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亡造句
“流亡”的解釋
51、均性寬和,不喜文法,常以為吏能弘厚,雖貪污放縱,猶無所害;至于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災害流亡所由而作。
52、1941年夏加爾全家流亡去美,隨身行李重達一噸半,手頭能帶上的作品全帶上了,能做到這些,干練的伊妲居功至偉。
53、腓特烈二世的去世,使英諾森四世欣喜欲狂,但懾于皇帝的余威,直到1253年方結束其九年喪家犬的流亡生涯,以勝利者的姿態,返回羅馬。
54、尼泊爾國王賈南德拉表示,我哪里都不去,不會離開尼泊爾,不會流亡國外。
55、顛頡跟隨姬重耳流亡列國十九年,功勞很大,偶爾有小過尚且受到如此嚴厲的刑罰,何況我們哪?從此人人畏刑守法。
56、流亡新歸,十道各分官屬存撫,使遂厥功。
57、1萬人被俘虜,2萬人繳械投降,一萬多人流亡到德屬西南非洲和莫桑比克。
58、阿卡蘭峰林的故事線,圍繞著受詛咒的鴉人流亡者們拼死求生的掙扎展開。
59、他今年1月14日突然流亡沙特后先入住吉達市的一處沙特王宮,后搬至位于吉達以南450公里的艾卜哈。
60、抗日軍人為“收復失土”而戰,這“失土”當然也包括畫家張仃和無數流亡的東北同胞“打回老家去”的心聲。
61、自元末至明萬歷年間,一部分日本武人、浪人(流亡海上的敗將殘兵)、海盜商人和破產農民,不斷侵擾我國及朝鮮沿海地區,前后歷時達三百年之久。
62、因此,對卡扎菲來講現在形勢反而被減化了,流亡國外已經不可能,投降沒有出路,所以他只有拼死把戰局拖下去,以拖求變。
63、到1938年底,共有84批大約5000名科學文化人士被迫流亡國外。
64、汗在流亡地毛里求斯島死去,魂歸異域。
65、薩達姆兒子替身流亡國外17年。
66、查理第一之長子查理第二流亡海外,至此宣布除以前參與籌劃弒君的人物不赦之外,其他概不追究。
67、大批農民四處流亡,餓殍遍野,連京師洛陽也是死者相枕于路。
68、這一對曠世知交,哈佛同窗締交,清華共事,聯大流亡,燕京授業,直到勞燕分飛,山水遠隔,粵蜀相望,魚雁寄情。
69、最為難得的是,無論寫亂世兒女的流亡之痛、相思之苦,還是傷心“無限斜陽,有限江山,”她都絕無標語口號式的直露淺白,或辭勝于情的矯揉造作。
70、為了反抗父親指定的婚姻,她棄家出走,從此開始了漫長、曲折、艱苦備嘗的流亡生涯。
71、流亡中的屈辱、困苦、安樂的體驗,使他明白了身在宮廷、耽于逸樂所不可能明白的人生真諦,在身、心兩方面受到陶冶和磨煉。
72、在石歧嘟的幫助下,崩牙駒以知情者身分出庭,繪形繪聲地力指摩頂平就是兇案的幕后黑手,摩頂平從此開始了流亡生涯,不敢踏足澳門。
73、翌日成行,同學們流亡京師,備嘗艱苦,終于獲得全勝。
74、他認為晉文公在外流亡19年,險阻艱難,都經歷了;民情真假,也都知道了,上天使他享有高年,同時要幫他除掉禍患,天所予,不可敗。
75、頃以戶口流亡,土官不服輸納,每歲實征僅二十三萬余石。
76、于是,在英屬格恩濟島看到了流亡年代的雨果,在撒哈拉沙漠看到了92歲高齡才走下駝背的游牧學者莫諾和尋根的勒克萊齊奧夫婦。
77、堪嘆虹橋富庶區,商民蜂聚溢滿衢;詎經倭寇橫行后,變作流亡一幅圖。
78、而朝鮮李朝,則幸運地在明帝國的庇護下,從國土盡失、政府流亡到一舉全面收復失土,不但得以復國,還繼續保全了李朝的王室地位。
79、實際上,俄羅斯有多名流亡國外的巨富一直與政府做對。
80、
81、顛頡跟隨姬重耳流亡列國十九年,功勞很大,現在偶爾有小過尚且受到如此嚴厲的刑罰,何況我們哪?從此人人畏刑守法。
82、出席利比亞問題國際會議之前,意大利外長弗拉蒂尼在接受采訪時稱,意大利正在與美國共同努力,為卡扎菲流亡國外尋找出路。
83、史載“往來販賤賣貴,家累千金”,但一生最得意的一筆大買賣卻是:結識秦流亡公子贏異人并資助其回國即位,從而成功實現個人由商從政的歷史性轉變。
84、在洛族流亡的日子里,常常餐風飲露,饑不擇食。
85、弗利辛親自將郭露薇送到了流亡者之國的主城。
86、百姓因饑饉流亡,死者大半,民眾哭訴無門,切盼明公救民于苦海。
87、瓊崖中學粵北分校也隨著戰時省會的疏散而流亡到了山城連縣,后又遷至信宜縣,始終堅持辦學。
88、在東北軍士兵和東北流亡學生中,醞釀著思念淪陷的故土,思念家鄉父老的情緒,以及抗日救亡,打回東北去的思想。
89、這一次之所以動了惻隱,是因他觸景生情,想到當年故國與臨昌戰亂之時,那些流離顛沛舉目無親的流亡百姓……背井離鄉、衣食成憂的百姓們,從來都是可憐的。
90、話說東漢末年,漢靈帝幼年即位,朝內宦官專權,賦稅屢屢加重,大批農民四處流亡,餓殍遍野,甚至京師洛陽尸體也相枕于路。
91、他在流亡西班牙時需要經常換簽證,遇到很多麻煩,這些流亡的窮迫對他都產生了影響。
92、他目睹親友流亡之慘,山河破碎之痛,閑時則喜談論往事,并慶慰自己之九死一生。
93、薩達姆兒子烏代替身流亡國外18年。
94、呂蒙正與同朝一位吳姓官員素有嫌隙,他卸任宰相后,這位吳姓官員便在皇帝面前進讒,導致呂氏全族被迫流亡,不得不改成“高、江、盧、紀”四姓逃亡。
95、往者王莽篡逆,變亂五常,更始赤眉之時,焚燒長安,殘害百姓,民人流亡,百無一在。
96、自永嘉喪亂,百姓流亡,中原蕭條,千里無煙,饑寒流隕,相繼溝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