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造句
“君臣”的解釋
51、這種朝議的形成和發展,與北魏早期的歷史變遷和孝文君臣的主觀努力都有關系。
52、一葉舟輕。雙槳鴻驚。水天清、影湛波平。魚翻藻鑒,鷺點煙汀。過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重重似畫,曲曲如屏。算當年、虛老嚴陵。君臣一夢,今古虛名。但遠山長,云山亂,曉山青。蘇軾
53、此次相逢,君臣逆位;不問戰事,只談戀愛!花香蘑菇
54、主上,蒼狼不愿意做四妃之首,因為你是君,我是臣!是的,僅僅是君臣,做不了陪你天涯的人!一度君華
55、生當唐玄宗與唐肅宗之世的王維,雖然與玄宗、肅宗父子均具君臣關系,但這兩位皇帝對待王維的態度卻是頗有區別的。
56、鼠逃鳥散,斥候亦絕,君臣攜離,父子相失,取之易如拾芥,此而不乘,后必悔之。
57、“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家無二主,尊無二上,示民有君臣之別也。
58、同歷國難、同行軍伍、同為囚友、同受膻腥之苦——如此君臣誰可離間?忠勇丁一長在帝心;厄難處,英雄只。
59、因過你國倒換關文,見你君臣出榜招醫,是我大施三折之肱,把他相思之病治好了。
60、君臣一夢,千古空名;但遠山長、云山亂、曉山青。
61、讓宰夫和大夫去周旋揖讓,不僅沒有了君臣無別的顧忌,而且可以使國君和卿得到解脫,坐觀其成,歡聚燕飲。
62、宜輔以正道,勸以義方,輯睦我君臣,協和我兄弟,勿令自致嫌疑。
63、你既是讀書人,理應熟知君臣父子之道,豈可煽動百姓,作亂犯上?
64、如果在幾年前,江東人會為劉表之死而額首相慶,上街載歌載舞,而今天,雖然劉表之死依舊使江東君臣暗自歡喜,但這種歡喜不會表面化了.
65、原因就在于,“孔學”的核心是“存天理滅人欲”和“克已復禮”,“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效忠皇帝,甘做順民。
66、從明世宗與張璁等君臣之間的對話可以看出,嘉靖八年以前,皇帝上衣下裳之制的袞服仍在服用,且嘉靖初年的袞服仍在沿用著永樂三年所定的“玄衣八章”。
67、師贊見此情狀,知機識竅,拊掌揚袖,亢聲奮語曰:云龍風虎,天作之合,君臣得遇,大事諧和矣。
68、學道五十載,得享神仙名,隱士姜尚之名,終是傳到文王姬昌的耳朵里,八十子牙逢明主,這一番君臣際遇,開創了此后萬世君臣楷模……
69、艾受命忘身,束馬懸車,自投死地,勇氣陵云,士眾乘勢,使劉禪君臣面縛,叉手屈膝。
70、此圖中,這個位于高位的墓主人竟然在一處荒嶺中,對一位老和尚行君臣之間的跪拜大禮。
71、“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作為傳統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其本身的含義系君臣、父子之間各謀其政、各盡其職,從而實現國家的秩序與和諧。
72、臣雖設詞慰藉,而俄之君臣,懷憾難消,此其難四也。
73、張叔夜是從東宮出去的人,趙桓作太子時,張叔夜身為太子左庶子,君臣朝夕相對,講古論今,吟詩唱和,極為相得。
74、假托神道以遁身,超然物外以君臣相殘,韓信之死,可以略窺張良之神算也。
75、如果對臣不給臉色,不加恩禮,追問細小過失,還希望君臣同德一心,關系融洽,是很困難的(《貞觀政要集校》卷十《論慎終》)。
76、“以旸雨失時,偏災屢告,懿旨飭君臣上下交儆。
77、“君臣不信,則百姓誹謗,社稷不寧;處官不信,則少不畏長,貴賤相輕;賞罰不信,則民易犯法,不可使令”。
78、我聽得諸葛瞻講了這番妙理深藏的話,終知其七竅玲瓏、穎悟絕倫,便誠懇求教道:“諸葛賢弟,劉家與諸葛家,名為君臣,實為至交。
79、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察其寒溫平熱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義,嘗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方書以療民疾,而醫道立矣。
80、早期和中期的楚國君臣比較注意律己和節儉,關注民間疾苦,因而形成了某種政清人和的局面。
81、君臣穆穆,守之以平,濟濟多士,端委縉綎,鴻漸盈階,振鷺充庭。
82、《貞觀政要》、《魏鄭公諫錄》兩部歷史文獻,大量記載了唐太宗與魏征等人有關進諫的嘉言善行,向后人展示了一代君臣苦心求治的風范。
83、章懷太子李賢曾著有《君臣相起發事》、《春宮要錄》、《修身要覽》等書典,并召集天下賢士及朝中文官一同注釋了《后漢書》一書。
84、且光武不忘河北之難,異不忘巾車之恩,君臣一德,安不忘危,以此定國,有余裕矣。
85、(三綱之義,乃起于禮別尊卑,始于夫婦,終于君臣,共貫同條,不可偏廢者也。
86、上書房其實并不大,如果君臣二人促膝談心,那肯定綽綽有余,但問題是現在聚集了十多口子,本來就局促,再加上很多人的心情波動,就有些燥熱了。
87、若勢窮力極,禍敗將及,便當父子君臣背城一戰,同死社稷,以見先帝可也。
88、而彼方君臣,苞藏禍心,屢為邊寇。
89、中藥的配制講求的是君臣佐使,講求的是配伍之道,同樣的藥材,不同的配伍方式,都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90、劍乃百兵之君,刀不過是臣子,什么是君臣佐使你難道不懂嗎?
91、m繡像及崖山險峻形勢圖、崖山之戰簡介等,陳列有關資料和皇帝碗、唐宋時崖山古窯的陶瓷片、宋末君臣在行軍中的食具等文物。
92、“必先教百姓而親萬民”,“必謹君臣之禮,飾上下之儀,安集吏民,順俗而教,簡募良材”等。
93、漢興,撥亂反正,日不暇給,猶命叔孫通制禮儀,以正君臣之位。
94、昔漢王用陳平之計,間楚君臣,使項羽卒疑范增而去楚,今獨不可踵其故智乎?
95、太宗又命駕將臨之,司空玄齡以上餌藥石,不宜臨喪,抗表切諫,上曰:朕之此行,豈獨為君臣之禮,兼以故舊情深,姻戚義重,卿勿復言也。
96、見愛卡倫如此恭敬,老爺子雖然感覺備受重視,但畢竟對方是君他是臣,君臣之禮不可廢,所以也連忙向愛卡倫請罪道。
97、中藥方劑,關鍵還是在于君臣佐使的配伍,在于藥物劑量的搭配變化。
98、唉,還不是那件傳聞,惹得我們君臣幾個夜不成寐啊。
99、漢文師心不學,變古壞禮,絕父子之恩,虧君臣之義;后世帝王不能篤于哀戚之情,而群臣諂諛,莫肯厘正。
100、所以吳起說“古之明王,必謹君臣之禮,飾上下之儀,安集吏民,順俗而教,簡募良材,以備不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