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造句
“活字”的解釋
51、目前,銅活字本全本僅存六套,全國高校中只有北大、湘大存有。
52、用膠泥制成一粒粒活字,經火燒硬,排置于一塊帶框并鋪有松香、蠟和紙灰混合土的鐵板內,用火加熱,待混合土熔化全,即用一平板將其壓平。
53、谷登堡發明鉛活字版印刷術,在1450年前后開始使用鉛合金澆鑄活字排印書籍,加快了知識和文化的傳播。
54、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先進的石印、金屬活字、照相制版、三色版、珂羅版等先進技術傳入上海。
55、具有同等重要意義的是,早在1234年,即比德國谷登堡早兩個世紀,韓國人便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金屬活字印刷。
56、真是一本中老年男性讀者的活字典、活詞海。
57、韋力先生藏西夏文活字本殘片。
58、乾隆時制定了《欽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并排印了《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是活字印刷發展、普及的一個標志。
59、錢千里一生經歷影壇重大事件無數,除了對中國電影的發展十分熟悉,他對許多明星的歷史也了如指掌,與顧也魯前輩一同被譽為影壇活檔案和活字典。
60、八十五歲的*彎資深演員常楓獲終身成就獎,被譽為“*彎電影活字典”的著名影評人黃仁獲特別貢獻獎。
61、夏老師知道我買不起,完全是靠他的老面子,請書店幫我的忙,讓我手邊能夠有一冊實物,以便體會把握這批銅活字本的版刻特征。
62、15世紀中葉,德國的谷登堡發明了金屬活字印刷技術以后,教會、政府、大學、改革家和急進派都利用印刷術出版書籍,宣傳自己的主張。
63、芷蘭齋藏西夏文活字本殘片中的偈頌。
64、加之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將中國雕版印刷業推向繁榮,年畫也由筆畫轉向刻版印刷。
65、中國人最早發明了木制和泥制活字,但最早的金屬活字本發現于韓國。
66、所選別集的版本有抄本、刻本、寫刻本、活字本等。
67、他知道我喜歡收集活字本,所以特意將這件珍貴的禮物送給我,而他收集的這部活字本散頁之書,我竟然一本也沒見過,由此可見其眼界之富。
68、唐海的重點,是買自己鐘情的民國精刻本,而王洪剛則最看中活字本。
69、乾隆皇帝以為“活字版”名稱不雅,改稱“聚珍版”,故正式書名便定為《武英殿聚珍版叢書》。
70、24日,故宮出版社與三希堂藏書聯合發布影印版《欽定武英殿聚珍版叢書》,使讀者得以一睹“活字印刷”珍本的風貌。
71、聚珍堂木活字巾箱本繡像全本紅樓夢。
72、錢千里一生經歷影壇重大事件無數,對中國電影發展十分熟悉,對許多明星的歷史也了如指掌,他和顧也魯一同被譽為“影壇活檔案”和“活字典”。
73、如清后期琉璃廠印制的一些活字本,不能按照國家古籍標準劃入第三類。
74、可惜這個活字要加引號,因為他們或者說它們雖然又活了,卻已不在是死之前的那個“人”。
75、宋元明刻之外,亦重視清刻并活字本。
76、令人慨嘆的是,這種武英殿銅的活字本,當時只印了區區64部,相當稀罕。
77、“我們不是處于谷登堡(德國鐵匠1398至1468年,曾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時代,我們現在處于21世紀,計算機化就應當是自動化。
78、劉小哥所說的活字印刷工藝不佳,用之漸少,一、江南濕潮,泥范保存不易,二、印制效果不佳,所以正規書商多是用雕版,那劣商卻不得而知了!
79、1439年,德國谷騰堡發明金屬活字凸版印刷機。
80、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活字本漢文歷書。
81、21年來,他參加了70多顆衛星發射的數據處理任務,從未有過失手,成為同事眼中不折不扣的“數據迷”、“數據王”、“數學活字典”。
82、近日,故宮出版社與三希堂藏書聯合發布影印版《欽定武英殿聚珍版叢書》,讓今人得以一睹“活字印刷”珍本的風貌。
83、木活字要選上好棠梨木,經風吹日曬自然干燥后才能拿來制作字模,刻老宋體,制成一個個字模,經過檢字、排版等多道工序最后完成印刷。
84、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活字印刷術和火yao都是在宋代發明或者成熟,《夢溪筆談》、《數書九章》和“楊輝三角”。
85、從清末民初,直到20世紀70年代,七十多年以來,周叔弢共收藏到宋、元、明精刻本、精抄本、名家校跋本、歷代活字本及其他中外圖書共計四萬多冊。
86、活字印刷的書稱“活字版”“活字本”“合字本”,簡稱“活版”“子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