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世造句
“濟世”的解釋
101、先不論要不要造道光皇帝的反——現在考慮這個問題實在沒有一點意義,朱濟世可不敢相信有登高一呼,從者如云的好事情。
102、加拿大《星島日報》當地時間22日社論表示,本屆瑞士達沃斯“全球經濟論壇”冠蓋云集,弘論深入調整中的世界經濟格局,謀求濟世良方。
103、談吐不凡,有經國濟世之才,兼之與洛妃楊妃兩位寵妃有親,明皇十分賞識,用了御史之職,直至今日。
104、寫詩歌,填新詞,學富五車,八斗才華追杜甫;樂善舉,喜濟世,為民百計,四方群眾贊仇翁。
105、諸葛亮治國治軍的才能,濟世愛民、謙虛謹慎的品格為后世各種杰出的歷史人物樹立了榜樣。
106、她以身作則,積極踐行“常懷濟世之心、常保憫人之情”的治家格言。
107、更為可貴的是,有一身仙骨,卻深入紅塵,濟世安民,非常難得。
108、光陰荏苒,日月如梭,周濟世已經七歲了。
109、匡時濟世之德,感蕩乾坤;經邦緯俗之勛,光塞宇宙。
110、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年將二十,必能濟世安民矣。
111、《尚書》定位是“詩言志”,而孔子則斷言“不學詩無以言”,詩可以“興觀群怨”,載道、濟世、傳家。
112、及至書香傳家,子孫后代才俊紛涌,以濟世經邦為己任,是為望族。
113、購辦濟世之藥草……廣求同仁之同仁!
114、十年前,他聽說宛城名醫張希濟世愛民,特去求齋化緣,以觀其人。
115、“有體國經野之心,而后可以登山臨水;有濟世安民之志,而后可以考古論今。
116、按照他的預想,該是以這個問題,將話題帶入到濟世安民、治國平天下的儒門大義上來,以此來打動蘇醒。
117、充滿了哲學思想,在改革開放的今天,仍然具有教化眾生、匡濟世民的現實意義。
118、盡管如此,不論有啥不可告人的陰謀,她都不應該把主叫當成謀殺的對象,大主教濟世愛民,豐功偉績、罄竹難書。
119、先父在時常言‘新野鄧伯苗堅貞簡亮有濟世之才’,我素來敬仰先生,希望能有所請益,所以常使人打聽先生的情況,可惜卻一直未能一見。
120、吳振,別號吳不醫,也就是無病不醫的意思,懸壺濟世的本領堪稱一絕,享譽江湖數十載,替逸城爭出的名聲著實不小。
121、而在出版界報界獲得成功的,往往是那些既有文人式的匡時濟世之情懷,又有商人式的持籌握算的精明。
122、胡慶余堂承南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廣納名醫傳統良方,精心調制慶余丸、散、膏、丹、濟世寧人。
123、天大命案???冤枉啊!!!在下懸壺濟世、拯濟蒼生!何罪之有???這。
124、以天使之心懸壺濟世,以善良之本救死扶傷。造 句 網
125、因見他生得相貌堂堂,談吐不凡,有經國濟世之才,明皇十分賞識,賜了御史之職,直至今日。
126、你不要想的太多,奉命救你,是要你以后匡時濟世,解民倒懸。
127、仙凡有界,修煉漫漫,欲成仙者不僅要有超人濟世之才,利物與人之功,亦必有堅如磐石之毅力,鏗鏘鐵血之心腸!村長作品《賤行》。
128、她從小生活在燕王府,周圍所見,都是名門世族,一個個身懷濟世救國之心,久而久之,也就覺得這種人很俗。
129、張圣君是閩臺地區最大農業神,相傳他濟困扶危、懸壺濟世、懲惡揚善,被萬民崇拜。
130、在儒家學而優則仕濟世經邦中,要段云水的山林趣味,否則一有貪著,便墮危機。
131、吳某村中學究,胸次未見經綸濟世之才;雖曾讀些孫吳兵法,未曾有半粒微功。
132、炫鬻宗一向鋤強扶弱,濟世為懷,我等來玉華鎮不就是治療病患嗎?你不應該說這種話。
133、此外,他的懷古、紀游詩,表彰前賢,刻畫山川,往往寄托了憂時濟世的懷抱。
134、郭守真得知此事,認為濟世愛民乃道家之本,赴盛京祈雨正是弘揚龍門道統的良機。
135、“三俊挺生濟世安民光梓里,卿才慰起經邦華國耀槐堂”,橫披是“紫電清霜”。
136、那國王見他聳壑昂霄,以為濟世之梁棟,便問他:“駙馬,你家在哪里居住?是何方人氏?幾時得我公主配合?怎么今日才來認親?”。
137、傳聞天下間有一群人,他們個個學究天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韜武略,樣樣精通,每一個人都有濟世之才.
138、這里,再公布另一項調查,這項調查,是因為“陳李濟”而起,這不僅僅是“陳李濟”415年的長壽,還因為其秉持的濟世情懷。
139、作為中醫世家人,至少有兩條路可選擇,一是他秉承祖訓,以歧黃之術濟世救人;一條是利欲熏心,借世家之名欺世騙人。
140、接著是基地工作人員自創自演,贊頌濟世工程的偉大恢弘成就,稱道自然創新藥材栽培基地的英雄模范事跡和體現現代生活各民族風格的歌舞戲曲。
141、他家無長物,苦守方寸之地,卻心懷濟世之心,窮不忘操,儉以養徳。
142、愛國憂民,三吏三別驚三界;匡時濟世,千憐千愛詠千秋。
143、濟世治國,最佳者,善文能武,宜將宜吏。
144、2000多年前,滿懷濟世理想的孟子發出了震聾發聵的吶喊,呼喚圣君賢相的降臨。
145、但是一向有濟世安邦之才的他心中不免有忿忿不平之意。
146、他倍感世態炎涼,人生如夢,超凡脫俗,大徹大悟,遂拋棄帝王之尊,甘心與民同憂,躬耕菜圃,濟世懸壺,雖當過窩囊皇帝,卻變為稱職“郎中”。
147、主要描述年青醫者吳名奇遇后,濟世救人離奇而玄幻的奇彩歷程。
148、奸邪之徒雖能一時得勢而遺臭千年,為天下人鄙夷;優秀之士憂國濟世歷盡艱難終成老百姓美談。
149、直取其清談雅論,剖玄析微,賓主往復,娛心悅耳,非濟世成俗之要也。
150、曾國藩以匡時濟世為人生的旨歸,以修身進德為立身之本,采取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這無疑是承傳了孔孟之道的衣缽,但他同時,也有意識地吸收了老莊哲學的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