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造句
“太宗”的解釋
151、太宗先引汾水水淹龍城,再一把大火,燒得龍城斷壁殘垣。
152、太宗堅執不從,侯君集身受皇命,浩蕩而來。
153、傳統的僧人都是遠離利益是非高人,唐玄奘影響后世,非因取經,是能拒唐太宗高官厚祿相邀而守戒緇門。
154、太宗在山西得到幫助,登基后,以“千日為民一日為官”的封賞謝山西父老,之后山西新郎都叫“新郎官”,娶媳婦叫“小登科”。
155、《清史稿鮑承先傳》載反間事亦同,言清太宗授承先以秘計。
156、由于太宗一手推行的府兵制無法支撐長期戰爭,致使唐朝無法承受與吐蕃打持久戰的龐大消耗。
157、在這種互利的基礎下,太宗時期,宋麗關系特別緊密,雙方信使往還,封贈通貢,無年無之。
158、學太宗明查明諫,難得虛懷若谷;當魏征冒死諫勸,更易憂讒畏譏。
159、就在宋廷按照宋金海上之盟為全部索還包括燕云十六州在內的五代以后陷沒各州而奔波交涉的時候,金太宗以北宋接納遼軍降將張覺為借口,揮師伐宋。
160、典型的“教育感化”如宋太宗,在京師立一“戒石銘”,上刻“爾俸爾祿,民脂民膏,小民可謔,上天難欺”。
161、太宗意稍解,賜萬紀而諭之,仍以祐前過,敕書誥誡之。
162、由于此案泄露天機、背景復雜、牽扯兩界三地重磅人物,后來經過三曹對案多方查實,連外圍莊家唐太宗同志都傳被閻王帶走協助調查了。
163、有一部文獻,叫《宋會要輯稿》中有一個遺詔,但是這個遺詔只能說明太宗的即位更可疑了。
164、乙酉(三十日),唐太宗又親往長安城西,“斬白馬,與頡利盟于便橋之上”。
165、據說一代名臣魏征就經常拿“明德慎罰”、“惟刑恤哉”之類的圣賢之言告誡唐太宗,唐太宗對此也深表贊成,而且在實際行動上也表達了對生命的尊重。
166、太宗創業盛京,同事諸王俱樹勛勞,而睿王之功為冠。
167、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能夠登上帝位,并取得貞觀之治的佳績,與他善納諍言不無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