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有造句
用“皆有”造句 第16組151、 無論年屆花甲,抑或二八芳齡,心中皆有生命之歡樂,奇跡之誘惑,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
152、 凡有血氣者,皆有爭心。怨利生孽,維義可以為長存。且分爭者不勝其禍,辭讓者不失其福。晏子
153、 原來彼岸連此岸,紅塵萬事皆有因。凌亂檸殤
154、 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傾城色,只若不遇傾城色,怎知人間晴方好,年華皆付空流水。青青的悠然
155、 賢圣之君皆有名臣在側,三代末主乃有嬖女。班婕妤
156、 我覺得一切皆有可能,人就是很奇怪的東西,緣分也是很奇怪的,有可能你的另一半就是在電腦屏幕的另一面。李金銘
157、 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158、 世間萬物皆有靈,我即為萬物,萬物即為我,萬物更新,吐故納新,是為循環。
159、 “剛毅木訥,強力努行,凡學者所需之品德,兄皆有之。
160、 “昭明文選,文章奧府,入唐無家弦戶誦,口沫手胝,遠夷遺使所求,游子隨身所挾,皆有此書。
161、 子夏、子游、子張皆有圣人之一體,冉牛、閔子、顏淵則具體而微。
162、 他說,古時候的這些開國之君,“皆有出人之智,蓋世之才,其于治亂存亡之機,思之詳而備之審矣。
163、 “羞惡之心,人皆有之”,如果有人沒有的話,“惻隱之心”總該還有吧。
164、 《孟子·告子上》將“羞惡之心,人皆有之”視為人的“本心”,告誡人們在任何時候都要恪守人的“本心”。
165、 萬物皆有己道,蒼穹之下有風云雷電星,大地之上金木水火土,眾生有七情六欲武,擇一道而證長生。
166、 而在此刻大廳內,客人只有星星落落的十幾人,他們身邊皆有相貌清秀的侍女在一邊給他們介紹著柜臺中的物品。
167、 “言必有信”,說話算數;“羞恥之心,人皆有之”。
168、 無天、無地、無神、無鬼、無魂、無魄、無我、無你,世間一切皆為無,世間一切皆有無,從無到有,從有到無,無乃本質,而我為無,無我之境!
169、 “《圣祖實錄》康熙三十七年”記載,當年“土地肥饒,禾谷甚茂,旱田諸種無不有之”“蔬菜瓜茄之屬皆有”。
170、 游陳氏安瀾園,地占百畝,重樓復閣,夾道回廊;池甚廣,橋作六曲形;石滿藤蘿,鑿痕全掩;古木千章,皆有參天之勢;鳥啼花落,如人深山。
171、 可以想見那20多個女生答應“陪吃喝”時的無奈,羞惡之心人皆有之,筆者相信她們做出旁人不齒的選擇定有“莫大苦衷”,貧寒往往是罪魁禍首。
172、 第二件寶貝就是古老的樂器,樂師們手上所持樂器,皆有上百年歷史,如“蘆管”、“蘇古篤”(波斯詩琴)、“十面云鑼”等樂器,同樣也為世所罕見。
173、 但是,人非圣賢,皆有私心,人非草木,皆有參差。
174、 以是莫知事治棺槨,后極堅致,理其家尤備,此皆有古道,非常人所可及。
175、 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176、 物之高下,皆有定衡,惟雨花石品格不齊,千狀萬態。
177、 天命豈能不因人力所變?吾國有帶甲百萬,諸將能謀善斷,另有大魔導三人皆有毀天滅地之能。
178、 “是書名姓,無大無小,無巨無細,皆有寓言。
179、 在此鏡“兩面皆可照人”句后,脂硯齋又雙行夾批道:“此書表里皆有喻也。
180、 舉凡分賬、指令、告示、批駁、訓令、訴訟、書信、行禮、立契、借單、合同、卜文、婚表、廟文等,皆有賴于私塾。
181、 密室中,藏珠寶匣就在觸手可及的地方,烏沉沉的匣子除了四面皆有一個鎖孔之外,看起來并不特別也不稀奇,但三個人都感到一種莊嚴神圣的氣氛。
182、 劉秉衡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作品也屢獲佳譽,詩書畫皆有不凡。
183、 有人問他,易道怎么煉,他稱天地萬物皆有靈,人有陰魂,感悟草木花蟲,山水火澤,智慧漸增,陰魂成神,亦能獨步天下。
184、 而經行之道,亦有一定之規,經行之時,亦有一定之序,絲毫不爽,皆有所現。
185、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辭讓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186、 走路有先后次序,辦事有輕重緩急,凡人有能力高低,十指有長短不齊,萬事萬物皆有差異。
187、 “羞惡之心,人皆有之”,“無羞惡之心,非人也”。
188、 初用皆有功,積重不返,其損傷根本,則一也。
189、 健康領域的話題,各人身同感受,往往結論迥異;而且對于每個人都切身緊要,人人皆有發言的權利,人人皆可言必有中。
190、 其次就是古老的樂器,樂師們手上所持樂器,皆有上百年歷史,如蘆管、蘇古篤(波斯詩琴)、十面云鑼等樂器,同樣也為世所罕見。
191、 佛教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假設,來說明明心見性以實現和世界共通的可能性,而儒家則通過“誠”——真實無妄的澄明心靈來實現與世界的共通。
192、 我在戰場上看,葉非凡和劉翼虎皆有萬夫不擋之勇,但勇而無謀。
193、 “四書五經,布帛菽粟也,家家皆有,高明《琵琶記》,如山珍海錯,貴富家不可無。
194、 通天河者即今日之長江是也,今江南江北之山河錦秀,吳越荊楚之人物俊雅,蘇海韓潮之文章華麗,皆有青龍當日之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