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刻造句
“木刻”的解釋
51、 波俏,還是楊柳青、桃花塢木刻年畫上,大頭大眼睛的胖娃娃,藕段一樣的胳膊、腿,懷抱一條大鯉魚,目色清純。
52、 此次展出的作品題材多樣,既有傳統的木刻水印及石版,也有高解像的鐳射技術混合打印。
53、 這部新歌特風格的鐵制雙廂觀光電梯高45米,各廂內部均為木刻裝飾,可容納24人。
54、 也可以選擇用特殊材料制作的畫,如花泥畫、剪紙畫、木刻畫和繩結畫等,因為這些裝飾畫多數帶有強烈的傳統民俗色彩,和中式裝修風格十分契合。
55、 工藝美術大師、來自烏克蘭的藝術家、非遺傳承人及市民手工藝大賽獲獎達人齊上陣,教授“木刻水印”“彩色玻璃鑲嵌”“瓷盤釉雕”和“嘉定竹刻”等技藝。
56、 最常見的有三葉飾,其象征著圣靈、圣父和圣子的三位一體;四葉飾代表圣經的四部福音;五葉飾則代表五使徒書等,到后期則被深浮雕及浮雕式木刻代替。
57、 逛大集還有一個去處就是賣年畫的地上,這個時期大清的年畫都是版雕木刻的,一般不帶染色,偶爾遇到有色的,也是花花搭搭的。
58、 印譜大致分原印鈐拓本,木刻翻摹本、鋅版翻刻本、石印、珂羅版印影本等多種,尤以明清原鈐本存世稀少,收藏投資價值最高。
59、 李樺通過他的刻刀,將這一場面宏偉壯觀地表現出來,木刻技巧駕馭自如,即使是肋木的腳架也刻畫得一絲不茍。
60、 穿過這片“水院”,便是古樸的民居風格,一座典型的徽派雙面戲臺完整坐落其中,全木質結構以榫卯銜接,質樸的風俗木刻畫清晰可見。
61、 在此期間,黃新波出版《抗戰畫報》,參與主編《救亡日報》的《漫木旬刊》、“中華全國木刻界抗敵協會”的會刊《木藝》等進步刊物。
62、 嬌妻的愛情使黃永玉更加勤奮耕耘,他的藝術靈感也隨之奔涌而出,他的木刻畫在香港漸漸有了名氣。
63、 黎族木刻文化始于刻木記事在人類的早期特別文字發明之前,先民們為了便于記憶和互相交流,發明了結繩記事、刻木記事或用某種物件記事的方法。
64、 宣傳中還使用了不少木版畫,還有木刻畫。
65、 2003年,榮寶齋還專門出版了他的木刻水印書法。
66、 孩兒巷附近,元宵節可去陸游紀念館體驗非物質文化遺產木刻水印技術;住在稻香園的,可去社區小舞臺“卡拉OK大家唱”跟鄰居爭奪麥霸頭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