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造句
“居安思危”的解釋
51、這就是要居安思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亂,這樣才能長治久安。
52、但“居安思危”很不夠,應是“居危思危”。
53、李世民自己,時時注意以史為鑒,夙興夜寐,居安思危,同時也不忘對臣下不時進行誡勵。
54、諸如自強不息、敬德修業、厚德載物、居安思危等等勵人或自勵的訓語箴言,代代相傳,融進了中國人的血脈,無疑是傳統文化中可貴的精神財富。
55、要知道,沒有一點居安思危的意識,無論個人還是國家,難免“始而驕佚,繼而流蕩,終而溝壑”。
56、學習的境界,要求我們重提居安思危、居危思危的格言。
57、只有全面系統地認識歷史,才能更好地把握現在,把握未來,才能居安思危,盛不忘衰。
58、就是只思輕裘緩帶,珠光寶氣,不想居安思危、病骨支離。
59、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者也。
60、統治集團的那些王公貴戚們只知道花天酒地,爭名逐利,完全沒了居安思危的憂患感。
61、孫子的“重戰”思想提醒人們,居安思危,常備不懈,防止因麻痹大意、寢兵偃武而使國家和人民受禍于猝然之變。
62、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63、居安思危,居危思危,打出的是一套套謀發展、爭跨越的重拳。
64、有人說,我們要居安思危,我說汕頭不僅是居安思危,而且是“居危思危”。
65、居安思危得安,居安思安得危;持有終身之備,方無一朝之患。
66、“和平并不等于安全,發展也蘊含著風險;不僅要居安思危,還要居危思危”;“大國崛起,需強大國防;民族復興,需安邦大略。
67、要解決這些矛盾和存在的問題,必須居安思危,增加機遇意識、憂患意識和發展意識,克服小富即安、不思進取的思想。
68、“目前不是居安思危的時候,而是居危思危。
69、十天前在寄給鎮守薊州的將軍信中,就特別提及有關首輔大人的情況時,隱隱透露出自己的擔憂,將軍深以為然,以為居安思危,確應如此。
70、所以林峰不得不居安思危,枕戈坐甲。
71、居安思危,能有幾人做到啊?東魏王族貪圖安逸,不思進取,何況塞外胡族皆有我大漢與西趙抵御,其偏安內地,上梁不正下梁歪,舉國上下窮奢極欲,安能強國?
72、要樹立紅線意識,就要時時刻刻有“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的思想,無一時不警醒,無一刻不惕懼,始終把安全工作置于首要位置。
73、筆者以為,沒有一點居安思危的意識,無論個人還是國家,難免“始而驕佚,繼而流蕩,終而溝壑”。
74、“如果說以前是居安思危的話,那么2006年的工作就是‘居危思危’。
75、在成功中預見危機——居安思危;在危機中找到機遇——居危思危。
76、我們要居安思危,要增強防范意識,要增強糾錯能力,要認清是非功過,要主持公正公平。
77、足以讓人警鐘長鳴,居安思危,除了常備不懈提高安全意識,強化生產現場安全細節管理,除此之外,選擇一把穩固堅實,輕盈耐用,安全舒適的安全梯更是關鍵環節。
78、這樣的時代,可謂“盛世”;另一方面,《五子之歌》卻并非盛世歡歌,而是典型的危言,甚至不是“居安思危”的產物,而是“居危思危”的產物。
79、認為君與民好比舟與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應‘薄賦斂、輕租稅‘,‘居安思危、戒奢以儉‘,以鞏固封建統治。
80、本報訊(記者方佛平)居安思危,寧可不震,不可不防。
81、“和平并不等于安全,發展也蘊含著風險;不僅要居安思危,還要居危思危。
82、保護山西環境,已經不能居安思危,而應該居危思危。
83、必須常敲安全之鐘、長記事故之痛,吸取教訓始終警鐘長鳴,居安思危做到慎始慎終。
84、欣逢盛世,國泰民安,正好安享太平,但是,一個清醒的民族更應居安思危,盛不忘衰。
85、苦藥利病,苦言利行,伏惟居安思危,日慎一日。
86、老班長說得對!國雖安忘戰必危啊!我們要把居安思危的思想一代代的傳承下去,絕不能出現二世祖!
87、雖然現在是和平年代,但是我們不能當老爺兵,要居安思危,要時刻做好打大仗的準備。
88、為此,他不僅勤儉治國,且以生活清廉為快樂,并詔示子孫國雖強盛,但更亦居安思危,防微杜漸。
89、為此,嬴政大帝以六國破滅為戒,居安思危,借天地運行之道,鑄銅人十二個,彰顯朝綱永振不怠、國運昌盛不衰,其用心何等良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