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書造句
“教書”的解釋
201、喜歡教書并一直教下去,是“光桿教師”楊春霞最大的愿望。
202、許多外地女教師都是抱著“過渡”的心態來農村教書,扎不下根,不是想考出去,就是想調出去。
203、第一天教書的人都會緊張,這是常理,馬德保不知道,以為自己著作等身。
204、江蘇省佛教書畫院特聘畫師張金玫,著名青年書法家荀海,南京市青年美術家協會通聯部主任魏晉,職業畫家段以建,南京市青年書法家協會*席吳勇的20件書畫作品。
205、王博告訴中新社記者,先生本質上就是一介書生,書生本色是求知、思考,先生這一輩子都在讀書、教書、寫書、做學問、帶學生,心憂天下,提攜后輩。
206、老師們要切實增強教書育人的責任感,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投身教育事業,為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竭智盡力。
207、他們兇兇地對我說:“誰還要你教書呀!”當晚打電話給在北戴河的父母親,父親決定次日返京。
208、母親金端苓1918年出生在浙江桐鄉縣梧桐鎮,外公是一個小學的教書先生。
209、老師整日里教書育人,辛苦異常,為弟子者當體恤老師,此為茶資,不成敬意,還請老師笑納!
210、但我是讀書人,又是教書匠,回罵實在是有失體統。
211、陳杰的父親在甘洛黨校教書,他母親可能在教小學。
212、施達樂是臺大商學博士、康乃爾大學電機碩士,曾創辦科技文創事業數家,中年悟“謬作京華名利客”封劍歸隱,返鄉教書。
213、羅老師來到曾經教書的水福村小學校。
214、鉆研業務孜孜不倦,教書又育人,融眾家所長,形成自己“心中有愛”“目中有人”的教學風格和“以互動、探究為核心”的教學模式。
215、元末,有一個窮秀才叫張教書,入贅到福建詔安縣富陂鄉(今官陂鄉后塘村)廖姓人家做女婿。
216、語文老師教書育人,傳承文化備嘗辛苦,全心全意,無不希望培養學生至善至美,因此寫人不可貶損語文老師,對民族文化的尊重和語文老師的艱辛要有合乎情理的表達。
217、然而現在的張迎,依然年輕意氣飛揚,講課的語氣中帶著一種特有的抑揚頓挫,似乎在宣泄著她的熱情,她很滿意自己的職業,也很喜歡作為一名老師教書育人。
218、哼!你個破教書的知道個屁!還有你,禿頭,嘴都笑抽了!
219、教授一濫,也便貶值,以致良莠不分,薰蕕同器,真正教書育人的教授,也就只有享受“大鍋飯”的清貧了。
220、1950年,他就讀于*彎政工干校音樂系,1953年留校教書,獲教授職稱。
221、劉秉衡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作品也屢獲佳譽,詩書畫皆有不凡。
222、師嚴道尊:當助教,學樊畿教書育人。
223、我爹是一個書塾的夫子,他想讓我跟他一樣教書育人。
224、聶煩的母親是小學教師,在村校教書。
225、沒關系,你人聰明,又是通才,腦袋里想法又多,若是單單在這里教書,我還覺著屈才了呢。
226、風度翩翩氣概不凡的藝術家,更不同于手執教鞭粉灰沾身的教書匠。
227、林劍在這生活了十七年之久,極少到村子里去,因此村子里認識的人卻是很少,他這番進村心中還有個目的,便是想去探望一下那個曾經教過他知識的教書先生林清德。
228、幼貧而癡畫,坎坷半生,教書育人數十載,不荒廢田垅之事,不綴手中之畫筆,是半耕半讀勤體而不忘修心的湘人之寫照。
229、教育也被達達鐵木提了出來,大力創辦書塾,一切費用由郡府承擔,郡府出資,在每個村莊建設一個小樓,由村莊自己出錢請一位教書先生,教育子女。
230、我曾在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俄文系教書一年,認識了*彎大學教授歐茵西先生。
231、鄧老師的父母也是教書育人的,所以作為世代書香的家庭,受到父母的各種熏陶,他是不會信什么鬼神之說的。
232、教書的李教習想辭聘,被本王苦留,暫教幾個月,待再聘到良師,解聘回籍。
233、他們始終以“教書育人,啟發民智”為宗旨,淡泊名利,不隨俗沉浮。
234、我不想做古文家,也不想做詩人,為了深入作品,就得實踐,為了教書,我才下那個功夫,去寫文言文,寫古體詩。
235、一位身穿灰色半舊棉布長袍的教書先生左手里捏著一本厚厚的書,正搖頭晃腦,一聲三疊,平平仄仄地誦讀,右手里握一把三尺有余的生鐵戒尺,油光漆亮。
236、清代學者朱起鳳年輕時在一家書院教書,因為沒弄清“首施兩端”和“首鼠兩端”兩詞通用,而錯判學生的作文,遭到眾人的奚落。
237、1905年,他參加科舉末科考試未中,遂在本縣羅莊鋪村教書。
238、教書與做官,原是讀書人擇業的世襲領地。
239、頭發梳成自然的偏分,方臉大耳,帶著一副黑框眼鏡,臉上露出淡淡的笑意,和教書育人的形象很是般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