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鹿為馬造句
“指鹿為馬”的解釋
51、愈是當大官的人,愈是應該明辨是非;如果故意"指鹿為馬"混淆視聽,終會讓人討厭。
52、話說孔子五一帶學生子貢、子路和子游出游,一婦人看見他們大叫:你不是人!請問她在說誰?子路,因為指鹿為馬。
53、馬年到,送祝福,馬到成功不含糊。馬年到,你作主,龍馬精神不迷糊。馬年到,我作主,盛世馬年必須富。馬年到,新思路,指鹿為馬咱說不。馬年快樂!
54、“指鹿為馬”用來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55、在扶不起的秦二世面前指鹿為馬,對不隨聲附和的大臣,捏造罪名加以迫害。
56、胯下之辱,指鹿為馬,沐猴而冠,破釜沉舟,還鄉定都,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鴻門宴,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虛張聲勢,瞞天過海,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57、修船則防經管洋人與船廠通同作弊,有不應修而修者,指鹿為馬,哄騙外行,欺蒙*理,皆慣技也。
58、人妖顛倒指鹿為馬的年代,士大夫作為社會良心的體現,都會站出來主持正義,維護道德。
59、雖然瘦猴在進臘山秘境的時候說了幾句對自己譏諷的話,但是在陳正華對自己指鹿為馬的時候,這個多嘴饒舌的瘦子,還是表現出了別人沒有的正義感。
60、打,完完全全的助假,將吾拙作以青苔青青之名,頂置加精,一個自稱子虛烏有雜志的編輯,跳出來幫作興風作浪,攪渾清水,顛倒黑白,指鹿為馬,窮形極相。
61、仗勢弄權者,自以為位高權重,“習為倨傲”,不免“頤指當世,凌轢百僚”,甚至一手遮天,指鹿為馬,擅權枉法,胡作非為。
62、花言巧語,指桑罵槐,顛其黑白,指鹿為馬,而盡量移花接木,斷章取義;亦不妨挑撥離間,穿鑿附會;然后吹其毛,求其疵,再以二面三刀割之祭之,但絕不可語帶下流。
63、河南宋基會的公然欺誑,給了公眾一個重溫歷史文化的機會,從此人們將不再對指鹿為馬的故事嗤之以鼻,因為它很可能在身邊真實地上演。
64、孔孟非的臉上汗水涔涔,他想用手擦擦,但也許是站了太久,身體有些麻木,竟是一時失去平衡,栽倒在地上,道:“這……這是趙高指鹿為馬的典故?”。
65、這雖非魚目混珠,小無相功的威力也決不在任何少林絕技之下,但終究是指鹿為馬,混淆是非。
66、現在有一些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里外勾結串通一氣,已經到了指鹿為馬、睜眼說瞎話的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