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位造句
“爵位”的解釋
51、 但奕匡并不是大清皇室的近支成員,他襲封的爵位僅是一個奉國將軍,然后一步步走上來,鎮國將軍,貝勒,郡王,親王,最后成為大清最后一位鐵帽子王,世襲罔替。
52、 這就是封甲的爺爺封太師封開,爵位國公。
53、 據報道,白金漢宮表示,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將在29日當天授予威爾士威廉王子爵位,他的頭銜將是“劍橋公爵、斯特拉森伯爵以及卡里克弗格斯男爵”(Duke。
54、 追溯古代諸侯,不論大小,大家都是親戚,伯仲叔季,姑舅兄弟,分別只是在爵位上,公侯伯子男而已。
55、 多爾袞病逝后,順治開始擺脫傀儡地位,對多爾袞實行了削除封號爵位、罷撤廟享謚號、籍沒家財等身后懲處。
56、 阿布鼐親王革爵后,由世子布爾尼襲和碩親王爵位,并兼任外藩察哈爾第三任旗長。
57、 以戰功封加徐達的四個兒子每人爵位一級,封湯和長子湯鼎為靈壁侯,進傅有德為穎國公。
58、 葉大人的意思是功臣們會恥與為伍,認為這些花銀子買爵位的人身上沾滿銅臭味會熏著他們,是嗎?
59、 秦人多次差點在獲得伯爵爵位前被犬戎從歷史中抹去。
60、 惟有哀懇矜全,許乞骸骨,為天地容一虛糜爵位之人,為宣宗成皇帝留一庸鈍無才之子。
61、 癸巳,降魏王李泰爵位為東萊郡王。
62、 為了照顧石虎的情緒,不僅任中山公石虎為太尉、尚書令,晉升爵位為王。
63、 從此,孔仁玉改名換姓,孔末則以圣裔身份承襲爵位。
64、 再比如公侯伯子男的爵位,很多人會認為是英國的。
65、 神賜爵位,讓加隆成為浮士德風云人物。
66、 關統無子,去世后由關興庶出之子關彝延續爵位。
67、 他的爵位比扎那嘎爾迪高兩階,年紀比對方大,襲爵比對方早,旗主卻輪不到他做,心中一直不滿。
68、 一個重生的少年,本想與世無爭,修身養性,但命運卻讓他的每一步都重現輝煌,榮登爵位。
69、 雖然現在自己托祖上的福氣傳下了六品的云騎尉和三品的輕車都尉的世襲爵位,但是沒有門路補缺,也只是憑著兩個爵位領些祿米。
70、 劉昶在北朝有“宋王”爵位,劉昶本為宋文帝之子,血統高貴。
71、 本王不會再拿這件事情說事,不過此次讓他掛帥出征實為不妥,你立刻去傳令,復了豪格爵位,得還是讓他兼管糧草才是。
72、 李密曾承襲其父的爵位,做過朝廷的侍從官。
73、 父親逝世后,世襲周王爵位,謚號為“憲”,后人便稱他為“周憲王”。
74、 秦國的各級爵位,每一級都有相應的待遇,年奉祿米的多少,在行軍打仗時的伙食,享有永業田的數量,宅邸的大小等等,都有相應的規定。
75、 而漢語在周朝時恰好訂立爵位的名稱,五等分為“公侯伯子男”,所以就對應上了。
76、 爵位干什么的,應該和古代的拜相封侯差不多吧。
77、 大明開國以來,對開疆拓土創建綱治有卓著功勛的文臣武將,依其功績大小分封為公、侯、伯三等爵位,賜與金書鐵券為憑證。
78、 是太子外也就大阿哥胤?有個貝子的爵位。
79、 能得人死力,爵位不能動其心,財帛不能移其志,美女不能惑其心。
80、 耳后,大周皇朝初定,周太祖卻舍武求文,大肆啟用文人輔政,那些曾經和他一起打天下的武將幾乎都被他杯酒釋兵權,封了爵位后給涼到了一邊圈養。
81、 王與君譬猶一體,同休等戚,禍福共之,愚謂君侯不宜計官號之高下、爵位之多少也。
82、 接著,皇帝回到觀耕臺上,向南而坐,觀看王公大臣依次按爵位的大小、官位高低進行行禮。
83、 醇親王家族出了兩個皇帝,受封“世襲罔替”,晉升到“鐵帽子王”之列,即按原封爵位世代承襲。
84、 而文官即使是有經邦緯國之才,武道上如果沒有建樹,卻絕不會有任何獲取爵位的機會。
85、 而且偏巧就在那個時候,鮑勃的職位得到了提升,他在慶祝宴上酒后失言,承諾請六王爺幫忙,為費怡子女保留勛爵的爵位。
86、 這段話出于明朝洪應明所著的菜根譚,其意為別人崇尚富貴,我注重道德;別人崇尚爵位,我注重禮儀。
87、 而實際上,皇太極的十四女和碩公主下嫁給事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做了額駙,還被封了爵位。
88、 左中排十三座,為本朝十三上大夫,爵位而坐,依次為:膠鬲、趙啟、梅伯、楊任、孫寅、方天爵、金勝、姚中、李通、李燁、李燧、李定、張謙。
89、 你忘了我還是個將軍世子?這么說來我也快要回定西繼承爵位了,到時候五花馬,千金裘,配金刀,多氣派。
90、 真正的那位柳隨風,卻是不喜軍中肅殺粗豪,不愿承襲這帥都督的勛位,只想得個縣男的爵位,能吃上一份旱澇保收的俸祿就好。
91、 自從鄭克塽歸降康熙,領了海澄公爵位之后,天地會勢力日薄崦嵫,長江以北的地盤早不復見。
92、 黃霸在任潁州太守期間,因“治為天下第一”的突出表現贏得了宣帝“賢人君子”的贊揚,賜給其爵位,黃金百斤,俸祿二千石。
93、 當年太祖杯酒釋兵權,老侯爺石仁靜放下兵權,然后把爵位傳給兒子石安順,就悠游于山水之間,這一去,卻是一場好機緣。
94、 但元帝最終于封甘延壽為義成侯,賜陳湯爵位為關內侯,各賞食邑三百戶、黃金百斤,并拜陳湯為射聲校尉,延壽為長水校尉。
95、 第二年,有老將軍蒙驁帶領,李信和蒙氏兄弟再次跟隨,奪取韓國13城,由此三人再次被提拔,升為正偏將,封爵位官大夫。
96、 清代有“鐵帽子王”,準確的叫法是世襲罔替,即過去立過功勛,即使是犯了罪抄了家,也不會取消他的爵位,世世代代保證他們這個家族長盛不衰。
97、 趙王倫廢惠帝自立,黨羽親信大受封賞,甚至奴卒廝役也因功加封爵位。
98、 由于1935年開始孔德成的孔家世襲爵位“衍圣公”改為“大成至圣先師奉祀官”,也是僅存的世襲特任官,臺當局內政部門表示,將檢討存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