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造句
“史書”的解釋
151、史書載文公與張弘范辯駁,以大氣磅礴、正義凜然的氣勢令張弘范無言可對。
152、據史*記載,此璽刻文漢篆“制誥之寶”4字,璠璵為質,蛟龍為鈕,光氣煥爛,是難得的寶貝。
153、唐臨是唐朝人,曾任大理寺卿,史書載他“寬仁多慈恕”,對待下屬和傭仆,寬厚仁慈,不計較過失。
154、史*記載其風水寶穴多不盛數,各表其意,有壞有好,所以讀懂寶穴者,必得墓穴其寶,觀此葬法實乃“虎牙穴”。
155、阿元仰望著門上印刻的巨型虎符,“嗯,應該不會錯了,此處是秦始皇仿照的冥居地,外觀和史*記載的那座地面王城別無二致”。
156、修行二字對于尋常人而言本身就是可望不可即的存在,能夠修行到六境之上的修行者,便注定能夠在后世的史書上留下濃厚一筆。
157、史書上,諸葛連弩有“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這22個字的記載,但缺乏實物乃至圖像等方面的物證。
158、該墓葬出土文物正在研究考證之中,專家認為有關資料可補正史書闕漏訛誤,對研究唐初北方民族關系史有重要意義。
159、回稟三位上師,弟子只會死記硬背,到現在勉強能通背道學九經,外加幾本史書和修士列傳。
160、正直的記者與報人怎能和光同塵、全身遠害呢?正如***同志批點史書所言:“命系庖廚,何足惜哉”,“以身殉志,不亦偉乎”。
161、數千年以來,它身陷沙海而不被掩埋,成為一大自然奇觀,中國史書稱其是“綿歷今古,沙不填足”。
162、翻閱史書,以匡濟天下為己任,國家和民族利益至上的士大夫,代代不絕。
163、網友錢嘉熠留言稱,初中歷史書上交待得很清楚,陳列在中國博物館的張衡地動儀,是現代仿制品。
164、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
165、黎錦在春秋時期就享有盛名,黎錦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史書上被稱為“吉貝布”,“吉貝”在黎語中就是木棉的意思。
166、仿佛大臣們同心協力一心為公,都只是史*記載里才有的事情,朱由檢甚至在懷疑,那些流傳千古的美談,究竟是不是后人穿鑿附會的美化而已。
167、這種儀器符合史書中記載的“圓儀”的特征,啟發了“渾天說”的產生,也是渾儀的始祖。
168、還有由于修史者缺乏自然科學知識,在時憲志中編進了三卷八線表,這是初中學生數學教科書中的對數表,和清史風馬牛不相及,寫在歷史書中,實屬不倫不類。
169、書畫留白的目的是求其意境深遠,史書疏略則是因為春秋筆法,一字褒貶,兩者自不可相提并論。
170、在史書上可以留下個從諫如流的好名聲。
171、很多當時想而未想之事,被放大為歷史書寫的關鍵;很多被忽略的歲月重新放光;很多生命的碎片,被重新拼綴成歷史的發光體。
172、同一個君王統治時期,“修德”在先,淫虐在后,這樣的傷痛填滿了中國史書的一頁又一頁。
173、腐儒畢竟博覽群書,而一個古代現代史書都不讀,只憑一部電視片在這里大發謬論的人,我只能稱其為狂人。
174、要知道,春秋戰國時期,等級劃分十分明確,一般貴族與庶民結交是要受恥笑的,但這位陵陽君卻因結交販夫走卒在史書中留下了禮賢下士的美名。
175、而除卻這種對比方法之外,更為重要的,就是對歷史書籍中記載的勘校。
176、北靜王長子風追月弓馬嫻熟,飽讀兵書、史書,深通治國、用兵之道,為人熱衷權位。
177、史書上曾記載過古人所藏的英石,“高尺有五六,長三尺余,千峰百嶂,長亙連綿,其下坡輪,若臨近際,宛然衡岳排空而湘水九曲環迥于下。
178、史書中早有土族的“民俗質樸、風土壯猛,人性堅剛慷慨”、“勤于耕稼”的記載。
179、自從鬼子進華夏,有多少華夏熱血男兒拋家舍業慷慨赴國難?又有多少熱血男兒為國捐軀后在史書上留下了名兒?沒人能說得清。
180、觀今宜鑒古,多讀些史書,能開闊我們視野。
181、史書描寫既惜墨如金,又形象生動。
182、我國歷朝史家執筆記事,皆尚翔實,決不虛誕,故我國之史書,號稱信史。
183、據史書介紹,他好學多思,不論在戎馬倥傯的戰爭年代,還是在日理萬機的治國時期,常親自執筆起草重要文稿。
184、史*記載,汝州溫泉于西漢初年稱溫塘;東漢為皇帝游獵地;隋朝設溫泉頓亦稱溫湯泉;唐改稱溫塘,亦稱湯王街。
185、一個榷貨主事李尚白,喜讀史書,聽說蘇州閶門書坊中有一部新刊的明史,內容。
186、據史*記載,李世民年輕時力大無比,隨身兵器中,最有名的是一張兩米長的巨闕天弓,可見其武功一流。
187、一是窮讀史書典籍記載,運城及各縣方志、黨史文獻資料,他們大都熟讀,以此作為寫作的基本依據。
188、呵呵,卻是我這些天讀了史書,仰慕那些名垂千古的將軍,于是想了解一下兵事。
189、史*記載,“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
190、而所謂的和珅、紀曉嵐、劉羅鍋兒等“摻和”敗家石的事兒,也是后來者演繹的,史書中并無記載。
191、兩國的史書或民間傳謠大概是說數百年前某個惡毒的寒冰法師被圍殺此地,在他臨死前他發出令人不安的詛咒。
192、后來,曾國荃被任命為兩江總督兼通商大臣,史書上稱他“總攬宏綱,不苛細故,軍民相安”。
193、以致史書春風寂寥,飛瓊化雪,紫玉成煙,怨教黃土葬紅顏.
194、數月后,不該的到來可沒像史書中某些帝王降生時那般風雨如晦。
195、而真正在軍中真正起軍師作用的是法正,諸葛亮掛著軍師長的名做過后勤處長的工作,所以史書上就講了說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兵足食。
196、看看史書上記載的吳楚七國之亂最后的結果,晁錯被殺,叛亂的七個強大諸侯國王部被消滅,強烈反對梁王成為儲君的竇嬰賦閑在家的小官一躍成為當朝太尉。
197、羅貫中是七實三虛,他是十實無虛,就是把史書拿大白話講了一遍,還舍不得刪,把岳飛的所有奏章、題記、檄文、書信全扔進去了,文學效果慘不忍睹。
198、,史官在史書上秉筆直書“趙盾弒其君”。
199、比如赤壁之戰,是奠定鼎足三分局面的關鍵戰役,在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資治通鑒》等史書對此亦有詳細記載(3)。
200、按照史*記載,韋昭度胸無韜略,因怯陣而避敵,是以久攻不下,后被王建設計“勸回”。
