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造句
用“孫權”造句 第11組101、 劉備、孫權外親內疏,關羽得志,權必不愿也。
102、 它接待游人登臨遠眺,展覽三國武昌歷史,與觀音閣、孫權廣場、怡亭銘等歷史文化景點珠聯璧合,一躍成為虎年春節武漢城市圈游客赴當地游覽的首選。
103、 孫權害了朕弟,又兼傅士仁、麋芳、潘璋、馬忠,皆有切齒之仇,啖其肉而滅其族,方雪朕恨,卿何阻耶!
104、 昔張遼八百壯士破孫權十萬大軍!今日我張文遠三百鐵甲也要讓數萬黑山賊落荒而走,從此再提巨鹿二字膽戰心慌!
105、 當年孫權堂弟的兒子孫壹,帶著部下投降曹魏,魏國封他為車騎將軍、吳侯,并將故主曹芳的貴妃邢氏嫁給他為妻。
106、 “狂士也,用之何益!”孫權不滿意的,是龐統的狂。
107、 眾官員七嘴八舌,都是無益之詞,孫權自然不會在意,有時候察納雅言也是過場。
108、 肅乃辭孫權,至陸口,召呂蒙、甘寧商議,設宴于陸口寨外臨江亭上,修下請書,選帳下能言快語一人為使,登舟渡江。
109、 作為江東承前啟后的重要人物,孫權不得不慎重對待,沒有張昭的幫助,哪有他孫權的以后呢?更不要說割據江東,稱王稱帝了。
110、 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于肘腋之下。
111、 襲奪荊州,擒殺關羽,孫權深知這大大得罪了劉備,劉備一定會興師問罪。
112、 最初嫁予吳郡陸姓世家的陸尚,陸尚死后,孫權為討虜將軍,駐屯吳郡時,娶徐氏為妃子,不過她也沒有兒子,于是繼續由她養育庶生的長子孫登。
113、 孫權收回馬來有三丈余遠,然后縱轡加鞭,那馬一跳飛過橋南。
114、 到了東漢末年,也就是209年,劉備和孫權爭奪荊州,最后被孫權奪走了長沙,他就把長沙地區的東部設為瀏陽縣。
115、 權拆視之,書中勸孫權遷居秣陵,言秣陵山川有帝王之氣,可速遷于此,以為萬世之業。
116、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孫權、劉備,用盡機關,徒勞心力,只得三分天地。
117、 孫堅,孫武的后代,155年生,外號生子當如孫仲謀,不過也確實給他作到了,生個孫權還不是小兒科。
118、 的盧飛躍檀溪救劉備,照夜玉獅子長坂坡救趙云,絕影宛城救曹操,快航寶馬于逍遙津飛過小石橋救孫權。
119、 當曹操征孫權無功而還時,任命張遼與樂進、李典等部領七千馀人馬屯守于合肥。
120、 這次被吳軍斬殺,諸葛恪命人把韓綜首級送回建業,以祭告孫權。
121、 曹操、劉備、孫權一路打著勤王、稱霸、興復漢室的旗幟使隊伍逐步壯大,逢山開道,遇水架橋,而終成鼎足。
122、 周瑜聞大驚,行坐不安,急修密書付張鋒持回見孫權。
123、 其后遺癥是,雖然孫權寫了那么一封情文并茂的信,也未換回大臣對他的信任,更未真正檢討自己信任“校事”。
124、 三國末年,一代武圣漢壽亭侯關羽敗走麥城,最后終被孫權捕獲,因誓死維護忠義,不肯降吳而被殺。
125、 七十六歲死在丞相的位置上,死后吳主孫權著素服吊唁,哀榮之盛,無人能及。
126、 顧雍被緊趕慢趕的御醫們架走,吾桀寸步不離的緊跟在后,大殿中只剩下孫權與步騭君臣二人四目相對,心中翻騰個不停。
127、 孫魯班又稱孫權生病時王夫人面有喜色,孫權聽后責罵王夫人,致使王夫人憂悶而死。
128、 孫權當即向隨行官吩咐置農官,屯田免稅,并勒碑于蒿山。
129、 被譽為“曹衣出水”的三國名畫家曹不興,有一次在吳王孫權宮內作畫。
130、 三國締造者劉備、曹操和孫權于陰司相遇,回憶當年爭霸盛況、帝王大業,各自欷歔太息不已。
131、 吾與孫權唇齒之邦,不容不相援。
132、 主公(劉備)在公安時,北畏曹公之強盛,東憚孫權之進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于肘腋之下;當此之時,進退狼跋……
133、 月底等得不耐煩的曹丕認為自己受了孫權的愚弄,盡起魏國名將,曹休、張遼、臧霸一路;曹仁一路;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一路,三路大軍攻吳。
134、 東南州郡山區的山越人,阻險割據,甚至北聯曹魏,反對孫權勢力向南方內地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