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化造句
用“有文化”造句 第16組151、 楊繼軍笑言,早些時候在農村用報紙糊墻都是有文化的人家。
152、 遇見個有文化的大神,這生活就跟著雞飛狗跳了。
153、 韓國沒有文化,就創造,就剽竊,就明搶暗偷,我們是嫌自己文化太多,就拼命地毀;不僅如此,知道他們是在毀,我們還在說,沒事,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
154、 老師你是有文化的人,水至清則無魚,下一句是怎么說?
155、 “我和老伴都談不上多有文化,但是從10年前,我們就開始自費訂閱農村大眾報了。
156、 我看那個叫金曉燕的好,嬌小玲瓏,長得白凈,帶副眼鏡,看上去就有文化。
157、 十二中的劉宇昂說,自己會用點燃爝火代替點燃明燈,寫草木葳蕤代替草木茂盛,因為這樣可以顯得文章更有文化味,能讓別人覺得自己很強大很文藝。
158、 母親沒有文化,但其能“掐六壬”的絕技在村坊里小有名氣,鄉里鄉親遺失東西什么的,前來求助,母親總無償地為他們服務,而且挺靈的。
159、 三公公總會問一些前言不答后語的問題,不過他還真有文化,什么字都認得。
160、 事實證明,僅有經濟發達,只算“富而無驕”,要達到“富而好禮”的境界,還要有文化的繁榮、學術的進步和思想的開放。
161、 這招娣到男方家后,也上過幾年學,算是斷文識字有文化的人,她天生也聰明活潑大方,性格外向,與村里的小伙子也說說笑笑的。
162、 碰上對方欺侮自己,就嘲笑對方是‘沒有文化的人’。
163、 說起花鳥魚蟲市場,這應該是京津一帶的特有文化,早在清朝年間,天橋和隆福寺就有兩個著名的花鳥魚蟲市場,里面賣的都是一些小玩意。
164、 他覺得那些鄰居成天打麻將、串門子,沒有文化,不喜歡和鄰居來往,所以張大春的童年生活相當封閉。
165、 我市首批150名大學生“村官”下到8個涉農區市縣村委會工作已近4個月,當地村民說他們“有文化,有思路,沒有嬌驕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