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印造句
“烙印”的解釋
101、 這些傷口并不疼痛它們都是愛的烙印啊。獨木舟
102、 道教作為唐代的國教,其最大的教派上清派給唐代游仙詩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上清派的修仙方術、等級觀、空間觀、釋道兼修觀對晚唐游仙詩有全面而深刻的影響。
103、 還有一些用于家畜烙印的褪色劑也可作用外用的脫色劑。
104、 卻由于他九世含怨而死所凝聚的九世怨靈之氣,讓他獲知靈魂烙印的存在,強行破開烙印空間,返回茫茫塵世。
105、 簡約云澹,超然絕俗,阮咸尚琴弦錚錚,廣陵尚幽然奏響,中國的底色早已成為烙印,鐫刻在中國人的精神世界里。
106、 站定,閉眼存想片刻,心中已經烙印下了那驚世絕俗的步法和身姿,先正確地擺了一遍,再連貫起來。
107、 鐵皮書面上烙印著兩個古版的遠古外國文字,看了半天,孔杰也不認識這是什么文字,便先塞進了百寶袋里,等以后有空找幾個語言學家再研究下。
108、 面容雖不如婉兒般恬美,也不如湯喻般濃艷,但其獨有的清秀氣質早已深深地烙印在十歲彥昕旭的腦海之中,揮之不去。
109、 參展的近千方篆刻品風格、尺寸、材質互異,或沉渾奇崛、方剛雄強,或厚重古拙、簡淡清逸,從中可見海派篆刻的文脈延續、師承足跡以及時代烙印。
110、 萬佛燈本已經被打散的法力,在林野的如來大手印的加持下,又漸漸匯聚起來,帶著林野的本命烙印,一點點沁入萬佛燈中。
111、 歲月的痕跡清晰烙印在這些骷髏的身上,黃灰色的骨骼不知經歷了多少個年頭。
112、 他的文辭是松風水月之清艷,但他的譯文,神旨畢肖,卻因他的遣詞風格,深深打上他性格的烙印。
113、 蠻族的修行體系本就比人族完美,是你們迂腐,固步自封,強行給我等打上邪門歪道的烙印。
114、 詩人詞人其實很多都來自鄉村,只不過地主出身的占絕大多數,雖然通過科舉考試一登龍門,但昔日所見所聞或多或少總能留下些深刻的烙印。
115、 今日卻是不同尋常的日子,隨著小拇指的最后一道符篆烙印完成,左掌上的五根手指發生了翻天復地點變化。
116、 記者了解到,南京大學校歌創作于1916年前后,教堂唱詩班風格的曲調與言簡義豐的歌詞曾在每一個南大學子心中留下深深烙印。
117、 然后他就出去了,饕餮的能力,卻在他的腦海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某種神秘力量的影響下,饕餮的能力,漸漸凝實成為一個烙印。
118、 這種民族性格中,“好斗黷武、倨傲自尊、頑梗不化”等習性,無不深深地打著武士文化的烙印。
119、 可能是在一起促膝談心的時間越來越長,也可能是他那張輪廓分明的臉在腦海里漸漸烙印下來,越來越清晰,最終我還是下注了,以為自己輸得起.
120、 靈魂烙印是為了防止儲物袋丟失從而別人將里面的東西拿走,修士專門抽剝自己的靈魂用來防備。
121、 靈寶與道器大有不同,道器唯有一些絕世超倫的強者方才可創造,并且為其烙印道紋,使其具有靈性。
122、 如前所述,在俄國國內,1812年的俄法戰爭被視為“第一場衛國戰爭”,是在俄羅斯民族成型時期留下深刻烙印的標志性事件。
123、 晉西南的天空漸漸的為夜幕所籠罩,日間的狂風驟雨給三晉大地的黃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124、 聽完陸潔萍所說的一派荒唐之言后,他再度端詳小樓,似乎能在墻角局部的舊磚上看出,依稀殘存著當年煙熏火燎的黑色烙印。
125、 白拓盤膝坐在床上,長生訣的行功路線以及心法要訣已是烙印心頭,意念自然而然的從已記的滾瓜爛熟的經脈穴道通過,就這樣坐著,不知過了多久。
126、 不過這樣一來,這些烙印在腦部中的信息,從事無巨細到具體而微,也不會有一字一句的模糊和缺漏。
127、 他是多么的想讓自己擺脫那種心不由己的感覺啊,可是那種感覺就如同印在他身上的烙印,怎么樣都去不掉。
128、 他體內的精神烙印,是峨眉山老禿驢留下的,每一次只要離開蜀都市區一定范圍,那老和尚就會自動冒出來,給他說什么與佛有緣的東西。
129、 惡尸依法祭煉,留下烙印,指揮起來遂心應手,猶如臂使。
130、 郭云龍怕睹物傷情,已把所有的照片給燒了,因此郭腦海中的母親只有一個模糊的影子,只有一個美麗的烙印。
131、 以“五常”為傳統美德的代表,并不是說其中沒有舊時代的烙印和封建性糟粕,也不是說它已把傳統美德囊括無遺。
132、 這部集子的所有篇什,概括起來,其素材主要來自三個版塊,大學時期校園生活的美好流連、故鄉那一片熱土的人事往來、走上社會后另一個校園的幸福烙印。
133、 天穹包裹在厚厚的衣服中,頭上烙印被一條頭巾包裹,身穿鎧甲的士兵掀開幃帳看到天穹的病態也沒過多詢問,生怕將疾病傳播給自己。
134、 但他做不到數典忘祖,他不能忘懷自己是漢民族的一員,這是他銘記一生的烙印,哪怕是冠以土著之名,也依然自豪。
135、 一個寫手,一旦被打上抄襲的烙印,那就留下了永久的案底,知情者都會永遠記住他是個文抄公。
136、 鐘真心有余悸的說道,其實鐘離是鐘成天最為疼愛的一個,甚至不惜代價的在鐘離身上留下了烙印,救了鐘離一命。
137、 朱老先生的這種隨機教育,入情入理,深深地打動了私塾學堂中的孩子們,也在九伢子那幼小的心靈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138、 從軟紅十丈的光明帝都到凍土千里的昂薩雪山,刀鋒入骨,男兒不得不戰,背水爭雄,壯士不勝則亡,靈魂的烙印,沉重的使命,美色的魅惑,迷離的真相,……
139、 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不僅是中國的象徵,她也烙印在中國傳統文化底蘊之上,形成了一種東方獨特的以‘墻’?精神的防御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