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造句
“嘉靖”的解釋
51、建議將圜丘之址定于大祀殿南,其議得到嘉靖皇帝的贊同,嘉靖九年十月,圜丘工成,明世宗于十一月頒諭禮部:南郊之東壇名天壇。
52、海公更甚,竟敢于批逆鱗,犯顏直諫,向嘉靖遞上了著名的奏疏。
53、嘉靖加派一百八兩八錢七分,萬歷加派七百三十五兩五錢五分,俱系宗室日繁,剜肉醫瘡。
54、此書與明嘉靖十三年晉府虛益堂刻本《初學記》,訛字最少,清代學者均以為“極善”。
55、嘉靖見到了跪得端端正正的李雁全,問道:“孩子,快起來,你是哪一年生的?”。
56、明世宗嘉靖年間,內有奸臣當道,外有倭患荼毒。
57、因幾年沒臨幸冷妃,嘉靖嘗到了“久別勝新婚”的滋味,一番云雨之后,他還覺得意猶未盡,便作短暫休停后又再度纏綿……
58、今天在明顯陵的活動現場,除了有鐘祥市文藝團體組織的模仿明嘉靖皇帝拜祖表演、游客祾恩臺前祈福、排隊過棱恩殿拱門感受過去皇家威儀等等活動。
59、多年以后,回想自己在嘉靖二十七年的許多波瀾起伏的豪情壯舉,任小伍總是覺得,一切都是在這個仲夏的晌午起的變化。
60、據《民國吳縣志》記載,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倭寇自太倉入海口進犯蘇州,燒劫于閶門、楓橋一帶,“焚掠殆盡”、“積蓄纖悉無遺”。
61、嘉靖十一年(1532)云南布政使高公韶修《云南通志》時,他正在大理,高公韶聘請他至昆明參加修志,住在武侯祠里。
62、嘉靖十三年(1534),楊慎在云南的另一位總角之交王廷表迎他到阿迷(今開遠)住了幾個月,游覽了滇南。
63、明朝世宗嘉靖十年,正當江南草長鶯飛時節,湘西辰州富甲一方的太武山莊冰雄一家卻慘遭滅門之禍,除一女冰歆如僥幸逃生,全府上下數百人均罹難而歿。
64、他們把嚴嵩說成了頭頂生瘡、腳底流膿的大惡人,卻忘了一件事情,嘉靖的個性:護短,愛面子,死不認錯。
65、如相傳明代嘉靖年間,官員馮清到蜀地為京城修建乾清宮擇選良木,欲砍取祠堂古柏,卻被空中突降的群鴉鳴噪啄咬,被迫放棄。
66、葉泰,字道亨,號雨湖,昆明人,正德十六年(1521)進士,授禮部主事,嘉靖初起為光祿寺丞,擢工部郎中,致仕不出。
67、大觀亭初名為“江山一覽亭”,明嘉靖年間重建改為“吸江亭”,明萬歷年間復建改稱“大觀亭”。
68、明嘉靖三十四年,倭寇入侵杭州,疑塔中有伏兵,縱火焚塔,僅剩磚結構赭黃色塔身。
69、嘉靖二十九年,四海承平,國泰民安。
70、所謂“種玉堂”即取“種玉藍田”之意,始建于明嘉靖二年(1566年)。
71、如嘉靖十一年,奉守遭劉右參;嘉靖二十年,奉趙右參。
72、明代自嘉靖以後,君臣失德,盜賊四起,生民涂炭。
73、明朝嘉靖年間,是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最后一個中興事前,而明世宗,嚴以馭官,寬以治民,整頓朝綱、減輕賦役,對外抗擊倭寇。
74、在南日島拘留期間,聽說沒收的那些盤盤碗碗,統統來自明代嘉靖年間景德鎮,他后悔極了,認為是貪心害得自己空忙一場。
75、因嘉靖14年,玄溪土匪流聚,并且越來越猖狂,縣令創建了一座關堡,此關堡叫紙錢堡,有21人駐守。
