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寓言造句

    “寓言”的解釋

    寓言[yù yán] 寓言 (文學作品體裁)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來寄托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的文學體裁,字數不多,但言簡意賅。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擬人化的動植物或其它事物。該詞最早見于《莊子》,在春秋戰國時代興起,后來成為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 寓言 (漢語詞語)用假托的故事或者自然物的擬人手法,來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的文學作品,常帶有諷刺和勸誡的作用。(《現代漢語詞典》第1544頁) 我國古代的寓言,起源于勞動人民的口頭創作。“寓言”一詞最早見于《莊子》,具有用故事來幫助說理文體元素。《揠苗助長》、《自相矛盾》、《守株待兔》、《刻舟求劍》等都是出自先秦散文。 《伊索寓言》是外國文學中早期寓言的代表作,大部分是擬人化的動物寓言,少部分是以普通人或神為主人公。
    用“寓言”造句 第11組

    101、這樣看來,中國人的海洋意識不可謂不久遠,而這則寓言,是以“坎井之蛙”喻戰國時的趙國詭辯家公孫龍,以“東海之鱉”喻莊子。

    102、莊子借井蛙觀天的寓言,說天只有井口大。

    103、原是以寓言形式假設的一個人名,實際上指一種混沌不分、深不可測的狀態或一種無知無覺、不分是非、不分古今的精神境界。

    104、他指責韓國方面的態度就像是伊索寓言里的說慌者。

    105、我國古代有一個寓言故事,叫“疑鄰盜斧”。

    106、整場演出是以“龜兔賽跑”這一耳熟能詳的寓言故事作為主線,“杞人憂天”、“宋人酤酒”、“掩耳盜鈴”等經典寓言故事環環相扣。

    107、何云昌,中國最著名的行為藝術家之一,其作品《抱柱之信》轟動一時,他將自己一只手澆鑄于水泥里24小時,再現了《莊子》寓言里的場景。

    108、“狼來了”,中國人對這則經典寓言,可能是家喻戶曉,耳熟能詳。

    109、坦率地說,這看不出與“朝三暮四還是朝四暮三”的寓言有什么區別?但結果卻讓有關部門“偷著樂”,因為一些學校和家長都興沖沖地開始支持了。

    110、鞠萍姐姐本月來鄭“講寓言”。

    * 在線查詢寓言造句,用寓言造句,用寓言組詞造句,包含寓言的句子。
    寓言

    關于寓言的詩句

    關于寓言的成語

    其它詞語造句

    相關鏈接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