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造句
“小兒”的解釋
201、 落日欲沒峴山西,倒著接蘺花下迷。襄陽小兒齊拍手,攔街爭唱。李白
202、 沐舒坦霧化吸入與頻譜儀照射聯合治療小兒肺炎的療效顯著。
203、 目的:比較針刺推拿法與西藥治療小兒腹瀉的療效差異。
204、 2008年1月的一個下午,內森?李NathanLee下班回家,發現他的兩個小兒子擠在一張兒童床上大哭。
205、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辛棄疾
206、 目的:優選小兒柴胡栓的制備工藝.
207、 是的,小兒科醫師.令尊是做什么的?
208、 目的探討高頻超聲對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的臨床診斷。
209、 目的:研究視黃酸受體基因在小兒淋巴結的表達與B細胞發育的關系,闡明視黃酸促進抗體產生的途徑與機制。
210、 他在兩歲半的時候患了小兒麻痹癥.
211、 嬰兒發燒時,母親會給小兒科醫生打電話。
212、 中國公共健康體系建立于一九五零年,仿效蘇聯模式,意在監控瘟疫,狂犬病,霍亂和小兒麻痹癥。這個組織在2003年非典爆發時凸顯人力不足和反應遲鈍。
213、 例如在捐助者的慷慨幫助下,我們已經站到了消除小兒麻痹癥的門檻上。
214、 目的:提高小兒急性腸套疊空氣灌腸整復成功率及預防并發癥.
215、 開塞露能有效誘導排尿,解除小兒包皮環切術后尿潴留。
216、 結論:紅霉素和氨茶堿聯合是治療小兒哮喘既有效又經濟的藥物。
217、 目的提高對小兒睪丸內胚竇瘤CT表現的認識。
218、 那時小兒麻痹癥在我這個年紀的孩子中很常見。
219、 父親坐在辦公桌旁,正盯著那些會萃了一個月來的賬單,這時,他的小兒子沖了過來,年夜聲宣布揭曉。
220、 18歲的小兒子謝立元佝僂著坐在上面,口角流涎,呆呆地看著門口。
221、 旱蓮草煮水擦敷患處有助治療小兒濕疹。
222、 即便是聲名遠播的大廚,做他們覺得算小兒科的甌菜名菜“雙味蝤蛑”10次,結果也可能出來10個味兒。
223、 而竇太后由于偏愛這個小兒子,“賞賜不可勝道”,據說梁國“府庫金錢且百巨萬,珠玉寶器多于京師”。
224、 再仔細一看,一包名為“小兒復方磺胺二甲嘧啶散”的有效期截止2006年6月。
225、 如果說沽名吊譽是文壇登龍術的草創階段,那么歷經70年歲月打磨,文壇登龍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了,靠傍富姐希圖一炮走紅顯然是小兒科。
226、 “舍小”,就是謙稱自家或比自己年紀小的親屬,如舍侄、舍弟,稱呼自己孩子,小兒、小女。
227、 六神丸主要用于治療咽喉腫痛、單雙乳蛾、爛喉丹癌、喉痹失音、乳癰背發、痛瘍疔瘡、無名腫毒、口舌糜爛、小兒熱癤,聲帶息肉、牙痛、流行性腮腺炎等。
228、 今年1月26日,新任指導員蘭茂孝接到圖爾迪的電話:他兩歲的小兒子伊斯坎代爾高燒不退。
229、 中成藥中功勞去火片、小兒雙清顆粒、頭風痛膠囊、婦科調經片、胃蘇顆粒、復方穿心蓮片等,也是市民日常用得比較多的藥。
230、 李白說我們現在用人“如淘沙取金、剖石采玉,皆得其精粹者”,他們那時“任人之道如小兒市瓜,不擇香味,惟揀肥大者”,太看重外表了。
231、 在給小兒服藥時應該養成先看藥名,查對后再喂服的習慣,萬萬不可馬虎從事,以免由于一時疏忽而給小兒帶來不必要的痛苦和危害。
232、 而在岳麓區望月湖小區,51歲的張茂斌被7歲的“小兒子”軒軒折騰得滿身是汗。
233、 入門時有客在,中有田漢,亦抱小兒,轉顧間已出門引去,僅記其面狹長。
234、 在拿刀弄杖的描寫中還有許多日常生活,小兒女的絮語,也寫了她們的求神拜佛。
235、 由于臨床表現不同,在本書中把癢疹分稱為小兒癢疹、尋常癢診、結節性癢疹、妊娠癢疹和夏季癢疹等。
236、 兒科專家告訴記者,由于小兒在出生后最初階段,神經系統不成熟,各種生理功能還不協調,會出現嗆奶、漾奶等癥狀。
237、 據《本草綱目》記載,雪水“甘冷無毒,解一切毒,治天行時氣瘟疫、小兒熱毒狂啼、大人丹石發動、酒后暴熱”。
238、 前幾年,小兒子因所在單位銀川絳綸廠效益不好下了崗,一直找不到工作閑待在家里。
239、 保持室內通風涼爽,小兒要勤洗澡,及時擦干汗及更換衣服;發熱、臥床的病人要勤翻身,經常洗擦皮膚。
240、 如果您的孩子經常流黃鼻涕,應該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以確認孩子是否患上小兒鼻竇炎。
241、 口瘡可見于各種人群,尤多見于小兒,癥狀為牙齦、舌頭、兩頰內側口腔黏膜處出現黃白色潰瘍面,患者局部疼痛、口角流涎,影響進食,好反復發作。
242、 這哥們就回答,“甚為造化小兒相苦,尚何言?”——老天爺不想讓我活命,我病的很苦啊,沒有什么好說的。
243、 他請求不要殺死他,他有老婆和小兒子,放他一馬、他要到100米處美軍救援隊去。
244、 北京中醫醫院兒科在京城一度享有盛譽,小兒咳喘、厭食、捏積等特色專臺,深受患兒和家長青睞。
245、 小學課本里有一篇《孔融讓梨》的故事,一字一句我記得特別清楚,那是父親從小對我——他這個小兒子的特別家訓。
246、 記者了解到,小兒疝氣,又稱小兒腹股溝疝氣,俗稱“脫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