76、四字,雍容典雅,“嘉靖辛卯春二月,給事中安磐書”。
77、而這個太祖制度,就跟洪武時貪臟六十兩就要剝皮實草的制度一樣——誰若是到了嘉靖朝還拿這個當成鐵律看,那只能說是圖樣圖森破了。
78、這個大明朝的第一特務頭子,昔年在衛輝府有冒火救駕之功,生身母親又是嘉靖皇帝的奶娘。
79、俺答汗與嘉靖同歲,卻已是長髯垂腹,頭冠紅纓,身披袍氅。
80、1563年,大明嘉靖四十二年,在朱士仁十六歲的時候,他通過了大明癸亥乙科京城秋闈鄉試,獲得了舉人身份。
81、明嘉靖青花雙龍戲珠紋高腰帶蓋梅瓶是一件具有特別意義的藏品。
82、4、仇鸞罪行敗露是因為他死后其部下欲勾結俺答謀叛,被明兵抓獲,隨后才供出了這位嘉靖眼中的紅人過去所犯下的諸多罪行。
83、明代瓷器豐富多彩,就一道釉瓷來說,永樂年間有鮮紅、翠青,宣德年間有寶石紅,弘治年間有嬌黃,正德年間有孔雀絲、回青,嘉靖年間有孔雀藍。
84、嘉靖帝晚年迷戀道教,希望自己“長生不死”,而舉行有關拜教儀式需要青詞。
85、按前述可見資料,皇帝在服用袍式袞服時,并無佩、綬、蔽膝等裝飾,據此則嘉靖初年那次大朝會,世宗皇帝所服袞服當屬上衣下裳式的袞服。
86、后來新建的七陵碑文按理應由他來寫,可是,嘉靖帝遲遲不交卷,以致后來全部成了“無字碑”。
87、嘉靖時,御史聞人詮言,今時文體詭異已極,乞申飭天下,力崇古樸,其要在先責督學憲臣,次責場屋考校等官。
88、鐘祥市自古長壽者眾多,史稱長壽縣達1000多年,明代嘉靖年間始改為鐘祥縣。
89、明代嘉靖二十二年(1543),督學林云同、知縣何廷仁修復了崖山祠、廟,趙崇綱捐資,廢在圭峰的行宮、行祠。
90、銅鐘原懸掛于寺內寶樓上,故名圣積銅鐘,鑄于明代嘉靖年間,由別傳禪師募化、建造,此鐘銅質堅固,重達12500公斤,相傳為四川省最大的一口銅鐘。
91、至嘉靖時期,明朝國勢衰微,軍備廢弛,使倭患日重,沿海人民深受其害。
92、明嘉靖辛丑年間,翰林院大學士的屬官檢討梁紹儒為重修和圣祠撰寫了碑文,由明朝的知縣王惟精書丹。
93、該石碑刻成于為明代嘉靖6年孟月吉日,是為頌揚明代建文帝時期,資政大夫、吏部尚書、富平籍人張紞,舍身報國而制碑。
94、明朝嘉靖年間(1522—1566年),倭寇竄擾東南沿海,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95、桌上的茶具看似尋常,卻是前朝景德鎮的御窯廠出的精品,扣著的茶杯地下還有‘大名嘉靖年制’的款識。
96、嘉靖不禁拍案叫絕:“愛卿真是聰穎過人,高瞻遠矚地看到了別人都看不到的趨勢。
97、翼南牌坊位于司城南面紫金山和若云書院的雅草坪,始建于明嘉靖年間,上刻“子孫永享”四字,系為表彰二十六代土司彭冀南率土兵抗倭有功而立。
98、嘉靖二十年(1541),楊慎應四川巡撫劉大謨之邀回成都纂修省志。
99、此時便是殊死搏斗,僅幾十人馬橫沖直撞,見者殺之,一路倉木銀帶著這群人撤出了嘉靖邊境,朝沙漠深處離去。
100、嘉靖二十四年(1545)二月,他由安寧又去大理,四月里他托友人簡紹芳把漢王褒的《移金馬碧雞文》用隸書刻在西山羅漢寺的山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