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文王造句

    “文王”的解釋

    文王[wén wáng] 文王 (周朝君主)文王,專指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周太王之孫,季歷之子,周朝奠基者,岐周(今陜西岐山)人。其父死后,繼承西伯侯之位,故稱西伯昌。西伯昌四十二年,姬昌稱王,史稱周文王。在位5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代明君。
    用“文王”造句 第11組

    101、 一次,有個王宮的衛士偷了宮廷珍寶,楚文王知道大怒,下令要對所有衛士治罪,最終交由廌判定,結果廌抵出這個衛士盜賊,使得無辜者未被枉殺。

    102、 一門五福三多九如,七子八婿滿床笏,勝似文王百子圖。

    103、 周公,名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

    104、 姜尚輔佐文王,興邦立國,幫武王滅掉了商朝,自己也被封于齊地,實現了建功立業的愿望。

    105、 和悅百姓,大力發展生產,使更多的諸侯前來歸附,進而征討不馴服的諸侯和商的盟國,終于三分天下有其二,成為所謂的受命之主,而自稱為王,即周文王,并將都城遷到豐邑。

    106、 周氏始自后稷,而公劉克篤前烈,太王肇基王跡,文王光昭前緒,武王克平殷亂,成王、周公化至太平,誦美盛德,踵武相繼。

    107、 在碑刻左側是佛道二尊像,這兩尊坐像與北周文王碑乃一同建造。

    108、 我們西土之人不論上下都遵照文王的教導,“不腆于酒”,“故我至于今,克受殷之命”。

    109、 穆及梁睿皆周室功臣,隋文王業初基,俱受腹心之寄,故穆首登師傅,睿終膺殊寵,觀其見機而動,抑亦人之先覺。

    110、 趙奢此議與老爸趙惠文王不謀而合,趙惠文王聽了趙奢意見不禁大喜,立即任命趙奢為將,率軍往解“閼與”。

    用“文王”造句 第12組

    111、 到了鬻熊的時候,居于河南淅川縣,投順于周文王為其火師,周封鬻熊為楚祖。

    112、 后文王司馬冏、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擁等不服,起兵攻打洛陽,公元301年,殺司馬倫,復立惠帝。

    113、 孤常念孔子稱文王之至德,此言耿耿在心。

    114、 文王死后,武王伐紂,他們叩馬而諫,以為父喪而用兵是不仁不孝,武王滅商后,他們回到首陽山,不食周粟饑餓而死。

    115、 秦咸陽從惠文王以后,就不斷向南擴展,在渭河以南修建了章臺、興樂宮、甘泉宮、信宮、阿房宮及七廟等建筑。

    116、 昔文王詢于芻蕘,晉文聽輿人之誦,臣雖卑賤,敢同匹夫。

    117、 當年周后稷積德累功,至于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猶以服事殷。

    118、 左邊幾上文王鼎匙箸香盒,右邊幾上汝窯美人觚,觚內插著時鮮花卉,并茗碗痰盒等物。

    119、 商朝末年,西伯侯姬昌即后來的周文王,觀日月星空寫成千古奇書《易經》,天降異象,才氣灌頂,天封亞圣,出西岐伐紂。

    120、 楚武王之子文王建都于郢,國勢更加強大,江漢一帶的小國都畏懼楚國。

    用“文王”造句 第13組

    121、 由文王至於孔子,五百有馀歲,若太公望、散宜生,則見而知之;若孔子,則聞而知之。

    122、 后來,姜子牙輔佐文王,興邦立國,還幫助文王的兒子武王姬發,滅掉了商朝,被武王封于齊地,實現了自己建功立業的愿望。

    123、 東海者叟辭荊榛,后車遂與文王親;八百諸侯不期會,白魚入舟涉孟津;牧野一戰血流杵,鷹揚偉烈冠武臣。

    124、 況且周自后稷為舜時為農官教民耕稼,歷代積德累功至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還服事于殷商。

    125、 白山黑水渤海國,高王開基歷艱難,武王點兵擾燕魯,文王盛世更燦爛,宣王中興拓南北,末王敗績凄慘慘。

    126、 姬高是周文王姬昌的十五子,也是周武王姬發的胞弟,因滅商有功,與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合稱為周初“四圣人”。

    * 在線查詢文王造句,用文王造句,用文王組詞造句,包含文王的句子。

    關于文王的詩句

    關于文王的成語

    其它詞語造句

    相關鏈接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