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業造句
“手工業”的解釋
51、與工場手工業、機器大工業時代的生產組織形式一樣,網絡化生產組織形式具有鮮明的特征。
52、景德鎮制瓷手工業中的雇工受雇于窯主,一般也是計工受值。
53、東北向南方輸出的主要是大豆、雜糧等農副產品,從南方輸入則以棉布等手工業品為主。
54、半自耕農、貧農和小手工業者所經營的,都是更細小的小生產的經濟。
55、自古賓陽群眾商品意識濃厚,傳統手工業發達,民間商品生產起步早,輻射范圍廣。
56、新中國成立前,新疆輕工業極為落后,除屈指可數的官營手工業作坊外,只有一些家庭手工業。
57、每次合市,漢商以巨量的鐵器、絲織品和其他手工業品,交換匈奴的數以萬計的牛馬。
58、歷史學家呂振羽在《殷商時代的中國社會》一書中認為,商紂王曾鼎新革故,廢除殺戮奴隸舊制,讓奴隸從事農業畜牧業和手工業生產。
59、趙王城之東北,有大北城,為當時的商業、手工業作坊區和居民區,城址已湮沒,現在尚有插箭嶺、照眉池、梳妝樓、鑄箭爐等遺跡。
60、日落而息,這個古村未經任何修飾和開發保持著原始的生活風貌,連手機信號都時有時無,村民們除種植梨樹、桔柑、梅樹以外,一般靠穿花等手工業輔助為生。
61、制糖、煉鐵、燒磁、制茶、紡織、制墨、漆器制作等技術,也從福建傳入琉球,大大促進改變了琉球農業和手工業的面貌。
62、手工業生產技術,但據敦煌文書的記載來看,吐蕃人把這些視作唐朝畏懼吐蕃兵威前來乞和的貢物,由此也能看出唐太宗曾用女人、財物換和平是不爭的事實。
63、神婆神漢為第一等,名婆羅門,職祭;王公大臣為二等,名剎帝利,職武;種地經商的為三等,名吠舍;手工業者為四等,名首陀羅。
64、龍椅尚未坐熱,心血突然來潮,小手工業者即使登了基,那錙銖必較的狹隘意識,也是一下兩下改變不了的。
65、河西地區的人文蔚起,是和當地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緊密地聯系著的。
66、洋紗洋布涌進中國,嚴重地打擊了中國東南的棉紡織手工業。
67、除了原來的貴族和明治維新中建功立勛者變成“華族”,農民、手工業工人、商人以及從事其他雜業的民眾變成“平民”以外,武士全部變成了“士族”。
68、南宋時,已有不少人改變了以前把手工業當作末業的看法,而認為士農工商此四者皆百姓之本業。
69、近年來,扎囊縣把培育特色支柱產業作為促進農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徑,積極扶持特色旅游業、民族手工業和特色農牧業,有效促進農牧民增收。
70、青島日用電器廠最開始是一個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后來過渡成為集體性質的合作工廠,生產過電動機、電葫蘆、小臺扇等,后來主要的產品是“白鶴”牌洗衣機。
71、從城鎮到城郊,家庭旅館、藏餐館和甜茶館、囊瑪歌舞廳,傳統繪畫的唐卡作坊和現代繪畫的畫廊,以及民族手工業和藏式工藝品等等一下子興旺繁榮起來。
72、我國限鏡的取材和形式的演變,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和工業、手工業的生產發展而變化。
73、本地所產之烏棗、阿膠等土特產及手工業制品,以及產自山東沿海的海鹽等,亦由此裝船,運銷南方各省,是魯西主要運河碼頭以及貨物集散地之一。
74、家住城區安寧路附近的孟素芳今年83歲,曾在靖江縣手工業局工作過。
75、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下河街手工業作坊很多,主要是做油鞋木屐、紙盒、篾業和炭行四大類。
76、幾內亞比紹貿易、工業和手工業部長多明戈斯·帕斯庫亞爾·巴蒂卡表示,幾內亞比紹一直是中國重要的合作伙伴,也都是國際事務中的盟友。
77、在1953年的一份老報紙中,還記錄了一名叫董春雨的個體手工業者加入白鐵制品生產合作社的經歷。
78、阿拉伯人對半島長達幾個世紀的統治,為葡萄牙帶來了東方的先進生產技術,推廣了水利灌溉,引入了新作物和新產品,促進了商品性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
79、東漢時南方手工業發達起來,巴蜀興起了銅器漆器制造業、制錦業和火井煮鹽。
80、鉛山,許多人從未聽說過的名字,明朝中葉江南五大手工業區域之一,它的手工“連史紙”與宣紙齊名。
81、帝國初期,手工業和商業發達,城市繁榮,農業上隸農制占優勢。
82、士農工商,這四個字就告訴大家,在古代,商人屬于賤民,其地位連手工業者都不如,更別提農民或者士子。
83、西周時期農業比商朝更發達,青銅鑄造,陶器,紡織等手工業也有相當發展文字多銘刻在青銅器上,叫做鐘鼎文或金文,所傳下來的歷史資料也就更為豐富。
84、1949年前中國俄羅斯族,居住在城鎮的,大多從事各種修理業、運輸業和手工業,有的還兼營農業。
85、現有農具廠和一些民族手工業。
86、在各種類型的職業技術教育中,也沒有傳統手工業的專業,但與人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泥工、木工、油漆工、篾工、箍桶……依然走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