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盲造句
“文盲”的解釋
101、自從混亂山立下大志后,鑒于自己的文盲現狀,他便決定努力脫盲。
102、好在明朝開始人們書寫的文字主要是楷書跟宋體,否則蘇景就真的要文盲了。
103、仍是“英文盲”回國之后,孫光君先找了社區,但沒找到適合的工作。
104、便如歷史上的呂蒙,在孫權命其讀書之前,也是個文盲,但那是一個智勇兼備的文盲。
105、熱心的印度警察和英文盲的中國老太。
106、經過張帆的指導,李奇轉眼脫盲,從一個地圖文盲,搖身一變,有了可以向他的手下吹噓的又一資本——能看懂地圖。
107、我是英文盲,從那文章的段落結構看,不像是表格或技術法律條文,倒像論文小說的形狀,猜想她不是作家就是專業技術人員。
108、罵了路寬,還罵幾個副廠長,罵他們都是飯桶,一堆文盲,只會擺老資格,什么都干不成。
109、
110、我韓建是個文盲,所有與文字有關的東西,都是李巨川做的(建目不知書,凡表章書檄,皆李巨川所為)。
111、我眉頭皺了起來,小川和大柱這兩文盲似乎沒明白是什么意思,面面廝覷。
112、秀一下手中的語音導游器,備受英文盲老太們稱贊的梅黑蘭格爾堡不僅僅因為本身出色,還有這討喜的有漢語的語音導游器。
113、柳小婉縱是如何聰明,也是不能理解王浩的話,所以發揮了極致的想象力,硬是理解成了覓書,以為那賊廝文盲要痛改前非,學作有知識之人。
114、評論稱,所謂地下電臺,顧名思義是未經臺行政當局核準的非法電臺,其廣大聽眾以本土“草地郎”為主要對象,也就是一般無知而又是文盲的農民工人。
115、在古代也有同樣的例子,比如‘江郎才盡’——江淹才盡,就突然從才子變成了文盲,一篇像樣的文章都寫不出了。
116、黃海海戰后,英國人說了一句話大致的意思,日本人是文盲,中國人是白癡,兩個國家都是海戰外行!
117、搶劫犯索南江永,男,藏族,1993年12月27日出生于青海省稱多縣,文盲,牧民,住該縣歇武鎮牧業村八社。
118、連這樣帶饑笑性的話都看不明白,和文盲無異。
119、1979年,中國對世界上最大的貢獻就是解決了文盲的問題,但在這之后我們面臨著建設、發展等一系列問題,美盲問題就只好先被放了下來。
120、其實,太初十三騎士,除了大哥羅洪森,二哥文榮泰、三姐柳碧柔認識字,平時還會捧著本書來看外,其他的所有人,都是文盲,沒認識得了幾個字。
121、別看唐文舉只是個屠夫,文化水平比文盲強不了多少,可是他卻希望唐家能夠出個文化人,替他改換門庭。
122、劉修在這一點上不敢吹噓,生怕露出破綻,只敢往低了說,幾乎要說自己是個一字不識的文盲了。
123、作者可以是文人雅士,但更多的是普通民眾,甚至是“不識之無”的文盲。
124、老舍的一家,祖祖輩輩全是文盲,他的哥哥姐姐也從沒念過書。
125、考慮到有的境外犯屬于“只能說,不會看”的“英文盲”,上述通知還會在監區大會上被大聲朗讀。
126、本人系半文盲,本漫畫遵照清代小說《鏡花緣》繪制,本人謝絕任何跨省追捕行為,如有需要請直接聯系原作者李汝珍,謝謝。
127、網絡時代的文盲,不是學歷低的人,而是學力低的人,是那些不勤于學習、不善于實踐、不勇于接受新事物的“網盲”。
128、英文盲億萬富翁開勞斯萊斯拾廢品。
129、讓一向有點文盲的丁志濤都想起了幾句文言文‘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
130、“美盲遠比文盲可怕”,他常給公司職員灌輸這樣的觀點。
131、在場的二百多個江村青壯年多數是文盲,即使有少數人粗通文墨,也是勉強能認得自己的名字,自然不懂“落葉松前松葉落”。
132、本人英文盲,以上一字沒改、原件照貼。
133、國外奔忙仍是“英文盲”回國之后,孫光君先找了社區,但沒找到適合的工作。
134、文盲、文渣、文沫、文童、文才、文星、文命,偽文豪、文豪、文帝、文仙。
135、若以教育程度地位為例,男博士娶女碩士,男碩士討女學士,最后剩下的可能是女博士和男文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