知道他會死、會被銷毀、會被棄骨揚灰……然而他比其他人更早地明白了永生的真諦——孩子。她會代替他,活下去。陳奕潞
160、 這兩對男女終在佛堂參透愛情的真諦.
161、 困境是通背真諦的第一條階梯。
162、 生命的真諦不在于你呼吸的次數,而在于拜克釣魚網那些令你無法呼吸的時刻。
163、 二是李一男在華為少年得志,春風得意,而且深諳華為“狼文化”的真諦,有“賊子狼心”。
164、 我們終于來到以前憧憬過自由自在的年紀,卻發現開始只需要一小片天空的視野,照得見自己的前程,照得見生活的真諦,就好了。張怡微
165、 常德茶文化源遠流長,宋代高僧圓悟克勤禪師住持石門夾山寺二十多年,悟出“茶禪一味”真諦,著錄《碧巖錄》發揚光大,成為中日茶道源頭。
166、 莫非國資公司已經深刻領會透了“不癡不聾,不作阿家翁”的真諦?微博推薦。
167、 群賢畢至探真諦少長咸集羅浮山。
* 在線查詢真諦造句,用真諦造句,用真諦組詞造句,包含真諦的句子。
其它詞語造句
疲憊造句
畸形造句
琢磨造句
理所當然造句
狼藉造句
狹隘造句
累累造句
禁錮造句
神采造句
神往造句
磨礪造句
矯揉造作造句
瞬息造句
著重造句
著迷造句
眷屬造句
相安無事造句
百折不撓造句
百家爭鳴造句
白癡造句
疑惑造句
疏忽造句
由衷造句
瑕疵造句
瑣碎造句
瑣事造句
珍重造句
玲瓏造句
猜疑造句
狹窄造句
獨裁造句
狂妄造句
犀利造句
愛慕造句
煎熬造句
焦頭爛額造句
熱衷造句
熱淚盈眶造句
熱忱造句
烙印造句
熾熱造句
炫耀造句
要,不要造句
雖然,但是造句
每當,就造句
有的,有的,還有的造句
有的,像,有的,像造句
有時候,有時候造句
有時,有時造句
有,也有,有,也有造句
是,也是造句
是,不是造句
時而,時而,時而,時而造句
時而,時而,時而造句
時而,時而造句
既,又,既,又造句
既,又造句
無論,都造句
無論,也造句
多少,才造句
相關鏈接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