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卒造句
“士卒”的解釋
101、如此,關東長無水災,北邊不憂匈奴,可以省堤防備塞,士卒傳輸,胡寇侵盜,覆軍殺將,暴骨原野之患。
102、末將謹遵趙元帥旨意,現已訓練出精騎三千;另外十八大禁衛軍業已聚齊,悉心聽命;只等公子回來一聲令下,便身先士卒為國效忠!
103、我軍士卒焚毀棄擲無多余財物,并不是厭惡財物;不怕犧牲生命,并不是憎惡壽命。
104、有史料說明,秦軍士卒的服裝是自備的,兵馬俑塑造的士卒形象來自全國各地,而各地服色不同,因此服色雜的特點完全合乎情理。
105、再派士卒急造壘壁,以瓦覆蓋起來。
106、須臾,數之不盡的士卒,漫山遍野四散奔逃,倉惶中,丟盔棄甲的潰敗逃竄,在其身后,是一片讓人一眼望不到邊際的甲胄洪流,狀若瘋狂的叫囂著追趕廝殺。
107、戚繼光守薊州,此人年輕有為,賞罰分明、身先士卒,面相俊朗,頗有威信。
108、上城遙觀宋軍五個大營,深溝壁壘,刁斗森嚴,想必是休整士卒,以備攻城。
109、因為孫巖的身先士卒,更是平添了虎威軍的氣勢。
110、憲素善謀,多算略,尤長于撫御,達于任使,摧鋒陷陣,為士卒先,群下感悅,咸為之用。
111、“秦中士卒,以軍中為家,將帥為父母,不約而親,不謀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
112、兵進武昌的時候,軍伍鬧餉銀,各級軍官朝左良玉要,左良玉也沒有,便向武昌城的楚王要,楚王沒給,左軍下面的士卒,各個營房一下子全鬧了,四下劫掠武昌外圍。
113、這副將所說之話周清羽怎能不懂,可北門告破,寧王朝士氣大減,若自己不一馬當先,身先士卒的話,寧王朝此役必敗無疑。
114、吳軍強大,三百名士卒偷營劫寨,等于自投羅網。
115、徐庶自己則帶著剩余的士卒在細柳莊附近修筑防御工事,包括擺放鹿柴拒馬、挖掘戰壕、陷阱、藏兵洞、提前埋設轟天雷等等。
116、雷生的隊員和他自己都在隊伍中心,如果有危險,身先士卒的肯定是最前面的人,可是沒辦法。
117、關高昌身先士卒,對遺族的圍獵開始不久就輕松地斬殺了三十多人,手下完全沒有一合之敵,他眼見包圍圈逐漸縮小。
118、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明帝派將軍竇固、耿忠率士卒出酒泉塞,入伊吾廬(今新疆哈密),進行屯田駐兵。
119、就在這一愣之間,魏軍已經殺到楚軍面前,昭陽從震驚中醒來,及時做出了決斷,前軍士卒阻止魏軍推進,弓弩營退回第二道防線。
120、剛進營帳,屁股還沒坐熱乎的士卒們只得連忙趕向演武場,口中低聲咒罵著,怨忿非常。
121、夏軍終攻破永樂城,徐禧等人死難,宋軍二十多萬士卒役夫陣亡。
122、你們都別不服,今天我就身先士卒有一個給你們看看。
123、今強敵在近,城中屯重兵不能剪滅,令長驅深入,侵略他郡,雖欲謀自安之計,豈折沖御侮之用乎?我將身先士卒,死于寇矣。
124、從此士卒精強,歷朝莫比,征伐四方,所向克捷,唐中期以來養冗兵的積弊,一舉掃除了。
125、越接近大帳,蒙軍士卒的密度越高,雖然多數士卒武藝低微、卻勝在人多,層層的人浪撲將上來,幾乎殺不勝殺。
126、皇帝乃是順天膺命的九五之尊,天子無戲言,朱厚熜那句“莫非我大明真還有人敢讓朕的士卒赤手空拳去迎敵么”。
127、周倉,張郃奮勇當先,加上趙云也親自上陣,士卒自然大受鼓舞。
128、當下示意士卒在此等待,自己則是摸著墻壁的凹陷凸起處,慢慢往上攀爬。
129、王上,楚國不宣而戰,欺人太甚,魏輝愿率麾下將士討伐昭陽楚軍,我三萬弓騎士卒與楚國五萬士卒野戰,如屠豬狗。
130、土地水土保持不好,據有士卒說,暴雨成災時,土地被沖毀,南瓜等作物被沖到湖里去了。
131、褚恪雙臂發力,頓時掙脫了絆馬索的束縛,場中數百名士卒俱被褚恪拉倒在地,演武場上一片混亂。
132、耿恭和士卒推誠相見,同生共死,所以眾人全無二心。
133、曹操本人也是手持寶劍,爭先士卒,曹仁、曹洪和曹純等人也如下山猛虎直撲敵陣,好不容易才在包圍圈中打開一個救命缺口。
134、再看這夏軍大營,壁壘森嚴,五步一崗,十步一哨,隊隊巡邏士卒來往穿插,幾乎沒有任何死角。
135、安排完畢,滿令豪滿頭大汗的跑來;陳一凡和他一起帶著移動兵營的八百士卒做為第三路向寧番城開去!“你們去增援嗎?”。
136、袁紹正要下令士卒去探聽虛實,一陣沉穩中透著厚重好似磨著地面的腳步聲響起,帳內眾人抬頭望去,來人正是關羽。
137、這些士兵大多數盾甲戰士,看見過岡薩雷斯身先士卒地與深淵種族交戰。
138、一名士卒告訴他,他們正在討論怎樣才能讓神威大炮的射程可以調近,這樣一來就可以轟擊聚集在護城河附近的攻城士卒。
139、吾為汝御敵,費力勞心,汝今積財吝賞,何以使士卒效命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