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造句
“太祖”的解釋
151、明太祖朱元璋特遣專使吊祭奢香,同時敕建陵園、祠堂于洗馬塘畔。
152、我聽本朝掌故,當年太祖爺炮轟功臣樓,殺的這些人,何曾不是同生死共患難來著的。
153、太祖馬上命令錦衣軍在禁宮內外大小城門搜尋盤察,可偏偏不見什么線索。
154、當年明太祖朱元璋建都金陵,為了以示慶賀,在城內搭彩樓,并在秦淮河上放水燈萬盞,一時蔚為大觀,上行下效,這個風俗很快就傳遍了明朝各地。
155、明太祖朱元璋有些著急,決定自上而下整治一下這揮霍浪費的吃喝風,只是一時難以找到合適的時機,經過冥思苦想,他終于想出了—個好辦法。
156、宋太祖得知此事,在開寶八年追封黃晟為“江廈侯”;宋理宗在淳祐八年加封他為“靈翼侯”。
157、他當皇帝時,中了宋太祖的反間計,將手下的猛將林仁肇鴆殺了,自壞長城。
158、而自太祖即位,手握重權,股掌間翻云覆雨,倒海移山,可謂真命所歸。
159、一是,說太祖高皇帝令內臣將奢香“引入宮見太后”,洪武朝的太后是誰?當然只有朱元璋的母親,但他的父母早在元末朱元璋參加香軍時就已亡故。
160、秦國大長公主,宋宣祖趙弘殷之女,母昭憲太后杜氏,宋太祖同母妹。
161、太祖以為大將,不使典兵,常在坐席言議。
162、太祖拿定主意,并不派兵據守,得著一地,攻破一城,擄掠了個飽,就丟掉了,風馳雨驟,又往別處去了。
163、天以大遼之政柄授金,天所賜之地,大遼豈得而反之乎!又金帝,天子也;元太祖,金之屬國也。
164、追騎垂及,而太祖馬斃,五騎相顧駭愕,孔溫窟哇以所乘馬濟太祖,身當追騎,死之。
165、除非大耳劉、曹阿瞞、碧眼兒這般的開國太祖,這要和一個默默無聞的人同歸于盡了,豈不是侮辱了他人中呂布的名頭。
166、太祖辟矯為司空掾屬,除相令,征南長史,彭城、樂陵太守,魏郡西部都尉。
167、8月21日晚,哈爾濱市警方循線追蹤至吉林扶余,在當地警方配合下,于扶余太祖路往繁華路街上,將哈爾濱特大殺人案犯罪嫌疑人趙志當場抓獲。
168、怎能如太祖一般馳騁疆場,贏取天下。
169、耳后,大周皇朝初定,周太祖卻舍武求文,大肆啟用文人輔政,那些曾經和他一起打天下的武將幾乎都被他杯酒釋兵權,封了爵位后給涼到了一邊圈養。
170、皇藏嶼在省內小有名氣,相傳明太祖朱元璋曾躲避元軍追殺在此處藏身幾日。
171、孫策轉斗千里,盡有江東,聞太祖與袁紹相持于官渡,將渡江北襲許。
172、明太祖時,其后裔又立下了許多功勞,明太祖以“翦除盜寇”有功,賜之以“翦”姓。
173、宋太祖杯酒釋兵權之后,給了石守信等開國功臣巨額的財富,后人為了爭奪這筆寶藏而陷入爭斗。
174、后梁太祖朱溫,這個原叫朱三的農民,黃巾起義的叛徒,因出賣農民軍而富貴,后又弒殺唐哀帝自立。
175、惟我太祖,奮起草野,攘除奸兇,光復舊物,十有二年,遂定大業,禹域清明,污滌膻絕.
176、上承太祖開國之緒業,下啟大清一統之宏圖,馬踏大明,留頭不留辮,留辮不留頭,漢民皆為我奴!
177、你就當一回明太祖,學他北逐蒙元,我們做你的開國功臣,不過你可不能學他卸磨殺驢啊!
