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造句
“焚香”的解釋
101、 西岐萬民牽羊擔酒,戶戶焚香,氤氳拂道;文武百官與各位公子,各穿大紅吉服。
102、 一次喝醉了之后,他們就著電視里熱播的三國演義,模仿起桃園三兄弟,撮土焚香拜了把子。
103、 古代豪門子弟讀書、寫文章前,必焚香。
104、 香盒用來貯放香料,箸瓶是盛置火箸火鏟之類用具的銅瓶,香爐為焚香之器。
105、 眾人焚香膜拜,太廟之上散發著一種實質但無形的力量,似有山岳之威,又有碧海之壯。
106、 結印術起自于佛教密宗,結印者必須焚香遵法,發自菩提圣心,禁忌頗多,一般來說,只有三個印,面對絕頂的兇煞也只需要六個。
107、 當天,11師師長胡璉給父親妻兒寫下五封遺書,中午率師部人員在鳳凰山設案焚香,祭天立誓,全師上下都已抱定了必死之心,只等與來犯日軍拼死一戰。
108、 楊南見偌大陽神殿中,無數凡人進進出出,焚香頂禮,不禁笑道:“廣成道友莫非是將清元仙樹藏在此處廟宇之中?”。
109、 而且這笑模樣給剛才夢境里的很相似,鐘明發不敢再看,趕緊的就焚香頂禮膜拜。
110、 此時正值桃花盛開,景色美麗,張飛準備了青牛白馬,作為祭品,焚香禮拜,宣誓完畢;三個人按年歲認了兄弟。
111、 值得一提的是,演員車仁表夫婦、演員金寶成等人士也來到了悼念會的現場,為在歲月號沉船事故中犧牲的人們哀悼焚香。
112、 這是京劇《空城計》,講的便是當年諸葛亮空門大開,憑欄而坐,焚香操琴,不費一兵一卒,嚇退司馬懿大軍的故事。
113、 杜鵑身穿孝服,在石頭靈位前焚香禮拜,童貫由憐生愛,當時就說了一句,“我來照顧你,還有你的倆個孩子。
114、 把你捧在手上,虔誠地焚香,剪下一段燭光,將經綸點亮,不求蕩氣回腸,只求愛一場……
115、 高昌王、伊吾設等及西蕃胡二十七國謁于道左,皆令佩金玉,被錦罽,焚香奏樂,歌舞喧噪。
116、 箸瓶是一個用具,里面盛置著火箸火鏟等物;香盒則是用來貯放香料;香爐為焚香之器。
117、 倆人也不敘年齒,縣官尊小太監為大哥,他則為弟,二人焚香磕頭,算是結了金蘭之好。
118、 世人致目虛幻,無不叩頭焚香,頂禮膜拜,枯坐禪定,日燒干鍋,至死不悟,可悲可嘆矣。
119、 那孝廉雖然窮困潦倒,卻也是個鐵骨錚錚的漢子,我們倆一見如故,便撮土焚香,結為刎頸之交!
120、 人類依舊居于其間,焚香膜拜,尋求仙魔庇護。
121、 梵音裊裊,焚香縹緲,鮮花盛開,僧人云集,山西省忻州市五臺山大圣竹林寺第11屆夏令營8日上午開營,400余位營員跟著僧眾上早課、學佛學,體驗僧侶生活。
122、 德光大悅,遂令人北門外設案焚香,石敬瑭年長耶律德光十歲,卻再三跪拜,尊其為父皇帝,稱臣稱子,奴顏婢膝,甚是屈辱。
123、 置酒梅林,焚香檀案,三公來焉!有洪谷子,與李商隱,邀白香山,長揖拜見。
124、 兩漢時期的薰爐是一種焚香的用具,不少薰爐在制作上非常考究,外表鎏金或錯金銀,顯得異常高雅瑰麗。
125、 百姓扶老攜幼,滿路瞻觀,焚香禮拜,玄德皆用好言撫慰。
126、 腋氣臊臭會不會大煞風景?鼓動喧嚷是不是會影響演奏者的情緒?因此,古人在彈琴前往往要沐浴、寬衣、焚香。
127、 更有甚者設壇焚香頂禮膜拜,以為神。
128、 呼延赫知道蘇依雅愛彈琴,遇見天氣好的時候,喜歡在花園的涼亭里擺琴焚香即興彈奏。
129、 神仙之說,虛無飄渺,在蕓蕓眾生眼里,充其不過是茶飯談資,以增笑料,也有那信徒焚香膜拜,以求心安。
130、 幾個軍醫的小女兒情懷也給誘發出來了,忙天慌地的跑去買來香蠟紙燭焚香祈福。
131、 各備錢一百八十艾,焚香歃血為誓。
132、 三藏就撮土焚香,望南禮拜,拜罷,起身即與行者收拾前進。
133、 之后,關尹引老子至官舍,請老子上坐,焚香而行弟子之禮,懇求道:老師乃當今大圣人也!圣人者,不以一己之智竊為己有,必以天下人智為己任也。
134、 正月二十和二十五分別被晉北人稱為“小添倉”、“老添倉”,在這兩天,人們要在放有米面的地方焚香,代表填滿糧倉、祈求豐收。
135、 長安百姓皆凈水灑道,于街邊焚香頂禮。
136、 中原人民含著淚花,焚香頂禮,準備歡迎這支抗金的鐵軍;忠義民兵更是群起響應,配合岳家軍的北伐。
137、 燉好之后,切成兩半,鄭重地放在祭盤里,托到神龕前,焚香九炷,三炷一把,插在香爐里,又配以供果、供酒,拜祭祖先。
138、 他的歌聲,眾生迷醉;他的電視,萬人空巷;他的電影,全球矚目;他的小說,十億閱讀;他的游戲,焚香膜拜;他的粉絲,遍布世界。
139、 神眼先生表情變得非常莊重,象是在做一件需要沐浴更衣、焚香禮拜后才能做的大事,以一種虔誠的信徒才有的表情接過了劍。
140、 獻忠以武昌民眾,不能頓殺,開城驅之入江,焚香三枝,與眾刻期。
141、 焚香、烹茗、掛畫、插花,自宋代開始,即被文人作為“生活四藝”,進而演變為古人的生活美學。
142、 密宗和尚在胡地可謂尊貴無比,八千多個羅漢齊聚一地,足令當地百姓驚嘆不已,就連胡族皇帝也焚香頂禮,前來朝拜。
143、 長安百姓士民得知,歡聲雷動,家家張燈結彩,焚香祝禱。
144、 禱告出廟回衙,令左右點起燈燭,將幾案焚香放在東邊,包公向東端坐禱祝,坐以待旦,如此者三夜。
145、 高考結束,高中畢業了,心懷夢想的他,也想將踏著焚香的歌路,走向屬于自己的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