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事造句
“國事”的解釋
101、那天晚上,他還接見了一些從京城趕來的重要大臣,于成龍、劉庸等,他們聚集在這個西北的小城堡里,共商國事。
102、如今國事蜩螗,命懸一線,再承受不住嘉靖、天啟那樣的皇帝了。
103、說來道去,這些個都是國事,他跑來湊個什么熱鬧勁呀!真是吃飽了撐的,沒事找事!將整件事翻來覆去地整理了一遍,很多疑問豁然凸現。
104、我渙渙朝堂人才濟濟,文武能者皆備,使其各知其職、各司其責、明察而治、正而行之,國事則無不可為也。
105、胡大人,下官一向聽聞你老人家胸懷大志,深得圣上賞識,您盡瘁國事、憂國憂民、徇國忘己、體恤百姓,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106、共商國是?還是共商國事?"是"與"事"。
107、乃共譖邵與樓玄謗毀國事,俱被詰責,玄見送南州,邵原復職。
108、小順子和柔藍躊躇未決,房門卻開了,霍琮滿面苦澀地走了出來,道:先生吩咐,為人臣子應以國事為重,令霍琮跟隨殿下左右,即刻動身。
109、國事艱難,主動摘愁帽、離危座唐睿宗李旦登上龍椅,得力于太平公主和兒子李隆基二人。
110、新華網達累斯薩拉姆3月24日電中國國家*席***24日抵達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開始對這個東非國家進行國事訪問。
111、臣等替萬民請命,懇請天后以國事為重,順天應時,早登大寶!
112、十五六歲時,閩人曾以某國事,開各界全體大會,研商辦法。
113、然朕國事繁忙,至今尚未履諾,昨日雁門太守回報,始畢親率20萬騎兵,號稱30萬大軍,今已兵至雁門,要求朕前赴會盟。
114、隨后孤星望更是力排眾議,任命莫問天為國師,總務北夷國事。
115、幾人落坐,談了一會兒國事,幾個人歲數有所懸差,可天資都十分高,交談之后,義氣相投,都生起了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116、事后跟屬僚說:“此次變亂,各督撫中如無我輩四人搘柱,國事尚可問乎?”。
117、以此下去,疥癩之疾就會聚沙成塔,國事就難以收拾了。
118、明帝尚不忍加罪,仍令衣租食稅,惟不得管屬臣吏,另命國相中尉,代理國事,慎加約束。
119、1916年11月8日凌晨,戎馬倥傯、盡瘁國事的蔡鍔將軍在日本福岡赍志而歿,年僅三十七歲。
120、望諸位同學,勿別生枝節,勿虛擲光陰,即日恢復學業,努力培植自己,以為有用之材,將來在救國事業上,一定可以收最大的效果。
121、是京城第一大幫派,諸事繁多,自不允許像蔡京常在朝中召開什么國事大會一般,其實只是歌功頌德,相互諂媚,虛飾浮華,吃喝玩樂一翻算數。
122、昔日終宋一朝,國事為朋黨之爭所廢。
123、對于大唐來說,憲宗元和的這幾年正是國家轉型的關鍵時刻,真正是國事蜩螗的時候了。
124、為伍總長個人計,誠死得其所,惟元老凋謝,自后其謀國事,同德一心,恐無如伍總長其人矣。
125、如今國勢顛危,岌岌不可終日,我若徒守禮之節文,終喪三年,這國事還有可為嗎?那才叫作棄義背禮呢!空守著這終喪三年之節文,不過徒為后之君子所譏笑罷了。
126、不知怎么陰差陽錯,卻被“上頭”“喬太守亂點鴛鴦譜”似地,放在了配合****席“國事訪問”的“中西工商峰會”上。
127、八、我們歡迎*彎當局的領導人以適當身份前來訪問,我們也愿意接受*彎方面的邀請前往*彎,可以共商國事,也可以先就某些問題交換意見。
128、他們可以共謀國事,也能制造負面消息。
129、眾人開譬百端,終不可,且言:“未奉明詔,不敢以縲臣與國事”。
130、那時侯,正是朝政日非,國事蜩螗,大軍壓境,民不聊生。
131、這日,忽由鄒那里轉奉到一道詔書,文天祥連忙整理衣冠,跪接讀畢,原來是起復文天祥仍為原職,命文天祥不必終守母喪,當以國事為急,速速出兵征元。
132、國事多艱,把這個坎挺過去吧………但愿灼然能夠早些回來。
133、家事、國事、天下事,盡匯一盆成麻辣火鍋,任你吃了后流汗流淚吐血噴飯。
134、地削發為僧,從此不理家事國事,一心向佛。
135、其一,國事艱難,皇冠變為“愁帽”,甚者寶座搖搖欲墜,朝不保夕,于是主動摘愁帽、離危座。
136、但日本理化學研究所中國事務所籌備室負責人寺岡先生則說:“中國有一些優秀的研究機構,人員基本上是從美國。
137、再說北京,崇禎皇帝自登極以來,肅清閹黨,重整朝政,憂心國事,苦撐危局,事必躬親,勵精圖治,宵衣旰食,一心想做個中興之主。
138、國王畢世杰的荒淫殘暴是眾所周知的,凡是他不能征服和掌控的人和事,就一定要毀滅掉,國事、家事、房事莫不如此,下令處死姣娘便是典型的例子。
139、新華網達累斯薩拉姆3月24日電(記者張平程志良李拯宇)國家*席***24日抵達達累斯薩拉姆,開始對坦桑尼亞進行國事訪問。
140、好了,我們今天只談風月,不談國事,大家干一杯!
141、宵衣旰食理國事,太子成年把權交。
142、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教授、知名中國事務專家國分良成1日出任防衛大學第九任校長,接替五百旗頭真執掌這一培養日本自衛隊骨干的機構。
143、然國事多艱,葡萄牙人堅決不讓四地之租借,我帝國只能出兵為世界去一亂源,為歐洲開一新天地,我帝國上下皆謂和平可得。
144、但自明朝后期,經過閉關鎖國后,國事衰微。
145、寇連材“日憤懣憂傷,形于詞色,時與諸內侍嘆息國事”。
146、天祚帝文妃蕭瑟瑟見國事當頭,皇帝卻畋游無憂,忠臣良將廣遭疏斥,便做詩諷諫:“丞相來朝兮劍佩鳴,千宮側目兮寂無聲。
147、柳思誠耳熏目染對行軍布陣多有心得,于國事也有自己的見解。
148、其中,有皇帝對蹇義建設北京等國事“器度宏遠”,“隨事籌劃,勞心焦思,以義殉國,不遑身家”的特旌表彰。
149、何粟也知道自己適才說話過逾,想到眼前此人已是平章軍國事,卻不得不將胸口一腔惡氣按將下去,拱手道:何某失言。
150、機械師和武者都因為國事而誓不兩立,碰面的話是免不了一番廝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