178、群封還教,以為模、逵穢德,終必敗,太祖不聽。
179、大唐英烈傳之矮凳兒本紀之總序大明一朝之建立,歸根結底太祖首功。
180、明初國力強盛,自明太祖朱元璋之后,無論是一代雄主朱棣,還是朱棣之后的仁宣二帝還都能嚴格執行祖宗成法。
181、當陸沉鐘的警世轟鳴過后,神陸大地上只剩下一片殘垣斷壁,擎太祖良木珌戡定禍亂,混一四海,建立起遼闊的大擎王朝。
182、神宗即位,謂創業垂統,實自太祖,顧無以稱。
183、作為后世的一位有頭腦有功夫的少校軍官,他深知大耳劉、曹阿瞞、碧眼兒這般擁有太祖潛質的貨色有多么可怕。
184、太祖南定燕趙,日不暇給仍世征伐,務恢疆宇。
185、少林寺在洛陽福王的轄區,當初太祖皇帝朱元璋下旨削減所有道觀、寺廟的莊田、義田,少林寺原本數千畝的良田被收回。
186、據《涑水紀聞》所載,太祖死后,宋皇后召的是其子秦王趙德芳,而趙光義卻搶先進宮,造成既成事實。
187、強烈建議當局給這個奸臣賊子鑄一座跪像,跪到我大清太祖太宗陵前,讓我們大清子民鞭笞唾罵!——某個無比吹捧大清酋長的清史磚家痛哭流涕的這么說。
188、王武聽了一會便意興闌珊,這個評書中的楚太祖與自己所知道的項少龍性格迥然不同,儼然成了一不解風情的面具式英雄,原著開篇的香艷情節亦被刪汰全無。
189、清入中原后無不增飾描繪清太祖、清太宗“夢一中原”。
190、有趣的是,成吉思汗和札木合的答闌版朱思之戰,秘史說札木合勝了,元史本紀卻說太祖勝了。
191、徽、欽二帝及其后妃身著白衣素服,其余官民赤裸上身、披羊裘、系氈條,行牽羊禮,拜祭金太祖。
192、他與咱們太祖相約一在廟堂、一在草野,銷盡天下之兵后,便獨自一人盡困江湖草莽、高人逸士二十九人于采石磯上大石坡,一戰功成,也開了江湖上二百多年承平之基。
193、相傳,太祖皇帝問鼎中原,初分天下,便把國土分為九大州,分與九個皇子統領,皇子之下再分封士大夫等人,史稱州系。
194、然而在宋太祖秘密誓約的約束下,只要宋高宗未予首肯,他始終無法殺害官卑職小,而又貶黜流放的胡銓。
195、你擅自扣押朝廷重臣,并用邪術加以控制,圖謀不軌,尚幸太祖皇帝高瞻遠矚,杯酒釋兵權,使你美夢破滅,其罪一也。
196、己卯,追謚皇高祖曰宣簡公;皇曾祖曰懿王;皇祖曰景皇帝,廟號太祖,祖妣梁氏曰景烈皇后;皇考曰元皇帝,廟號世祖,妣獨孤氏曰元貞皇后;妃竇氏曰穆皇后。
197、早在洪武2年定內侍官制時,明太祖下詔規定太監不可過百人,專職供灑掃、給使令而已,不可引為耳目心腹。
198、唐光啟四年德諲審宗權必敗,乃舉漢南之地以歸唐朝,仍遣使投分于太祖,兼誓戮力,同討宗權。
199、不錯,聽說是后周世宗柴榮的嫡派子孫,因陳橋讓位有德,宋太祖敕賜丹書鐵券。
200、即位的當天他祭謁太祖廟,行柴冊禮,御宣政殿受群臣朝賀,接受尊號曰嗣圣皇帝,尊述律平為應天皇太后,冊封皇妃蕭氏為皇后,祭告天地,遣使諭告諸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