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鼓造句
“大鼓”的解釋
101、昨日,69歲的“中國志愿服務貢獻獎”獲得者張晏生,表演孝老主題的自創湖北大鼓《孝道永傳揚》。
102、這一舉動大大鼓舞了士氣,烏拉兵很快就敗下陣來,十損之六七,其余都拋戈棄甲,四處逃命,落魄如喪家之犬。
103、他們原創的京東大鼓《赤桑鎮》,也是本場演出的節目之一。
104、巫寨鼓師已經擺好了獸皮大鼓,祭祀也已經燃起了火把,至于巫寨的咒師,蠱師,毒師緊緊的圍繞在同身傀儡的身旁,他們似乎在等一個機會,一個可以撿到大便宜的機會。
105、到了正月,我們還要請人演皮影戲,唱幾天樂亭大鼓,扭幾場秧歌,把我們“僑愛新村”農民的喜慶唱出來、扭出來。
106、北京的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各種曲藝形式精彩紛呈,評書、相聲、大鼓、雜技無不各盡其妙。
107、天津觀眾捧角兒時愛吆喝,挺熱鬧,但我覺得京韻大鼓不比相聲,還是應該靜靜地聽,用心去聽。
108、把明湖居旁邊的這座橋取名為齊音橋,乃是因為當時老殘在明湖居聽黑妞白妞唱梨花大鼓,這梨花大鼓就可以被稱為齊音。
109、司馬奕想了想,走到大鼓邊,拿起鼓錘,咚咚咚敲了起來。
110、武樂有兩人抬大鼓一面,一人擊鼓,兩人擊鑼,兩人擊大鈸,兩人擊小鑼。
111、小選手于清雅表演了一段山東快板,她還會山東大鼓、山東快書,學了主持人表演和繪畫,還是電視臺的小主持人,并有一個藝名“小蜜桃”。
112、它以清唱的形式出現,終于使昆腔在無大鑼大鼓烘托的氣氛下能夠清麗悠遠,旋律更加優美。
113、粵劇的梆子腔源自西秦戲,大鑼大鼓源自西秦戲,就連樂器的定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也以西秦腔為標準弦。
114、吉爾特用雙手握住短劍,一個突刺將劍尖扎穿了亞丘卡斯的喉嚨,濺出的大鼓黑血噴了他一臉。
115、京東大鼓、京韻大鼓、快板、平局、單弦、琴書、時調……這些傳統藝術形式,在和平區南市街得到了弘揚。
116、一切甘居中游的思想,在他們面前黯然失色;一切有志于為蘇中快速崛起作出貢獻的人們,都會受到巨大鼓舞。
117、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山東大鼓傳承人左玉華的徒弟,胡娜學習演唱山東大鼓多年,她的唱功深厚扎實、嗓音婉轉醇厚、表演靈活自然,受到觀眾們的認可和喜愛。
118、孔孟之鄉山東是文化藝術大省,歷史底蘊深厚,孕育了山東呂劇、山東大鼓、山東快書、山東梆子等多種藝術形式。
119、他自編自演作品形式多樣,有小品、農村小戲、新洲快書、接口數來寶、湖北大鼓、五句半、諧劇和快板,最受歡迎的是小品和小戲。
120、當地政府還給他們送來了大鼓、二胡、電子琴、調音臺等設備,鎮文化站的工作人員經常來指導,讓“歡樂莊稼院”越辦越火。
121、一說起京韻大鼓,很多人都會首先想到白發蒼蒼的駱玉笙老人一曲醇厚滄桑、回腸蕩氣的鼓曲“重整河山待后生”。
122、提起湖北大鼓,大家都會想起張明智。
123、劉鶚寫白妞唱梨花大鼓,芮麟寫王殿玉拉弦,哪個都能讓你醉半天。
124、記者了解到,活動周期間不僅有專業的曲藝演員獻唱,更為眾多喜愛駱派京韻大鼓的票友們提供了展示空間。
