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造句
“朝廷”的解釋
151、 使者至,不能案,朝廷落職徙知岳州。
152、 趙高在朝廷中獨攬大權,下面的人不可能有什么作為。
153、 “心在朝廷,原無論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陽南陽。
154、 這位老臣身子不好,但他上不負朝廷,下不欺百姓,拖著病體臥治淮陽七年,將淮陽治理得“道不拾遺,夜不閉戶”。
155、 下冊自然是據實上報朝廷,自然也是少不了加官進爵……
156、 咱們正好趁著這個機會趕緊壯大實力,只要咱兵強馬壯,朝廷奈何不得咱們。
157、 包公受朝廷委派前來陳州監查賑災情況,被授予“勢劍金牌,先斬后聞”。
158、 倘若得知我兇信,必然做出事來,豈不壞了我的忠名?恩公可將此書投下,一則救了朝廷,二來全了我岳飛的名節,功德不小!
159、 普天之下,皇土之上,帝國的官員曾幾何時敢說朝廷的詔書不合法?
160、 清代南陽知府、湖北人顧嘉蘅當年為調停南陽、襄陽“躬耕地”之爭,寫下了“心在朝廷,原無論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陽南陽”。
161、 而當時清政府不僅是封建勢力的頑固堡壘,并且已變成“洋人的朝廷”。
162、 金燕子現在也就十六歲,破瓜之年,論人情世故,哪里比得上祝湘這種商業女強人外加朝廷特工呢?就這么兩下子,祝湘就將金燕子俘虜了。
163、 再后來,有人向金國統治者告發宋汝為通過蠟書秘密地給南宋朝廷送機密情報之事,于是金人到處搜查,想捉拿宋汝為,但是卻找不到。
164、 誰知這么一件小事卻被禮科給事中陸樹德糾住,一本參上去說他這是故意訕謗朝廷,往圣明天子臉上抹黑。
165、 朝廷密查的案子,怎能事先就被放出風去?
166、 自陛下臨御已來,所用宰相,皆進退以禮,善始令終,身雖已沒,子孫咸在朝廷。
167、 這事難辦得很,科考選士是排沙簡金,為朝廷選拔人才。
168、 得到了王得仁大軍的鼓舞,安徽太湖、宿松、潛山、英山一帶的反清勢力也相繼而起,各立山寨,奉南明永歷朝廷的正朔。
169、 后來,兩位“師爺”華麗轉正成朝廷命官,最后成為清廷“肱股大臣”。
170、 曹丞相乃國之大臣,朝廷所倚賴,公何出此言?
171、 他向朝廷薦舉的嘉定知縣陸隴其、青苑知縣邵嗣堯、吳江知縣劉相年,都是清廉愛民耿介之士。
172、 天啟屁也不懂,心想這當然是好事,在朝廷上要求庭議此事。
173、 趙啟霖著即行革職,以示懲做,朝廷賞罰黜陟,一秉大公。
174、 正在北伐有望成功之時,南宋小朝廷皇帝趙構連發十二道金牌,催岳飛回朝覆命。
175、 該刮地皮的變本加厲,想往上爬的無所不用其極,朝廷上下,整個就是個拆爛污的鋪子,百姓民不聊生,邪教橫行,國庫空虛。
176、 寇準在窮鄉僻壤的巴東,爬山涉水,體察民情,當看見百姓衣不遮身,食不飽肚,他一面上奏朝廷,請求減輕農。
177、 朝廷命官很不喜歡訴訟,傳說與佳話要么說哪個一天斷了成百上千的案子,要么說哪個絕不升堂辦案讓人們自然息訟。
178、 知府大人,我先問你,你身為朝廷命官,為何被一個親王的家奴披枷帶鎖,游街示眾,還容他把揚州城鬧得都要翻個個兒。
179、 朝廷派謝萬率軍北征,他常以嘯詠自高,從不撫慰將士。
180、 這又表示去二名,是示朝廷的寵遇;恢復二名,則以示貶辱。
181、 翁婿倆一邊喝著小酒,一邊談天說地,從官場到商海,從朝廷到民間,想哪說哪,無拘無束。
182、 朝廷的昏暗,君王的無能,使他家敗人亡。
183、 刺史臧曼向朝廷呈報了孫堅的功勞,于是,孫堅被任命為鹽瀆縣丞,數年后,又相繼改任盱眙縣丞和下邳縣丞。
184、 天皇的寬大隱忍乃是因為他宅心仁厚,爾等自己還是應當沉痛反思、總結教訓,以便在日后繼續報效朝廷、甘做牛馬走。
185、 這年天大旱,丁令威逆命朝廷,開倉放糧,解救饑民,因獲死罪。
186、 城固盛產柑桔,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有“蜀漢江陵千樹桔”的史載,唐宋時代城固“升仙蜜桔”就被朝廷定為貢品,“桔鄉”美譽由此流傳至今。
187、 康熙一心想統一*彎,為避免同室操戈,提出只要鄭經接受招撫,*彎歸屬朝廷管轄,可給予是相當權位,對所屬文武各官,都量材錄用。
188、 在朝廷的旨意還沒有下來之前,六個騙子就這樣住在交址的驛傳里,無聊的打發時間。
189、 在明朝廷官員中,受洗入教者包括徐光啟、李之藻、楊廷筠等博學鴻儒。
190、 實話實說,單憑佛法又怎能維護永明寺歷經數朝而不倒,歸根結底還是和朝廷的關系,才保的永明寺香火延續千年。
191、 周邦彥號美成,錢塘人,生得風雅絕倫,博涉百家,且能按譜制曲,所作樂府長短句,詞韻清蔚,在宋神宗的時侯就做了朝廷的太樂正。
192、 倒是清人顧嘉蘅的一副對聯出了大名;心在朝廷,原無論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陽南陽。
193、 小皇帝緩緩的抬起頭來,看著頭頂那鎏金雕梁、碧瓦朱甍,輕聲嘆曰:“父皇,你說得對!你給兒臣留下的這一群人確實是朝廷棟梁,可兒臣就是不敢放心的用啊!”。
194、 “為劃久安長治之策,紓朝廷西顧之憂,則設行省、改郡縣,事有不容己者。
195、 不要怕!團匪人數很少,都是殘兵敗將!匪巢應山已破,這些賊寇都是喪家之犬!只要我們頂住,朝廷就會發重兵前來,團匪覆滅指日可待!
196、 朝廷寡恩薄義、倒施逆行,也怪不得別人。
197、 聽說長孫道生是朝廷里最為廉潔的將軍,他衣不華飾,食不兼味。
198、 當時就有人把慶賀詞中有一句“一人有慶、萬壽無疆”改成了“一人慶有、萬壽疆無”,借此來表達對朝廷和慈禧的不滿。
199、 關于唾壺有個成語叫“唾壺擊缺”,這講的是東晉初年著名權臣王敦在武昌(今湖北鄂州)擁兵自重,南京的朝廷擔心他隨時順江而下發動兵變。
200、 獲得代宗首肯,魚朝恩一直以來專權跋扈,欺壓良善,憑著掌握了朝廷禁衛軍大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