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中國造句
用“舊中國”造句 第6組51、舊中國積貧積弱狀態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52、改變了舊中國一窮二白的落后面貌。
53、
54、蘩漪的悲劇,撕開了半封建半殘殖民地中國肌體上的膿瘡。暴露了舊中國家庭和社會的罪惡。
55、舊中國和奧運會將在黃海之濱這座日益壯大的城市里相遇。
56、對舊中國的貧困落后和國勢衰敗有著深刻感受。
57、舊中國姓氏是家族傳宗接代的標志,女性出嫁前大多沒有正式名字,出嫁后隨夫姓,子女則隨父姓。
58、舊中國的天津是中國的第二大城市,勸業場又在市中心,這里不僅是商業中心,也是唱戲的、說書的、打把式賣藝的必占的碼頭。
59、舊稱質庫、解庫、典鋪,亦稱質押,又有以小本錢臨時經營的稱小押;也是舊中國高利貸的一種形式。
60、舊中國的當票是百姓告貸無門、陷入困境的真實寫照。
61、曾幾何時,舊中國是世界上有名的“萬國武器博覽會”,民族國防工業的贏弱導致中國成為各國傾過剩軍品的絕佳市場。
62、舊中國人口雖多,征兵卻極為困難,除了“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的傳統觀念外,抓壯丁也造成“抓者一人、逃者十人、怨者百人”的社會狀況。
63、舊中國四萬萬五千萬同胞中,有將近三億農民,其中有相當一部份分貧雇農,象王洪順一樣,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為財主作奴役,過著非人生活。
64、新中國與舊中國教育的最大區別,在于很多工農子弟都可以上學,在舊社會很多沒上過學的人現在也可以上“識字班”,因此也就有了“識字證書”。
65、舊中國那種倍受帝國主義、軍閥官僚殘害壓迫、餓莩遍野民不聊生的悲慘境地,知識分子掙扎在失學失業的饑餓線上的貧困處境,都已成為歷史陳跡了。
66、馬永順生在舊中國,從小吃苦挨餓,受盡日本侵略者和封建把頭欺凌壓迫。
67、在舊中國,遇到重大自然災害,百姓往往是流離失所,餓殍遍野;而在新中國,人民卻仍能安家立業、民康物阜。
68、其實在舊中國**業是公娼制,辦營業執照后即可公開營業,并沿襲齊國舊俗,叫“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