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造句
“散文”的解釋
51、 這是一篇優美動人的散文,構思雋永,好語似珠,使人讀后愛不釋卷。
52、 應該是散文的基本寫作路不以上只是筆者對散文藝術形象的一隅之見,還需有識之上進一步多方探索。
53、 這些散文寫得風格秀麗,如美女簪花,沒想到作者竟是個山東大漢!
54、 改革開放以來的散文精品已結集出版,春華秋實,美不勝收。
55、 這篇散文好就好在獨辟蹊徑。
56、 他的散文不僅內容充實,給人以豐富的知識,而且騰蛟起鳳,才華橫溢,也給人以美的享受。
57、 這篇散文構思獨特,結構新穎,文筆流暢,如行云流水般灑脫豪放。
58、 老張的散文文字優美,格調高雅,他的小說就相形見絀了。
59、 從這篇散文來說,說文如其人是有道理的。
60、 棄醫從文的名作家魯迅,曾寫過影射當時中醫草菅人命的散文。
61、 青衣是詩,是散文,是那枚幽眼宛轉的紅月亮,潮濕,帶著三月煙花的味道,淡淡的,卻又是青青的,是一段說過不清的情愫。
62、 這是一篇異乎尋常的哲理散文,寓意太深了。
63、 每一本書不論小說、戲劇、傳記、游記、日記,以至散文詩詞,都別有天地,別有日月星辰,而且還有生存其間的人物。
64、 "在小說界、詩歌界很難有永久的知名人士,因為淘汰太快。但是散文家不一樣,很多五六十年代的散文家,現在依然很有名。"賈平凹談散文家。
65、 對于散文而言,詩歌是一個偉大的訓導者。它教授給散文的不僅是每個詞的價值,而且還有人類多變的精神類型、線性結構的替代品、刪除不言自明之處的本領、對細節的強調和突降法的技巧。
66、 這篇散文如行云流水,寫得很好。
67、 這篇散文,我的構思時間較長,那一日突然心血來潮,提起筆信手拈來。
68、 每遇閑時,他也喜歡舞文弄墨,寫點小雜感或散文什么的,發表在報刊上。
69、 這篇散文的確是當年的妙手偶得,構思精巧,不愧是大手筆!
70、 張小明的散文寫得很好,可以說不拘一格。
71、 像你這樣筆底生花的大作家,寫一篇散文還不是輕而易舉!
72、 我認為這篇散文從結構到立意,都有奪胎換骨、別具一格之妙。
73、 退休后,別無嗜好,最喜閒來舞文弄墨,寫點散文,抒發抒發情性。
74、 他這篇散文錦心繡腹,讀者十分喜愛。
75、 在這篇散文里,可以看出作者天馬行空般的才思,真令我大開眼界。
76、 我對詩歌的感覺有限,還是后來在散文體寫作實踐中才產生的。
77、 這篇散文把桂林山水描寫得形象逼真,讀完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美麗的景色實在引人入勝,游人們不由得陶醉其中。
78、 一個人心浮氣躁時,一篇優美的散文可以使他心如止水;一個人心情低落時,一篇慷慨激昂的文章可以使他重燃信心。語文帶給生活的影響是無法比擬的。
79、 而且文思敏捷,文采華美,散文寫得典雅清峻,文氣貫通,善于取譬和概括,不僅繼承曹操散文的自覺性,而且影響了六朝華麗暢達的文風。
80、 晚明小品突破傳統散文“微言大義”模式,把主題引向人的日常生活,注重個體化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方式。
81、 梁實秋譯作體裁主要以散文為主,偶有韻語穿插其中,語言簡潔、忠實于原作。
82、 他所談論的詩歌涵蓋了整個文學領域的內容,因為在他那個時代,散文是一種相對說來比較新的文學體裁。
83、 吳時來的詩歌、散文反映了一位正直忠貞的封建官員在內憂外患、時局動蕩的社會里的苦悶、徘徊、理想和追求,抒寫了一位忠君愛民的正直人士的艱辛和苦難,表現出善于抒情、通俗典雅的藝術特征。
84、 文編論其文學主張、文章風格,并就表現突出的散文小品及山水游記以專章分析,檢視他在文壇的主要貢獻。
85、 劉基散文創作取得了很高成就,后世給予了高度評價,他也自負一代文宗.
86、 韻語之后,是頗為可觀的散文部分“生活故事”。
87、 散文作為表現藝術的一個重要品類,它無疑是人類省視內心、觀照心靈的最佳形式。
88、 到底何種類別和何種程度的三一律對于建筑、造型藝術、詩歌、散文來說更受歡迎,一直都是個不得不隨主題事件關聯變化才能確定的問題。
89、 “題跋”是附于一定載體之后的雜記散文.
90、 表現于詞體的演進,就是一個詩歌含蓄傳統的意象抒情手法的回歸和散文式的直言無隱抒寫手法的拓展,兩種言說方式矛盾沖突共進的發展過程。
91、 詩人歌詠的秋天之外,還有幾個散文體的日子略微在白雪的這一側在薄霧的那邊。
92、 由此觀之,朱自清的早期散文,已然為仁者之文。
93、 他的散文文筆有力、內容龐雜,有時幾近晦澀。
94、 朝鮮著名作家柳夢寅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熟悉其中的各類語典和事典,并以正用、反用、明用、暗用、單用、疊用等各種形式將這些典故引入自己的散文。
95、 為了更好地批判繼承這筆豐厚的遺產,應該以“泛文學”的觀念解開這個紐結,從而將中國古代散文面貌完整地而不是偏枯地展示出來。
96、 散文英譯應以作為中西藝術哲學比較研究的中西比較美學為指歸。
97、 但受其老師及其人生經歷的影響,他后來較少創作辭賦而以詩歌散文為主。
98、 其父李格非,北宋齊州歷城縣人,齊魯著名學者、散文家.
99、 方英文創作散文,下筆自由,隨心所欲,趣味和性情自然流淌,形成獨特的“臥談”風韻。
100、 有時看到一枚水果、一棵菜、一盆用心做出來的食物、一篇好的散文、一首好詩,總令你眼前一亮,像看到一個出落得與眾不同的人,有她獨特的修養和容貌,讓人心生愛慕,想一個生命也不容易完成她自己的個性,值得珍重。也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