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士造句
“志士”的解釋
101、閻爾梅哀痛萬端,在各地抗清志士紛紛揭竿而起的情況下,他憤然投袂荷戈,在家鄉組織了七千人的抗清隊伍。
102、如五代清議亡,士大夫盡失忠義之氣;而宋朝清議之風復起,士大夫遂“以名節為高”,仁人志士能做到臨難不屈。
103、志士仁人莫怨嗟,古來材大難為用。
104、“慎終”就是慎終如初,這歷來為仁人志士贊賞。
105、為了救亡圖存,中國的志士仁人蹈厲奮發、艱苦求索,進行了一次又一次英勇卓絕的嘗試和可歌可泣的斗爭。
106、劉備被作者塑造成為仁民愛物、禮賢下士、知人善任的仁人志士。
107、這里既有千金一擲的豪賭,也有一笑傾城的美人;既是英雄得志之地,名士得意之所,也是志士頹靡之處,好漢落魄之堂。
108、好多少仁人志士豪情萬丈地來到這里,但最后總是被雨打風吹去,變得昏昏沉沉。
109、同時表彰李定國、張煌言、瞿式耜、何騰蛟等南明抗清志士,借此激發廣大民眾的“陸沉之痛”。
110、一名職務犯罪服刑人員姚志方寫了一幅字“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
111、靈公不禁伸眉鼓掌,仰天長嘯曰:“何三晉之士既眾且忠乎哉?可惜我大秦獨少此等忠義之志士也!”。
112、書生辦報,直言讜論,志士匡時,關心民瘼,但由于使用文言文,深奧難懂,讀者局限于士紳和學子。
113、令叔祖忠勇血性,素肯急人之急,況邊防日警,宵旰憂勤,正臣子枕戈之日,即志士攬轡之秋。
114、“辛亥之秋,鄂師既舉,各省尚多遲回觀望”,滬蘇志士“冒諸險艱,創義于滬上。
115、“近世志士舌敝唇枯,惟企強中國以比歐美。
116、其次,龔自珍等呼吁改革的志士仁人,跳出了白首窮經的小圈子,把視野與精力,大量放到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的問題上。
117、言外之意就是,隆武帝可算是給你父親害死的,你也就不要再假惺惺地,快點改個旗號吧,這樣文人志士才會愿意跟隨你的。
118、把徽章船票收好,我抱起沙奈朵走出了道館,這個馬志士雖然兄貴了一點,人還是不錯的。
119、王室日卑,號令不出國門,這正志士憤痛的時候,朕不能坐視陵夷,卿但為朕調兵輸餉,朕自委諸王用兵,成敗與卿無干。
120、好,算我一份,讓抗日志士的豐功偉績,萬世留名!
121、湖南紳士等蹈厲奮發,提倡桑梓,志士漸集于湘楚。
122、城內有一位熱心的志士朱九丹倡議勸辦國民捐,并立演說收捐處。
123、還是去爬一爬岳麓山吧,古老的門庭展示著書卷的芳香和力量,掩青疊翠間,志士的墓志銘還在指點前進的方向。
124、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偷來的水能用的安心嗎?
125、一回首間,遽有今昔之感,不必謂志士之光陰短、而勞人之歲月長也。
126、為了江山社稷,公而忘私、國而忘家,當時晉國的有關仁人志士真不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