125、墓主人壁畫左側第一立面亦為兩侍女,手捧茶盤,側身相對而立,第二立面左側為侍女,右側為打大鼓和拍板的散樂吏,墓門兩側各站一位門吏。
126、梨花大鼓,又稱犁鏵大鼓、山東大鼓,是山東的一種傳統曲藝,屬于我國北方現存最早的曲藝鼓書、鼓曲形式,被尊為“北方大鼓藝術之母”。
127、戲中海棠紅唱堂會情節,還穿插演唱白玉霜傳統評劇、京韻大鼓和流行歌曲,惟妙惟肖,充分展現了王冠麗的多種藝術才能,令觀眾大飽耳福。
128、湖北大鼓傳人推出說唱《黃陂人說話》布衣參事點贊。
129、據廈門日報報道,八市大鼓魚店昨日有售一條近年來最大的虎斑魚,該魚重74公斤,每公斤售價160元,可賣11840元。
130、羅明成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樂器,一個大鼓,和一組云鑼,待那申王府的樂隊退下后,他在一個小伙子的幫助下把這兩樣東西搬了上去。
131、東北大鼓是流行于中國東北地區的漢族曲藝鼓書暨鼓曲形式,復州東北大鼓起源于京韻大鼓和山東大鼓,現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132、此外,來自馬祖的鐵板大鼓隊、馬祖仁愛國小合唱團以及福州閩劇院、馬尾童聲合唱團還為觀眾獻上了具有濃郁地方民俗風情的節目。
133、但一代梨花大鼓名家,“蓋山東”董蓮枝這個名字,如今恐怕是沒有幾個人知道了。
134、可是現在這些都已經快失傳了,現在會中幡大鼓的都是50歲以上的人了,沒有力氣,耍不動;年輕人有力氣,但不愿意學。
135、記者還在趵突泉公園白雪樓大戲臺觀看戲曲表演,并走訪大明湖畔的明湖居,觀看山東大鼓、琴書等具有山東特色的曲藝演出,感受濟南“曲山藝海”的文化特色。
136、兩盞長圓形各標有男家大姓和祠堂名的堂燈緊跟后面,燈后兩面紅旗飄飄揚揚,由大鑼大鼓,嗩吶等樂器組成的喜樂隊吹奏著喜樂,兩個人各背著一枝連葉帶根的“子孫竹”。
137、鐵片大鼓,一板三眼,唱腔輕快,好些村民都說,“這詞兒真好,我也想學學,回家唱去。
138、湖北大鼓作為咱湖北特有的民間藝術,近年來已越來越被人們所淡忘。
139、17日,在漢陽區“理論好聲音”進機關巡講巡演活動現場,建橋街鐘家村社區老黨員張晏生演唱著自己作詞的湖北大鼓。
140、1928年,張永發由唱山東大鼓改唱了河南墜子,憑著對藝術高超的悟性和執著的追求,在很短的時間內一躍成為河南墜子的佼佼者。
141、這鼓是懸掛在朝堂外的一面大鼓,我們常在影片中看到蒙冤百姓在衙門口擊鼓鳴冤的場面,所擊之鼓就叫“登聞鼓”。
142、清明節期間,游客可跟隨宮裝侍女隊伍巡游,觀賞絳州大鼓、腰鼓、秧歌、牛燈、金龍隊表演等,并可參與中華國學經典誦讀、趣味游藝等系列特色活動。
143、譚在藝術實踐中廣征博采,從昆曲、梆子、大鼓及京劇青衣、花臉、老旦各行中借鑒,融于演唱之中,創造出獨具演唱藝術風格的“譚派”。
144、“五音齊奏帶箋簧,大鼓說書最擅場,野調無腔偏入妙,皆因子弟異尋常。
145、武吵子、詩賦弦、女子大鼓、吳式太極拳等打擂。
146、拿起擊鼓錘,離無孤便是敲擊起來,咚咚咚!大鼓發出沉聲,同時落下一地灰塵,這大鼓似乎很久沒人來敲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