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是造句
用“常常是”造句 第6組51、舊社會常常是民生凋敝。
52、她在家中很受歧視,常常是忍氣吞聲,暗中流淚。
53、我家破落以前,常常是冠蓋相望,而今卻落得“門前冷落鞍馬稀。”。
54、所有的離群者都共有另一個特性,那就是:他們都能夠帶著一種客觀的興趣來觀察自己,就像人們觀看一件藝術品。也許對他們最好的描述應該是這樣的:他們對自己都持“旁觀態度”,這與他們對生活的總的態度一樣。因此,他們常常是自己內心沖突的優秀的觀察者。
55、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的生活節奏很快,忙得沒有時間去做其他任何事情,甚至吃飯的時候常常是狼吞虎咽。
56、今年我在白金漢大學的情報史專業取得碩士學位90歲畢業似乎印證了"大器晚成"這個詞,不過這樣的結果并不是突然而至的,這常常是需要經過長期積累才能達到的頂峰。
57、吃大鍋飯時,人們常常是得過且過,不求進取。
58、現在出差,交通方便,常常是朝發夕至。
59、相比之下的反面角色則反差很大,常常是奇形怪狀,賊眉鼠眼,陰陽怪氣。
60、大人的世界除了有用沒有用,還有值錢不值錢。其實讓孩子最愛的,常常是撿來的小鳥羽毛、石頭、樹葉,還有父母的陪伴。要么不值錢,要么錢買不來。
61、我和李蕓是莫逆之交,金錢方面常常是不計較的。
62、過去,村里人成年累月地開山造田,常常是風雪陪炮響,星月伴人歸。沒有過去的勞苦,哪有今天的豐收。
63、在世界上的一些地方,圣誕節前夕的景象常常是這樣的:大人們在購物大軍中搶購圣誕禮物,體驗圣誕前"最后的瘋狂"或是等孩子們睡著后,爭分奪秒的把玩具拼好。
64、這個人脾氣暴躁,常常是言語未落便大打出手。
65、他在工作上進取心不大,常常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66、講座給人的感覺常常是非常正式且言之無物;背誦總是非常的枯燥且徒勞無益。
67、所以教師自身也不夠重視,對翻譯技巧的講授缺乏整體的規劃,常常是有時間就講,沒時間就不講,隨意性很強,講解時也是只言片語,缺乏系統性,至于對學生進行系統的翻譯訓練就更少了。
68、“眼高手低”常常是名家漸漸無聲無息的重要原因之一。
69、安于現狀,不求進取,怕吃苦受累,沒有迎難而上、搶抓機遇、負重奮進的信心和決心,常常是畏難發愁,等待觀望,坐失良機,被動應付。
70、他拿了別人的東西,所以特別害怕,常常是做賊心虛的樣子。
71、參加追悼會的程序常常是,先受一次深刻的人生教育,然后大家一起抽煙喝酒打牌。
72、人所以會有偏見,常常是因著固執,管窺蠡測,以為自己的所知所見,就是人生的真相。
73、這種情況下,受迫害的一方常常是百口莫辯,而也可能由此留下疑點。
74、罷工常常是工人的最后手段,因為中國政府偏向于通過談判解決分歧,而罷工與這種偏好背道而馳。
75、幸福常常是朦朧地、很有節制地向我們噴灑甘霖。你不要總希冀轟轟烈烈的幸福,它多半只是悄悄地撲面而來。你也不要企圖把水龍頭擰得很大,使幸福很快地流失。而需靜靜地以平和之心,體驗幸福的真諦。
76、到了冬天,大西北常常是冰天雪地。
77、所有的規矩都是領導者制定的;所有的規矩又常常是領導者破壞的。制定規矩時,領導者要的是秩序;破壞規矩時,領導者講的是“創新”。所以,正確的一面就總是在領導者那邊。
78、我輕輕地嘆息一聲,一個風云數百年的朝代,總是以一群強者英武的雄姿開頭,而打下最后一個句點的,卻常常是一些文質彬彬的凄怨靈魂。
79、功夫常常是會負有心人的;功夫負不負有心人本該沒有那么重要的,“有心”的價值是不能用“負不負”來衡量的。
80、小的時候,想象自己是一個蜂窩,各式各樣普通的粗人,全像蜜蜂斯的把生活的知識和思想送進蜂窩里,他們盡自己所能做到的慷慨大量地豐富的心靈。這種蜜蜂常常是骯臟而味苦的,但只要是知識,就是蜜。
81、我回想過去三不五時的相親經歷,即便沒有碰到特別驚悚的例子,但也常常是在短暫的結束后,只希望手邊能有根甘蔗能讓我把對方揍出糖尿病。
82、侵略軍在中國任意踐踏人民的生命,常常是格殺勿論。
83、最近,他對孩子上學的事更加憂愁了,常常是夜不成寐,食不甘味。
84、有些報刊的報導常常是文過其實。
85、他的主意常常是想當然,與實情不符,所以人們稱他為梁上君子。
86、負重奮進的信心和決心,常常是畏難發愁,等待觀望,坐失良機,被動應付。
87、自言自語產生在最初的無意識的反應之后,如果最初的無意識反應是認知被扭曲,情緒反應逐漸增強,則可能不是起源于無意識;然而它常常是如此地難以顯而易見,以至于它必須至少架起一座通往潛意識的橋梁。
88、從古到今,人世間有過多少這樣的陰差陽錯!這類生活悲劇的演出,不能簡單地歸結為一個人的命運,而常常是當時社會的各種矛盾所造成的。
89、沉默就常常是必要的,沉默可以通向有聲有形的語言所不能到達的地方,就像浪,舒緩下來,感悟到了水的深闊、水對浪的包容、水于浪永久的夢想意義。
90、降臨到你身上的苦難,常常是上天要把你的心志磨勵得得更加堅強,成長得更加更加挺拔。苦難對于一個樂意和迫切成長的人來說,是非常有營養的補品!
91、他為張家長李家短的瑣事奔波,常常是席不暇暖。
92、平民百姓對達官貴人常常是側目而視。
93、大千世界,蕓蕓眾生,色彩紛呈,常常是好壞參半,魚目混珠,真假難分,只有用心地“辨”,才能分辨真假好壞,才能認清東西南北。
94、眾口難調,結果常常是平庸的折中主義糾集一處。
95、數不清的農民起義和朝代更替,大都是國家利益與農民利益惡性互動的結果,也就是說,農民常常是被統治階級和上層社會逼到了生存危機的最邊緣,除了揭竿而起他們沒有別的出路。
96、他打起人來常常是左右開弓,十分厲害。
97、在西班牙,殺人太隨便啦,而且常常是沒有真正的必要,草菅人命的事多得很,事后無法補救。
98、人類在進步。這種進步常常是由看不見的思想產生的。思想這樣虛無縹緲無可捉摸的東西,在發展到一定的時候,竟然會動搖一個強大的實體,這實在是世上最大的奇觀。思想的發展有一個過程,精神成果對社會產生的影響往往是滯后的。
99、日本侵略軍所到之處,常常是燒殺搶掠,雞犬不留。
100、這個風景如畫的古城在過去10年越來越受到游客的青睞,節假日常常是人滿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